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
约翰厌倦上学,觉得很没意思,每天关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还要做作业,
一点都不自由。约翰借故跟老师请了一天假,在街上闲逛。
约翰上高中了,个子高,身体壮,年纪不大却长得成熟。出了校门,他会将校服放进书包里,他讨厌这身衣服。今天也不例外。他走在街上,很多促销员向他推荐商品,将他当成了成年人。
在一个路口,约翰停下来等绿灯。这时,一个小男孩过来,抓住他的手,说:“叔叔,我叫路易斯,牵我过下马路好吗?”约翰尴尬地笑了笑,答應了他。男孩看上去有八九岁,而自己也才十六岁。
约翰牵着他的手,红灯还没有亮起。小男孩伤心地说:“叔叔,我妈妈住进了医院,我爸爸去照顾他,他们没来送我。”约翰低头,看到他眼中的失落和忧伤,一副沮丧的表情。约翰问:“你过马路干什么呢?”
小男孩流着泪说:“我想上学。”约翰想了想,说:“你可以向老师请假,不用去学校。”他却大声回答:“我不想请假,我想上学。”约翰不知道怎样安慰他,因为他自己巴不得天天不上学。
绿灯亮起,约翰牵着小男孩的手,穿过马路。小男孩有点不高兴的样子,但约翰没有多问,因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路口,小男孩说:“叔叔,谢谢您,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永远会记得您。方便留个联系方式吗?”他微笑地看着约翰。
约翰迟疑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张纸片,写了一个地址。小男孩看到后,高兴地说:“叔叔,我也在这所学校读书,请问您是老师吗?”约翰摇头说:“我还是学生。”小男孩改口叫“哥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歉。说完后,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几天后,老师找到约翰,说要表扬他。约翰不知为何。原来小男孩写了一篇叫《马路上牵手》的作文。他叫路易斯,是班里的学霸,不仅成绩优秀,作文也写得好。这篇作文被老师推荐发表了。文章中,路易斯提到了约翰,在他心情不好时牵着他的手过马路,让他感觉特别温暖。
约翰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举动对这个男孩影响那么大,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路易斯爱学习,也影响到他。此后,约翰不再请假逃学,开始认真学习,成绩渐渐上去了。
多年后,约翰考上大学。毕业后,他当了一名老师。他从来没忘记那次“马路上的牵手”。他告诉自己的学生,当别人向你寻求帮助时,我们应该微笑回应,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有时候,伸手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易茗摘自《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