世界古代史的结构框架?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世界古代史的结构框架?

世界古代史世界历史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经济古代希腊的农耕经济和航海、殖民活动发达。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没有成文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3、罗马法的作用。维护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政治1、前9-8世纪出现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雏形。前8-6世纪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尖锐;2、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雅典奴隶制民主的基础。前5世纪初的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制,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文化1、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以普罗泰戈拉等为代表,并据此否定奴隶制,这些观点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最早萌芽,2、苏格拉底比智者学派更加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扩展资料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青铜农具等几个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发展为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西周井田制最为典型),商周青铜冶铸繁荣。

2.历史的“史”是什么部首?

部首:口笔画数:5结构:单一结构造字法:会意字形分析:单一结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古代官职:刺史。御史。详细解释:1、名词: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史官古官名。职别各异史,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2、姓:史不绝书: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史姓,中国姓氏,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扩展资料:演变过程:吏;事”史”甲骨文(又。

3.怎样理解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 C.诺思的著作。诺思在书中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产权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的核心观点。内容简介《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是诺思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解释的一部代表作。《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在经济史学中有两大创新:首先在方法论上恢复了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经济学优良传统。

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是哪一年出版的

出版时间:1994年12月1日。《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 C.诺思的著作。诺思在书中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产权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的核心观点。内容简介《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是诺思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解释的一部代表作。诺思又是新经济史学派的创始人。《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在经济史学中有两大创新:首先在方法论上恢复了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经济学优良传统。其次是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形成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其理论一反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关键在于产权结构方面的变革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

