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访
2007年4月下旬,湖南省博物馆一年一度的文物仓库清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天,一位馆员正在核对尚未评级的文物及残片,一块锈迹斑斑的羊角状青铜残片刚刚被放下,又被重新拿了起来。出于一种职业的敏感,她觉得这块碎片似乎与某件重要文物有关,于是马上把残片送到了青铜器文物专家高至喜的办公室。
高至喜(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他们找出来给我看, 她说是不是四羊方尊上面的?我说是的,肯定是的。那个纹路,颜色,形状都非常像。
“尊”是我国古代商周时期的一种盛酒器,也是用于祭祀的重要礼器,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方尊极为罕见。尤其是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被称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级文物(图1)。如此珍贵的国宝级文物,为什么会变成散落的残片?而且这已经是湖南省博物馆发现的第二块四羊方尊残片。这两块残片究竟从何而来?又怎么会长期尘封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仓库中呢?要探究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从四羊方尊的出土说起。
(1)珍贵的青铜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县月山铺村。据说,四羊方尊曾经在这片土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直到1938年,被一个名叫姜景舒的当地农民发现。
在宁乡县文物局的协助下,我们找到了姜景舒的家,遗憾的是老人早在1997年辞世。他的儿子姜运枚引领我们来到四羊方尊出土的地点。
姜运枚(四羊方尊发现者姜景舒的儿子):四羊方尊出土是在1938年4月份,我的父亲还有伯伯在地里种红薯,种地就用锄头去挖啊,当时就挖到一块手掌大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姜景舒猛地一锄头下去,“哐”的一声,从土里溅出一块巴掌大的锈铜片。一面是新茬儿,另一面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纹路图案。兄弟几个猜想会不会是什么值钱的宝贝?就继续挖了起来。
姜运枚:一挖出来,里面嗡嗡响,当时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感觉非常奇怪, 一个鼓鼓的筒子,还有座子。我父亲三兄弟就把它抬下来抬到大路口的一个水塘里把它洗干净。
据说,方尊挖出来的时候是黑色,里面装满了黑色的泥土,很沉。虽然并不清楚到底有何价值,但它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乌金”。
当年,姜景舒17岁,全家10口人,仅靠他做短工和父亲磨豆腐度日,生活得非常艰难。挖出宝贝后,姜景舒就想尽快卖掉,换成钱养活家人。
很快,第一个买主找上了门。
姜运枚:农历的六月,黄材镇一个叫张万利的,买走了四羊方尊,卖了四百多光洋。
买卖成交以后,张万利前脚刚刚带着四羊方尊离开月山铺村,一个姓罗的古董商就挑着好几皮箱的光洋,坐着轿子从附近的桃江县赶来了。看到那几箱光洋以后,姜景舒才知道自己的宝贝卖便宜了,他马上跑出去追赶张万利,可是哪里还找得到人家的踪影。回到家后,姜景舒后悔不已,可是也没了办法,他的手中只剩下挖宝时碰掉的两块残片,这两块残片此后就留在了姜家。
而四羊方尊又被张万利带到哪儿去了呢?
?自知捡了大便宜的张万利带着四羊方尊,连夜赶回黄材镇。并马上派伙计通知了长沙市内西牌楼怡丰祥牛皮商号店主赵佑湘。
赵佑湘实际是在牛皮生意掩护下的古董走私商。他一听到消息就立刻带了现钱,跟随伙计去看货。
当张万利掀开盖在四羊方尊上面的绸布时,赵佑湘盯住宝物,眼睛睁得几乎连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张万利这时趁机开价,8000块大洋,少一个子儿都不行。赵佑湘一听顿时傻了眼。钱带的不够,他只随身带了5000大洋。赵佑湘试图再还一还价钱,可张万利分文不让,并关门送客,说给赵佑湘三天时间筹钱来拿货,否则就另寻买家。
赵佑湘一看,还价是没有可能了,然而他又知道这四羊方尊的珍贵,只好决定先回长沙想办法筹钱。
回到长沙,赵佑湘立即联系了杨克昌等三个当时长沙古董行的大玩家,四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同收购四羊方尊,便一路兼程赶到了黄材镇。没想到的是,张万利又提高了价钱,张口一万块大洋。四人一合计,一万就一万,买下四羊方尊就赶紧离开了黄材镇。
就这样四羊方尊离开了沉睡三千年的故乡,然而这座价值连城的国家瑰宝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似乎才刚刚拉开帷幕。
20世纪30年代 ,湖南省盗掘古物走私贩卖的现象十分严重,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文物不得擅自挖掘、走私出口的条文,若有违犯,严惩不贷。
因此,赵佑湘和杨克昌等四个人经过商讨,先把四羊方尊偷偷运到了时属长沙县的靖港镇某商号寄存,然后再一起想办法出手。
他们每个人都深知四羊方尊越早出手风险就越小,可是谁也不肯离开宝物出去找买家。
李先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让谁去谁也不去,都知道谁要是离开了这现场,就可能被另外三个人算计了。没有办法,四个人抓阄,杨克昌晦气,他抓着了,不乐意也没办法,结果自己就出去了。
杨克昌一出门便觉得心神不宁,以他在古董商界多年的经验,在这个利字当头的年月,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他出去转了一圈觉得不对,便又悄悄溜了回去。他趴在窗根底下,一听这三个人正在商量怎么把他挤走。杨克昌心里明白,赵佑湘三人既然已经有了这种想法,自己现在回屋理论恐怕更是凶多吉少。他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破罐破摔的办法。愤怒之下,他就跑到长沙县政府去告官。官府毫不客气,就派了警察。
当警察们冲进商号时,屋里已经连人带尊都不见了踪影。这时距杨克昌离开仅仅两个小时,赵佑湘三人将重达几十公斤的四羊方尊能搬到哪里去呢?
