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走近科学

学习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学习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百家讲坛

《论语》里面有很多智慧。智慧在人心里怎么酝酿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后天学习。每个人都有向学的心愿,可学习质量却不同,什么人能够真正学出效率来?这里面大有深意。孔子曾经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说一个人要是每天连饭都不吃,觉都不睡,天天在那儿冥想,说我一定要把世界想明白,那想破了脑袋也没有多大用处,你还不如好好去学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概念,只是一字之遥,人有雄心是好事,人有理想没有错,但仅停留在空想,也就是一场空梦而已。学问要化入内心,而不是在学问外面打转转,最后言不及义,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孔子还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一帮人群居终日在一起熙熙攘攘,看着挺热闹,可能也学点东西,但是你会觉得,他老说不到点子上,言不及义。这些人还使小聪明,叫好行小慧。孔子说这些人就太难了,你要想让他生命境界再提升,再开阔,能够有再高的层次,那也真是难了。所以不在乎人多,老在一起在那儿说、议,就一定有大智慧。人有的时候如果不反省,总在那儿议论,可能议论的东西完全是无用的浪费。你以为一个人滔滔不绝,就一定意味着智慧吗?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有一位哲人,素来沉默,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飞奔着,满脸神采飞扬地跑过来跟他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特大的消息,我现在就告诉你。他拦住说,你在任何消息说出口之前先过三个筛子:第一,你确认你这个消息是真实的吗?那个朋友打了个愣,说我没这么想过,不一定。这位哲人笑了笑,说第二个筛子,你确认这个消息是善意的吗?那个人又想了想。接着哲人又问了他第三个问题,你用第三个筛子过一下,这个消息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个人想了想,好像也不是太重要。这个哲人就说,三个筛子过完了,你这个消息就是不说出来,你自己也不会受它的困扰了。

于丹感悟:其实这三个筛子,也就是我们选择知识的标准,只有真实的、善意的、重要的信息,才是值得我们耗费生命去学习的,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对我们的生命有所提升。

处处皆可学

那么这样宝贵的知识,我们该向何处去学呢?

今天提起孔子,大家说他是至圣先师,是万世师表,很多人都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说孔子离我们今天的时代这么远,那时物质那么贫乏,孔子的思想体系是怎么形成的?他从哪儿学的?这个问题在当时就有人曾经问过,不好问他,去问他的学生。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问你老师在哪儿学的这么多东西?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子贡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文王武王之道,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从治国治世的道理到这些经世致用的学问,未坠于地,并没有到今天失传了沦丧了,在哪儿呢,都在人的身上,在人间的传承里。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学问,不仅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文字拿在手里,这叫学问;人的行事,价值观,判断,习惯,礼俗,这一切都是知识道统的传承,都在人身上,只不过每个人表现的不一样:贤者识其大者。有生命格局大的、贤达通透的人,他表现出来就是道理的大处;那也有格局小的,悟性差点的,就不承载道理吗?他们表现出来的无非是那些小处。大处可以学,小处也可以学。子贡说,夫子焉不学。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那处处皆是学问。所以你说孔子的思想体系从何而来,他是从人身上学到的,他是简单地学吗?他是综合感悟,最后形成自己的体系。所以,这个世界上的道理,法无定法,师也未必有常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非是择其善者,好的就跟他学,不善者就在心中警戒一下自己,诫勉了自己的行为,他不也是老师吗?所以向书本学,不如向人世学,如果有这样一种学的悟性,处处皆可学。孔子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就是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什么是下呢?如果换一个逻辑起点,未必要叫高下,不过是换一个思维的角度,换一种思考的方式。我们不去说知识,地位、阶层的高与下,就是年龄,大人一定就有资格、有权力训诫小孩子吗?孩子的视点,有时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另外的坐标。

一个孩子跑回家,兴高采烈地跟他爸爸说,你知道吗?苹果里面藏着星星,你想要多少颗,就有好多颗。他爸爸想,这又是童话,就支支吾吾说我知道了知道了,孩子说,不,我一定要让你看见。小孩顺手拿过一个苹果,拦腰切了一刀,苹果的横断面里有一颗星星。孩子横着一片一片切下去,爸爸瞠目结舌看见苹果里跳出一颗又一颗的星星。而我们成人呢?吃苹果从来都是竖着把它剖开,我们不习惯于横断面,所以成人不会想到苹果里藏着星星并不是一个童话,而是一个事实。

?于丹感悟:什么是不耻下问?有的时候孩子的思维,是成人的老师。不耻下问不见得一定向那些比自己学历浅的,地位低的人去请教,很多时候转换一种思维的方式,也许我们就会学到更多。

如果有着谦虚的学习态度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知识是无所不在的。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也曾经说过,道在屎溺,也就是说,即使最卑微的事物中,也是蕴涵着道理的。

扬长而避短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学习这些道理呢?有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办法呢?

