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题记
曾经对《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伤感的爱情悲剧,也只会为宝之悲,黛之惨而扼腕叹息,为红粉佳人的香消玉陨而泪流满面,而今细细品读,我已经可以笑看红楼的悲欢离合了,也对红楼里的一些人一些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一直不喜欢宝钗,不喜欢她的处世圆滑,性情温顺,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世俗的虚伪。
在她的生日会上,她素知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依贾母的喜好去说;蘅无院她布置的简单素雅,颇得众人好感;金钏投井,她帮王夫人解除心结对黛玉的讥讽她置若罔闻让人以为她从不记仇;又在扑碟误听小红与坠儿谈话时扯出与黛渔捉迷藏之谎。她的处世高明在贾府人心中留下了“温顺、节俭、识大体”的宝二奶奶最佳人选的形象。
而孤僻清高的黛玉虽同为“主子姑娘”却在这热闹的大观圆中寂寥忧伤,极善奉承迎合他人的“风姐”在她看来不过是“无礼”,被王夫人称赞“识大体”的袭人也被他一语道破“我只拿你当嫂嫂待。”谁又会过分指责她的叛逆和多心呢?她的身世使她在贾府这片不容她的是非之地上不得不多多考虑,然而她的性格又使她在众多姐妹中独树一帜,她像一朵幽幽独放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而我之所以可以在蓦然回首时笑看红楼,是对黛玉的离开感到幸运。
黛玉死时,只说了半句“宝玉,你好……”她的心情我们谁也不得而知,可是试想,如果黛玉不死,那家境败落以后,她又何去何从?她的孤傲和清高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又要放到哪里?她和宝玉的爱情又能不能等到幸福的泅渡?宝玉是个纨绔子弟,家境败落的他能给黛玉什么?是保护?还是安慰?他自己尚且不能照顾好自己又怎能给黛玉幸福呢?
所以,对黛玉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至少她还带着幸福的回忆离开。他是她生命中唯一美好的回忆。
恍惚之中,我仿佛听见黛玉在死前葬花,她伤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然而一切已随她的香消玉殒而逝去,她带走的是她用一生眼泪交换的对宝玉无悔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