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贾奇是一个58岁的普通英国人。2019年,他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贾奇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而且他一直进行身体锻炼,既不抽烟也不酗酒,还有冥想的习惯,因此在收到诊断结果时他一时难以接受。
贾奇被确诊时血压较高。接下来的几周,他自己在家测血压,发现每一次测量结果都不一样,甚至前一分钟与下一分钟的结果都不同,但平均值却并未明显高出正常范围。尽管如此,医生还是建议他服药来稳定血压。
但是,为什么贾奇的血压会呈现出这样的波动?医生开具的药物能否改善这一现象?这些药物对健康有什么影响?高血压真的会威胁健康吗?为什么生活习惯良好的贾奇会患高血压?
贾奇的情况并不特殊——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高血压,全球范围内现在大约有10亿人患高血压。中国现有2.7亿高血压患者,但其中一半以上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在某些人群(如吸烟者、酗酒者、孕妇、缺乏运动者和超重者)中高血压发病率更高。虽然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但他们似乎对这种病还不够了解,其中包括那些已被确诊的人。怎样量血压
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首次证实血液会通过心脏被泵送到全身。一个世纪后,另一位英国人——斯蒂芬·海尔斯第一次成功测量了马的血压。他采用的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方法:他将一根黄铜管插入马的动脉,并将铜管连接到一根垂直、高大的玻璃管上。血液在血压驱动下在玻璃管内上升了近2.5米。
斯蒂芬·海尔斯将一根黄铜管插入马的动脉,并将铜管连接到一根垂直、高大的玻璃管上,首次成功测量了马的血压。
到了19世纪,高血压这一概念已经普及,医生们也在寻找安全的方法来测量血压。1905年,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发现:通过袖带加气挤压血管,使血流完全堵断,这时用听诊器听不到血管内有波动声,然后慢慢放气至听到脉搏声,此时得到高压即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通过听诊器听到强有力的脉搏声,且慢慢变轻,直至听到很平稳的脉搏声,这时血管完全未受挤压,因此得到低压即舒张压读数。这种方法首次实现无创测量血压,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了纪念柯洛特柯夫,人们称此法为柯氏音法。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柯式音法测量血压的读数由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的两个数字组成,一个表示收缩压,另一个表示舒张压。收缩压为80~120 mmHg和舒张压为60~90 mmHg的情况被认为是健康的。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结果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英国标准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35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5mmHg)。但这两个数字代表的结果是静态的,而正如贾奇的测量结果,血压是动态变化的。首先,血压会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夜间较低,在午后上升到高峰。血压在餐后会轻微下降。此外,从事体力活动也会影响血压稳定,因为运动时机体需要消耗更多氧氣,心脏需要加快泵血才能将血液中的含氧血红细胞运送至全身,所以运动时产生高达160mmHg的收缩压并不罕见。
收缩压和舒张压。
柯氏音法的发明者——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
因此,医生希望测量人在静息时的血压来判断血压是否过高。但医护人员为患者测量血压可能会造成患者紧张,导致血压升高,所以不一定能获得准确的静息血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一些国外诊所建议人们在家中自己测血压,只有当测得的血压超过140/90 mmHg时才会在诊所由医护人员进行测量。贾奇的医生建议他每天在不同的时间点记录两次血压,每次读取两个读数,在读取完第一个读数后间隔约一分钟再读取一次,然后将第二次读数记录下来,因为在第二次读数时身体处于更放松状态。如果两次读数有很大差异,那么再次测量,直至差异缩小到正常范围内。总体而言,在早上贾奇的血压平均值为140/91mmHg,比英国标准的高血压临界值高出5 mmHg,因此他的确患有高血压。压力引发高血压
慢性压力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压力会促生肾上腺素,从而使心跳加快以泵出更多血液,为机体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人在感受到压力时会产生“战斗或逃跑”反应,这对生存至关重要。但这种反应如果一直持续,就会导致高血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低收入家庭、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人特别容易患高血压。例如,居住在英格兰最贫困地区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一般英国人高30%。虽然发达国家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在下降,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患者人数上升,因此自1975年以来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翻了一番。
平均而言,从16岁到75岁,人的收缩压大约会上升20 mmHg。贾奇今年58岁,所以理应出现一定程度的血压升高。这种随年龄增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是否值得担心呢?多项研究显示,静息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是否健康(特别是针对中风和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血管受损在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的概率更大,因此对他们来说,心脏病发作、患慢性肾病和痴呆或患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所以,虽然像贾奇一样的年龄较大者拥有较高的血压属于正常现象,但也需要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