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特点
赫鲁晓夫被“宫廷政变”废黜,柯西金因遭强势利益集团挤兑被迫辞职,戈尔巴乔夫从“改革”到“改制”,苏联历史上这三个重要改革者的结局,都与一个人有关,就是勃列日涅夫。
如果说他在改革上无所作为,但在扼杀改革上却是颇有“建树”的:他参与搞阴谋,颠覆了一个敢想敢干的赫鲁晓夫;通过打击排挤,压垮了一个温文尔雅的柯西金;他把国家拖到一团糟的地步,使接手者不改革不行,改革也不行,逼出了一个章法大乱的戈尔巴乔夫。结果没过几年,苏联这个“大厦”就坍塌了。
与其把勃列日涅夫看作一个人、一个政治领袖,不如更准确地说,把他看作具有超强顽固性的苏联传统体制的化身,一个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更为合适。因为在这些人眼里,任何改革都是没有必要的。在现有体制结构下,他们已经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改革只会使他们失去已到手的东西,而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利益。
因此,所有与改革有关的主张,他们都予以封杀。苏联政治生活日益走向保守的特点,在勃列日涅夫身上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
勃列日涅夫与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一样,都是纯正的无产阶级出身。勃列日涅夫曾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搞过农业和工业,从区土地处主任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升到更高的职务。个人履历可以说无可挑剔,在“山头”众多的苏共领导集团中,是个容易被各方面都当作“自己人”来接受的人。
他从不喜欢出头,看问题和办事都中规中矩,并选择站在领导集团大多数一边。他深知,在苏联现行体制下,有没有像列宁那样领导全党正确前进的远见卓识,在权力交替阶段并不重要。而咄咄逼人、锋芒毕露,更是一种“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勃列日涅夫深知,尽管很多苏共领导人都口口声声讲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但都清楚,保证党的领导层的拥护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的主要原因,就是实施干部任期制与轮换制度改革,得罪了一大片。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苏共中央和地方党委会每次改选必须更换1/3成员的规定,同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巩固了自己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勃列日涅夫对人温和,不粗暴,注意外表礼貌,使大家觉得和善可亲,容易博得周围和下面人的好感。他对下面干部一般都不提严格要求,有的干部在一个地方因犯错误被撤职,但很快就能异地复出。
中央部门的高级干部犯了错误,就派他出任大使,到国外避一阵风头再调回来重新重用。有时为了安排某个人,甚至专门新设一个同级别的部门,等等。勃列日涅夫这种“菩萨心肠”,使得赫鲁晓夫时期每天惶恐不安的干部感激不尽。大家交口称赞、都拥护他长期担任最高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稳定干部的政策,从积极方面讲,有利于干部制定长期计划,踏实做事,而不是总想着如何升迁;从消极方面看,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也导致不少干部没有危机感,整天无所事事、养尊处优。而年老力衰的干部长期占据领导岗位,不能正常工作也不让位,使许多精力充沛、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开拓进取的中青年干部却因没有岗位空缺失去用武之地,必然导致干部队伍失去生机和活力。
当然,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强调要稳定干部队伍,主要为笼络住那些已经晋身领导层的成员。站稳脚跟后,他也开始用“自己的人”逐步取代原来的“统战对象”。
勃列日涅夫行事谨慎,是个各方面都很平庸、功劳不多但过错也较少的人。他当政后最突出的执政风格,就是墨守成规,不急不忙,三思而后行。他认为“与其做无用功,不如维持现状”。于是求稳怕变,就成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代的基本特征。
从勃列日涅夫1964年取代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到l982年在台上病逝,执政时间占整个苏联历史的近1/4,仅次于执政30年的斯大林。从表面上看,国家保持了前所未有的稳定,但也正是在这18年中,积累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使苏联走向停滞。
尽管进行根本性改革已刻不容缓,改革的客观条件也更为成熟,但凡是想改革传统体制、给苏共和苏联注入新的活力的人,都被勃列日涅夫这个传统体制的“卫道者”打败了。
结果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的苏联,从发展的顶峰跌落下来。因此有人说,勃列日涅夫才是苏共真正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