学这个东西是不怕联想的,举一反三,孔子的教育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同样的问题在他这儿得到的答案就不一样。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什么意思呢?就是子路来问老师,闻斯行诸,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去做吗?老师说,有父兄在,你就敢贸然行动?你还有家长呢,你不请教请教他们,你不过过脑子,与他们商量商量,你上来就做吗?好像不合适。子路就回去了。这时候冉有回来了,问,听到一件事就要做吗?还是同样的问题,闻思行诸?老师断然地说,听到了就要做,闻思行之。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听见了,说这俩人的问题一模一样啊,为什么跟一个人说,有父兄在不能这么做,而对另外一个说,你马上就这么做,说我越听越迷惑,老师,为什么呢?老师的回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什么意思,他说冉有这个人生性怯懦,他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老往后退着,所以要鼓励他赶快去做,这叫进,给他一种前进的下决心的力量。子路这个人,从来勇猛过人,兼人,什么事都容易做过了,对这样的人呢,你就老要让他谨慎、思考,凡事掂量掂量再去做,给他往下撤的力量。你看,这是孔子的教育,不同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同一个问题可以获得不同答案,因为这些人的主体不同。我们经常会遭遇一些终极追问,比如说,人生终极价值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什么样的人生叫作成功?怎么样的生活叫美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终极的追问如果不和个人的生命相结合,它永远是伪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幸福,每个人的态度都各有不同。什么是真正的学?就是首先把自己的主体亮出来,用主体去学习自己生命中最匮乏的经验。

?于丹感悟:医生不会把同一种维生素开给所有人,因为有人缺少这种元素,有人缺少那种元素,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缺少去进行有机的补充,才使生命平衡。一个人的心智思想,也需要这样的平衡。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外在的拥有就能决定他生活的品质,还要他内心的一种取向。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人,在向世界学习的时候,都在扬长而避短。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没有能完全克服的缺点,我们完成的只是长与短的匹配和制衡。

学而求权变

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总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我们不断地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就是一个好的学习者。然而说到学习,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个“苦”字,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既然学习与苦相伴,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学习呢?

孔子有一个说法,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说有一个人,他诵诗三百,能把整个《诗经》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但你给他一个正事让他做,授之以正,不达。让他处理点事他磕磕绊绊,内心不能做到通达透彻,什么事都完不成。而让他使于四方,出去办个外交谈判的事情也不能很流利地跟人家交谈。孔子说,虽多,就算他诗都背会了,有那么多学问,亦奚以为,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段话表明了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学以致用。《诗经》里有那么多的知识,那只是那个时代的课本,这么多的古往今来的知识,在孔子看来怎么样叫作真正有用呢?就是能够把它落在实处。现在,也有很多可能学富五车,拿到很高的文凭这种莘莘学子,如果没有生活经验的话,学问也不能被激活。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有过一个助手,毕业于名牌大学,来了以后目中无人,他觉得自己有着名牌大学的文凭是很可炫耀的。一次爱迪生做实验忙不过来顺手拿了一个梨形的泡状的小容器给他,说你赶快把它的容积给我计算出来。他这个助手就真是犯了大难了,说这个梨形可怎么算?它下半段是圆的,上半段是长的,就是找不到一个定理从哪儿分割它。爱迪生手里头忙着做实验,看见他还在那儿摆弄,拿着所有的仪器在那儿计算,爱迪生终于忍不住了,顺手拿过来,在那个梨形泡里面灌满了水,把水倒在一个量杯里,说,这就是它的容积。

?于丹感悟:纵有满肚子的学习,连一件小事都办不成,要那么多学问还有什么用呢!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需要学历,更加需要工作的能力。

