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君
清咸丰年间,程老板开了家古玩字画店。这天店里来了个中年人,程老板一看来人气宇不凡,便上前打招呼。不料那人摆了摆手说:“您忙,我自己看。”程老板回了声“您请便”,就忙自己的了。伙计有眼色,忙跟上陪着。
那人在店里慢慢看着,走了没几步,便站定不动,直勾勾地盯住一幅当朝徐翰林的字不放。
徐翰林是当时书法界公认的泰斗,传说他手把手教过两代君王习字,声名显赫,因此他的字非常难求。
伙计看出他喜欢这幅字,便上前一步想要介绍,那人抬手阻止道:“没必要介绍,我已经看出是假的了。”伙计争辩道:“当朝徐翰林的字,谁敢作假?若被他知道了,就算能保住命,也保不住家产。”那人“哼”了一声,不屑搭理。
这时,程老板过来了,问:“先生,您说它是假的,一定看出了什么,请指教。”没想到那人没有回答,反而问还有没有徐翰林的字,若是有就拿出来看看。程老板回答:“没有了,仅此一幅,请先生说说它假在哪里?”不料那人还是不理,转身走了出去。
程老板忙递给伙计一个小玉件,指了指门外。
那人走出去没有多远,忽见路上有个小玉件,弯腰拾起来一看,知道价格不菲,急忙装进兜里。而就在此时,伙计站在了他面前,冲他鞠了个躬,说:“先生,我们老板请您回去聊聊。”那人笑笑,跟着伙计回到了店里。
这一次,无须多问,那人就自己解释了起来:“徐翰林用的纸是皇家专供的,市面上根本买不到。那幅字的用纸,虽属上乘,但与徐翰林用的还是有差距。”程老板听了恭恭敬敬地说:“先生真是火眼金睛,敢问贵姓?”那人回答免贵姓罗。程老板接着说:“罗先生,请过几天再来。”
那幅字,其实是程老板写的。程老板在仿字方面极有天赋,无论谁的字,只要他想模仿,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做到惟妙惟肖、真假难辨。
过了几天,罗先生一进门,程老板就起身相迎,接着领他看字。罗先生反复看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
程老板把罗先生请到茶几前坐下,命伙计给罗先生倒茶。茶倒完,罗先生就发现茶碗旁多出一个玉饰,端茶时顺手拿了起来。他喝了口茶,放下茶碗后说:“纸没问题了,您是从哪里弄的?”程老板笑着回答:“只要肯花钱,没有弄不到的东西。”罗先生不再多问,接着说:“只是印章的颜色嫩了些,略显轻浮。徐翰林这人端庄严谨,讲究厚重。”
又过了几天,罗先生再来看时面露惊喜,说:“程老板,您终于弄到了一幅真品,多少银子?”程老板回答,他十两银子拿到的,就十两银子给罗先生,也算是答谢了。罗先生付完银子,捧着字幅高兴地说:“您马上就要身价陡增了。”程老板问他什么意思。罗先生告诉程老板:“听说徐翰林得了不治之症,恐怕时日不多了。”临走时,罗先生还好心交代,若再弄到徐翰林的真品,没有五十两银子别出手。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徐翰林为了治病,不得不天天强撑着身子写字,委托程老板代卖。
很快,程老板的店里天天有人来买徐翰林的字。当有人问是不是代卖时,程老板坚决否认,回答是从全国各地收购的,不是从徐翰林那里拿的。他越是不承认,别人越是深信不疑,来买字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转眼过了两个月,程老板卖了上千幅字,足足赚了五万两银子。他高兴万分,正想庆贺一番,罗先生又来了。
这一次罗先生穿的是官服,还带着几个禁卫军。程老板预感不妙,战战兢兢地问:“罗先生,您……”罗先生回答:“我是内务府的一名小官,不值一提。徐翰林听说程老板模仿他写字再高价出售,把程老板告到了皇上那里。我这次是奉皇命而来,请程老板老实配合。”接着他便问程老板共卖出多少幅仿徐翰林的字。
程老板想了想回答:“估计有一百幅。”不料他的话音刚落,伙计就更正说:“不对,是一千幅。”程老板冲他一瞪眼喝道:“胡说八道,哪里有这么多?”伙计一点也不害怕,把账本递给罗先生说:“我天天记着,不多不少,正好一千幅。”
程老板傻了眼,不由问伙计:“你到底是什么人?”罗先生代伙计回答:“他是你的人,也是我的人。”说着,罗先生掏出那两个小玉件,都给了伙计。
罗先生接着宣布:“你卖假字得了五万两,再罚你五万两,共计十万两。”程老板知道躲不过,只好取了十万两银票,递给罗先生,然后不甘心地问:“明明知道是我模仿的,为什么还要装模作样地纠错?”罗先生告诉他:“是为了让任何人都看不出瑕疵,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买,而买的人越多,筹集的救灾款就越多。”
程老板以為罚完银两就没事了,不料罗先生又拿出一个木盒说:“皇上知道你有双能模仿古今字画的手,很好奇,想亲眼看一看。”说着,罗先生命随从把程老板的双手砍下,再装进木盒中……
(发稿编辑:刘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