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为校训、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新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研究所、院、台、园、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广州、武汉、兰州、成都)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近年来,国科大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国科大是国务院学位办授权学位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在2018年3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部22个学科排名中,国科大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国际排名107位,位列国内高校第一,其中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跻身ESI前万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植物和动物科学、农业、地球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17个学科入选ESI前百分之一学科。
截至2017年12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15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0170名,其中两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导师6000余名。
国科大始终秉承中国科学院的育人传统,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学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成果和产出都有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分布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个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9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众多前沿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世界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是国科大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创建于1957年,是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基地型研究所,面向着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基础与应用研究,相应开展粒子加速器及核技术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随着三代大科学工程的建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系统成为目前亚洲能量最高的重离子加速器,截止2015年初,近代物理研究所取得了以新核素合成、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重离子治癌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奖18项,省部级奖160余项,8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成就、科技新闻、科技进展,“新核素合成”等成果入选建国60周年“创新中国60项科学成就”。目前,研究所承担着包括国家“97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两个大科学装置建设规划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已由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同时,研究所与国内外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
近代物理研究所现有上岗研究生导师235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百千万人才”入选者5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含原“973”、“86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0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3人,“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支持者137人次,“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5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4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5人。
近代物理研究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现有13个硕士、博士招生专业,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招生和授予学位。优秀推荐免试本科生经遴选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优秀硕士生经选拔可硕博连读。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社会认同度和就业率高。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8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研究生(22名左右)、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计划数为准。
硕士研究生实行“两段式”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学习学位课程,之后在研究所完成学位论文相关研究工作。此外,每年研究所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在学研究生赴欧美有关研究机构或大学进行联合培养。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不断完善,近代物理研究所将进一步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推免生第一学年可享受特别奖励。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且具有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非定向考生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代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二、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报考要求。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除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20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下考生为同等学力人员:
①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20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且达到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③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④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及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二)报考专业学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述(一)中第1项、第2项、第4项的要求;
2.考生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