什么是学以致用呢,往往表现在最简单的地方。真正的致用在今天这个时代不光考核你的智商,还在考察你的情商,看你怎么样去变通。变通在孔子看来,是一个很高的层次,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这里面讲了不同的层次,第一叫作可与共学,有些人你是可以跟他一起去学习的。这门槛几乎是零,很多人都想学习,那就一块儿学吧。再往上一个层次,未可与适道,是说最合适的通达道理的那条必由之路,不一定都能找得到。可与适道,就是知道思考的方式,找到路径了,再往上一个层次,未必就可以与立,不见得用这个方法学成之后能立得起来,有所坚持,有所树立。大家觉得,要能立起来,这个层次已经够高的,这已经是第三个层次了吧?孔子说,就算这个人学问能立起来了,道理上都想明白,能做成了,比他再高一个层次叫未必可与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权宜之计,就是变通一下。一个人坚持容易,变通难。坚持之后还能通透,这个层次更难。是学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有一个故事,说有两个商人,带着一船烧得极其精美的陶瓷罐子,去一个大城市卖他们的手工陶艺。兄弟俩一路颠簸辛苦,就在船快要靠岸的时候遇上了大风暴。一场惊涛骇浪之后,两个人精疲力尽,命是保住了,可这一船几百个瓷罐子一个完整的都没有了,全都打碎了。哥哥就坐在船头嚎啕大哭,说这些罐子每一个都是精心烧制出来的,上面的纹路、图案都漂亮极了,我们所有的心血都白费了,碎罐子就是修修补补、粘粘贴贴也卖不出去了啊!就在他大哭的时候,弟弟上岸了。他到最近的集市上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大城市人们的审美艺术品味都很高,不管是咖啡馆啊,商场啊,到家庭都特别重视装修。他就拎着把斧子回来了,回来以后叮叮当当把碎罐子砸得更碎。哥哥非常撮火,说你干什么呢,弟弟笑着说,我们改卖马赛克了,就把所有的碎片卖到装修材料店。因为他们的罐子设计特别精美,碎片也特别有艺术感,大家一看不规则,又这么漂亮,结果他作为装修材料卖了一大笔钱。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权变,也就是说当完整不复存在的时候,让破碎碎到极致,这不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吗?所以有的时候思路的转换是一种学问做到极致以后获得的智慧,这就是一种权变。

于丹感悟:人只有在变通中,才能根据环境的不同,灵活地把知识运用出来,从而适应社会的变化,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学习不仅是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学智慧、学品德。

孔子还提出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观点,就是世界上一些好的品德也要通过学习进行提升,而且要进行制衡。我们说仁爱、智慧、信义、正直、勇敢、刚强,这六种品德都很好,还需要再学习吗?孔子就曾经这样问过子路,说有六言六弊。你听说过吗?子路说没有。孔子说,居,吾语汝。

孔子先说仁,好仁而不好学者,其弊也愚。一个特别仁爱的人,他可以仁达天下,但如果不学习,不思考,就有弊端,就会愚笨,也就是受人愚弄,去做以德报怨的事情。你能说这个人不仁爱吗,但是他没分寸。

孔子说,好智而不好学,其弊也荡。荡,就是飘飘荡荡的荡。他说一个人聪明啊,有智慧啊,但是他要老不学习的话,最后的弊端就是这个人会活得太飘忽不定,没有根基,老在空想中逞他的小聪明,那他就老荡在半空,沉不下来。

信誉好吧,笃诚守信,像韦生抱柱那样,水上来都不走,这人就未免迂阔。好信者不好学,其弊也贼。贼就是被人陷害。过于诚信而不权变的人有时候是会被人陷害的。

我们都喜欢正直的人,但是正直人有时候说话不好听,叫作好直而不好学者,其弊也绞。也就是说你说出的话尖刻得直刺人心,让人心痛如绞,太正直如果不注意言辞的话,说话就容易伤人。

孔子说,好勇而不好学者,到最后的弊端是什么呢?其弊也乱。容易被人利用去作乱。因为他勇敢啊,遇事不经过脑子,不问就里,经常处在误会之中直接采取行动了,一个一个的乱子就起于这种有勇无谋者。

最后说好刚而不好学,其弊也狂,这个人就会极端狂妄。因为刚愎自用,就难免内心狂妄自大。

于丹感悟:所以我们看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过犹不及,人生不是说找到了一个好的基石就会一成不变地好下去,我们所有美好的品德、六种美好的品德,它为什么会带来六弊?因为在使用环境中,我们要经受社会的挑战,考验,要在人际的交往中去调试,去变通。所以,人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去了解自己,跟世界建立有效的关系,即使是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美好的品德,也得在学习中完成自己的一种定位和制衡。

?什么是真正有用的学习呢?学习永远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既然没有常师,既然无处不学,学到的学问既然不能是那样诵诗三百之后,授之以正不达,出使四方又不能专对,那种学问的境界已经被孔子抛弃了。真正的学,在今天,如果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用自己的心去完成一种激活,都站在通达的大智慧上,那我相信,古往今来所有的知识都会活在我们的经验体系里,所有圣贤的智慧都不过是点燃我们自己的一枚火把。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0005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