杨克昌带着警察搜来搜去,忽然看到一块掉在后院门口的绸布,绸布上面清楚地有被四羊方尊底座压出的印痕。
杨克昌坚信四羊方尊一定还在院子里,便开始在后院仔细搜索。终于他在草地上发现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大小和绸布上一模一样的印记。很快,警察就在石凳旁的秘密地窖里发现了四羊方尊。并将赵佑湘等三人一起抓获。四羊方尊被送往湖南省银行保管。
1938年下半年,侵华日军步步南下,长沙沦陷了。稀世珍宝四羊方尊刚刚浮出水面,又立刻卷入了战乱,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都没有任何下落。四羊方尊流落到哪里了?被日本侵略者掠走了?还是散落在民间呢?
转眼到了1952年。
李先登: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非常关心四羊方尊,亲自给当时中南文管会打电话,叫他们要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到底到哪儿去了。
很快寻找四羊方尊下落的任务下发到刚刚成立的湖南省文管会。寻找四羊方尊的工作组迅速成立,可是四羊方尊已失踪多年,工作人员一时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刘小豹(湖南省博物馆馆长):当时湖南文管会很多同志是南下的干部,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南区文化部说的这个四羊方尊是何物。当时文管会里有一个工作人员,解放前是湖南一个比较有名的古董商,叫蔡季襄,一直从事文物的收购贩运,他了解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蔡季襄就成为寻找四羊方尊的唯一知情人。他仔细地回忆了四羊方尊从出土到被国民党政府查抄再到被当时的湖南省银行收管的始末,最后忽然想起,日寇进犯长沙的时候,湖南省银行曾经撤往沅陵,四羊方尊会不会随同银行库款一起被运送到沅陵了呢?
根据这唯一的线索,工作组立刻赶到沅陵。
工作人员走访了当地的百姓和相关部门,可是没有人听说过四羊方尊。大家在银行废墟上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也没有发现四羊方尊的丝毫踪迹。
绝世的方尊难道已经毁于战火了?无据可考的问题使搜寻工作陷入了停滞。
就在这个时候,湖南文管会突然接到中国银行湖南分行打来的电话,而这家银行的前身正是民国政府时期的湖南省银行。
刘小豹:电话里说在他们银行的仓库里有一些文物和古董,如果湖南文管会认为东西有价值,希望派人来清理,只要需要,可以全部转给文管会。
这个电话给搜寻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四羊方尊会不会就在这些文物当中?大家马上赶往银行的仓库。
这是一个专门存放银行废品的仓库。在七零八落的废品中,散落着一些小件的青铜器和古董瓶罐。蔡季襄忽然注意到仓库的角落有一只破木箱子,尘土很厚。蔡季襄马上找人准备打开木箱,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散架了。
刘小豹:那个箱子里头的一个羊头掉了出来。蔡先生拿着一看,正是四羊方尊尊体上的一个羊头。四羊方尊就这样被找到了。
四羊方尊被找到了,可是已经碎成大大小小二十多块残片(图2)。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疑惑,珍贵的国宝四羊方尊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它又是怎么被扔进了银行的废品仓库呢?