5.原子结构的发展历史

德莫克利特认为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小球。形形色色的原子模型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行星结构模型|中性模型|实心带电球模型|葡萄干蛋糕模型|土星模型|太阳系模型|玻尔模型| 从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J.John Dalton,1766~1844)(右图)创立原子学说以后,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原子就像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玻璃实心球,从1869年德国科学家希托夫发现阴极射线以后,克鲁克斯、赫兹、勒纳、汤姆逊等一大批人科学家研究了阴极射线,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发现了电子的存在(请浏览科技园地“原子是不带电的,既然从原子中能跑出比它质量小1700倍的带负电电子来,这说明原子内部还有结构,也说明原子里还存在带正电的东西,使原子呈中性。原子中除电子外还有什么东西?电子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原子中什么东西带正电荷?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东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根据科学实践和当时的实验观测结果,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行星结构原子模型 1901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左图)提出的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带正电的粒子,外围是一些绕转着的电子,电子绕转的周期对应于原子发射的光谱线频率,最外层的电子抛出就发射阴极射线。中性原子模型 1902年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Philipp Edward Anton Lenard,1862—1947)(右图)提出了中性微粒动力子模型。阴极射线能通过真空管内铝窗而至管外。他在1903年以吸收的实验证明高速的阴极射线能通过数千个原子。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无所有的空间,而刚性物质大约仅为其全部的10-9(即十万万分之一)。是散处于原子内部空间里的若干阳电和阴电的合成体。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开尔文(Lord Kelvin,在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光学、地球物理、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开尔文1902年提出了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就是把原子看成是均匀带正电的球体,里面埋藏着带负电的电子,后来通称汤姆孙原子模型。尝试来描绘原子结构。汤姆逊以为原子含有一个均匀的阳电球,若干阴性电子在这个球体内运行。他按照迈耶尔(Alfred Mayer)关于浮置磁体平衡的研究证明,则这些运行的电子所成的一个环必能稳定。电子的增多就造成了结构上呈周期的相似性,而门得列耶夫周期表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重复再现,汤姆逊提出的这个模型,电子分布在球体中很有点像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很多人把汤姆逊的原子模型称为“它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1905年他从α粒子的电荷质量比值的测量等实验结果分析,α粒子就是氦离子。瑞士科学家里兹(Leeds)提出磁原子模型。他们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解释当时的一些实验事实,但不能解释以后出现的很多新的实验结果,被自己的学生卢瑟福推翻了。太阳系模型——有核原子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1895年来到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卢瑟福在做他的第一个实验——放射性吸收实验时发现了α射线。卢瑟福设计的巧妙的实验,他把铀、镭等放射性元素放在一个铅制的容器里,在铅容器上只留一个小孔。由于铅能挡住放射线,所以只有一小部分射线从小孔中射出来,卢瑟福在放射线束附近放了一块很强的磁铁,结果发现有一种射线不受磁铁的影响,第二种射线受磁铁的影响,但偏转得不厉害。第三种射线偏转得很厉害。卢瑟福在放射线的前进方向放不同厚度的材料,观察射线被吸收的情况。第一种射线不受磁场的影响,说明它是不带电的,一般的材料如纸、木片之类的东西都挡不住射线的前进,只有比较厚的铅板才可以把它完全挡住,称为γ射线。第二种射线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偏向一边,从磁场的方向可判断出这种射线是带正电的,这种射线的穿透力很弱,这就是卢瑟福发现的α射线。第三种射线由偏转方向断定是带负电的,性质同快速运动的电子一样,称为β射线。卢瑟福对他自己发现的α射线特别感兴趣。α射线是带正电的粒子流,这些粒子是氦原子的离子,即少掉两个电子的氦原子。计数管“可用来测量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当带电微粒穿过计数管时。计数管就发出一个电讯号,仪器就会发出,看不见摸不着的射线就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仪器记录测量了。人们把这个仪器称为盖革计数管。藉助于盖革计数管。卢瑟福所领导的曼彻斯特实验室对α粒子性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卢瑟福让他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利用荧光屏记录那些穿过金箔的α粒子,按照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质量微小的电子分布在均匀的带正电的物质中,而α粒子是失去两个电子的氮原子,当这样一颗重型炮弹轰击原子时。而金原子中的正物质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体积中。也不可能抵挡住α粒子的轰击,α粒子将很容易地穿过金箔,也仅仅是α粒子穿过金箔后稍微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而已,卢瑟福和盖革已经做过多次,他们的观测结果和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符合得很好,α粒子受金原子的影响稍微改变了方向。它的散射角度极小,马斯登(左图)和盖革又重复着这个已经做过多次的实验。他们不仅观察到了散射的α粒子!而且观察到了被金箔反射回来的α粒子,在卢瑟福晚年的一次演讲中曾描述过当时的情景。盖革非常激动地来到我这里“‘我们得到了一些反射回来的α粒子......’,这就像你对着卷烟纸射出一颗15英寸的炮弹,却被反射回来的炮弹击中一样地不可思议。我认识到这种反向散射只能是单次碰撞的结果。经过计算我看到,如果不考虑原子质量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中。那是不可能得到这个数量级的,在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计算和深思熟虑后”卢瑟福进一步计算了α散射时的一些规律,这些推论很快就被盖革和马斯登的一系列漂亮的实验所证实。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像一个太阳系。带正电的原子核像太阳,带负电的电子像绕着太阳转的行星,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心上。当α粒子正对着原子核心射来时,这就圆满地解释了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卢瑟福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物质对α和β粒子的散射及原理结构》。卢瑟福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原子结构的新途径。为原子科学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卢瑟福的理论遭到物理学家们的冷遇,卢瑟福原子模型存在的致命弱点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场力无法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即无法解释电子是如何稳定地待在核外。1904年长岗半太郎提出的土星模型就是因为无法克服稳定性的困难而未获成功,当卢瑟福又提出有核原子模型时。而忽视了卢瑟福提出模型所依据的坚实的实验基础,因而常常能够抓住本质作出科学的预见。卢瑟福认为自己提出的模型还很不完善,不必考虑所提原子的稳定性:因为显然这将取决于原子的细微结构和带电组成部分的运动“希望在一、二年内能对原子构造说出一些更明确的见解,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玻尔首先把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来解决卢瑟福原子模型在稳定性方面的困难。假定原子只能通过分立的能量子来改变它的能量,即原子只能处在分立的定态之中。接着他在友人汉森的启发下从光谱线的组合定律达到定态跃迁的概念。他在1913年7、9和11月发表了长篇论文《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的三个部分,玻尔的原子理论给出这样的原子图像,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 h/。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由 E=hν给出;玻尔的理论成功地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线规律;玻尔的理论大大扩展了量子论的影响;

6.简述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运用具体历史事实,阐明并揭示从原始公社制经过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进到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的记载和编纂。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历史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7.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的历史

时间 模型类型 内容 1808年 道尔顿模型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1879年 汤姆生模型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原子好似一块“电子随意的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1913年 玻尔模型 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
338275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