(2)被找回的四羊方尊已经支离破碎
李先登:当时撤退,是用船来运载。往沅陵撤退途中遇到了日寇飞机的轰炸,四羊方尊虽没有被直接击中,但船被炸了,四羊方尊受强震碎成了十几块。
失踪多年的国宝四羊方尊终于再次现身,令人痛心的是,昔日完好的珍宝竟已经变成一堆七零八落的碎片。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立即寻找专家,希望能够修复方尊。
当时,我国的文物管理部门还没专业的青铜器修复人员,于是四羊方尊的碎片被简单粘合之后,放置在刚刚成立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仓库里。
1954年,一个叫张欣如的年轻人来到博物馆工作,负责文物保管和修复。一天,他在仓库里发现了简单修复的四羊方尊(图3)。
(3)当年让宝尊重获新生的张欣如讲述修复四羊方尊的过程
张欣如(原湖南省博物馆技术部专家):第一眼看到这个东西在仓库里,感觉它很漂亮。我仔细一看,这个东西是不是重修一下?因为我很喜欢做这个,喜欢修东西,我就跟领导讲了。领导说可以,你可以再修一下。
于是张欣如放下了手头上所有的工作,将一栋简陋的砖房当作临时工作室,开始专心修补四羊方尊。
张欣如:将原先粘合的大部分拆掉,拆掉以后我就一块块洗干净,再将每一块对接一下,看对不对。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电烙铁,用的是铜烙铁,很宽,很长,用三块烙铁放火上烧,烧热才能焊。
张欣如先把小块的残片焊成大块,焊接之前,还要把每块残片的接口从里面挫成35度,才能完好地焊在一起。焊接以后还要打磨,有些高矮不平的,就把高的地方去掉,矮的地方填实,总之每一条花纹都要对上。
最后是做旧,做旧大概就花了差不多一个月,因为后填补的地方,要同原器物的颜色完全一样 。
两个多月过去了,在张欣如细心和巧手的修复下,四羊方尊如同浴火的凤凰,重获新生,并在湖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展出。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四羊方尊被调往北京,从此离开了湖南。但谁也没有发现,四羊方尊还有两块残片遗失在民间。
其实,自四羊方尊出土之后,在宁乡县的黄材地区又陆续出土了许多铸造精美、风格多样的商周青铜器(图4)。出土数量之多,又集中在一地,而且是在商周时期人烟稀少的南方地区,这个现象被当时学术界称为“宁乡青铜器之谜”。也引起了当时省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高至喜的兴趣。
(4)图组:湖南宁乡县出土了大量风格多样、铸造精美的商周青铜器
带着这个不解的谜团,高至喜来到出土地点仔细勘察。没想到的是,高至喜1963年的宁乡之行竟然意外偶遇一位月山铺村的村民,向他讲起25年前一件青铜器在月山上出土的情况。
高至喜(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他说这个文物是四个弯角的水牛 他说我家里还有一块残片,我说那你给我看看吧。我一看那个铜片,跟四羊方尊的颜色、 厚度很相近,我当时猜想会不会是四羊方尊上面的一块残片?
原来,高至喜无意中遇到的这个村民正是发现四羊方尊的姜景舒。
高至喜:我说那你能不能把这个残片卖给我?我当时出了15块钱,他说这个旧货比黄金还贵,他不卖。
?带着遗憾,高至喜离开了宁乡,但在此之后十多年里,高至喜始终对未收回的残片念念不忘。
1976年,姜景舒当时任月山铺党委书记的儿子姜运枚,终于说通姜景舒把四羊方尊的残片捐献出来。至今姜运枚还保存着那时的一张收条。
高至喜:我们拿那个残片 跟四羊方尊上面比对了一下,开始也不相信,也可能不是那个上面的。结果从各个方面一对,它的纹饰证明这个残片就是四羊方尊上面的那一块(图5)。
(5)残片上的纹饰与四羊方尊一致
从此,这块残片就被当作四羊方尊的唯一残片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仓库里。直到2007年4月,另一个仓库中又发现一块羊角状残片,这块残片又是从何而来呢?
高至喜:当时姜景舒只告诉我一件,没有告诉我有两件,后来宁乡县文管所所长,动员他(姜景舒)捐出来,姜景舒实际上把两件都捐出来了。
我们重新查看姜景舒当年捐出文物的收条,收条上确实写着:今收到月山公社龙泉大队姜景舒同志古铜两块(图6)。
(6)当年给姜景舒写的收条,家人至今保存着
至此,我们终于捋清了国宝至尊四羊方尊奇异经历的始末和它两块残片的来龙去脉,如今这两块残片被放在了一起,妥善保管在湖南省博物馆中(图7)。
(7)终于相聚的两块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