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帆
从渔民潜水捕鱼发展而来的运动有这么一群喜好特殊水下运动的人:通过平衡水压和控制呼吸,他们不借助任何呼吸设备(比如水肺系统),最多只依靠人造脚蹼和面罩,就能一口气潜到数十米深的水下进行观赏和探索。优秀的自由潜水运动员甚至可以潜到超过百米深的海域,这就是自由潜水运动。训练用泳池的5米深水区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因为他们平时的训练深度都远不止这点。
虽然自由潜水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沿海渔民的捕鱼方式。为了生存,这些渔民不得不憋气下潜到海中摸螺抓虾,或用自制的鱼叉捕鱼。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屏息下潜捕捞海产品的传统风俗,比如日本、韩国和一些热带岛国。今天,人们将自由潜水运动系统化、专业化,这项运动才逐渐成形。
自由潜水由某些沿海地区渔民潜水捕捞的习俗发展而来
人类祖先可能曾在海中生活人类亲水的天性也许与我们的进化历程有关。在从古猿向南方古猿(人类祖先)演化的过程中,存在一段长达400万年的化石证据空白——科学家至今没有发现这期间的过渡物种化石。
为了解释在这400万年里人类祖先的去向,英国人类学家哈代在1960年提出“海猿假说”。他认为。处于化石空白期的人类祖先并非完全生活在陆地上,而是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洋里,人类祖先或许有上百万年的水生生活经历。
“海猿假说”能解释上述化石空白。地质勘测结果显示,在距今800万~400万年的这段时期,非洲东部和北部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哈代猜测,随着森林逐渐消失,古猿很可能被迫下海寻找食物,并在长期的水生环境中进化成了海猿。当海水退却,它们开始重返陆地,并保留了一些适应水中生活的身体变化。
黑猩猩和大猩猩偶尔会冒险进入浅水区。它们在涉水时会靠两条后肢行走,尽量让头部露出水面。如果古猿需要长时间在浅水中活动,那么它们也应该会直立行走。这种习惯为返陆后的直立行走和解放双手创造了条件,或许还让它们超越其他猿类,最终演化为今天的智人。
人的水生特征人的某些生理特征与其他陆生动物不同,却与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相似,这是“海猿假说”的基础。以下的人体特征可以支持“海猿假说”。
皮肤光洁
陆生灵长目动物,比如猿类,通常具有浓密的体毛。在所有灵长目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和水生哺乳动物一样光洁的皮肤。这一点也与犀牛、大象等有水栖祖先的动物类似。
皮下脂肪
猴子的脸看上去皱巴巴的,这是因为陆生灵长目动物的许多身体部位缺乏皮下脂肪。而人类有完善的皮下脂肪,这恰恰是水生动物的特征。
盐分调节
陆生动物均有极其精细的盐分摄入和调节机能:它们对体内盐分十分敏感,一旦盐分不足就会变得焦躁。而人类与海洋生物相似,都缺乏精细的盐分调节机制。比如,人类靠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显然浪费盐分。而只有处于盐分充足的环境(例如海洋环境)中,动物才不需要精细调节体内盐分。
潜水反射
当具有潜水反射的动物身体浸入水中后,体内氧气会被优先转移到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同时心率会下降以延长潜水时间,这被称为潜水反射。海豹、水獭、海豚和麝鼠等水生哺乳動物具有明显的潜水反射,人类所拥有的潜水反射稍弱,但可以通过系统训练强化。潜水反射是人体最明显的水生特征,也是对自由潜水影响最大的特征。
虽然“海猿假说”还缺乏确切证据,但是人类自身的这些生物特征仍然坚定地指向人类与海洋之间不可否认的联系。
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的装备区别。
避免超呼吸超呼吸也叫过度呼吸或过度换气,即连续进行深度呼吸,超出身体的实际需求。自由潜水运动要尽量避免超呼吸,因为过度换气会导致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延迟呼吸欲望出现的时间。严重的超呼吸甚至会导致人在昏厥前没有任何呼吸欲望。这将使得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水下滞留时间,因此十分危险。不过,只要我们做好入水前的调息工作,就能够规避这种危险的超呼吸。开启“人鱼模式”
人类要想重新开启“人鱼模式”,首先要克服对水的恐惧。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从家长那里学到“下水很危险”的观念。而当我们初次接触水的时候,往往准备不足,甚至是被迫落入水中,由此对水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很多人即使后来学会了游泳,也难以彻底摆脱这种恐惧心理。
所谓水性是指适应水生生活的能力,既包含生理上的适应,也包含心理上的适应。在自由潜水运动中,我们主要要做好三件事:首先,调节并改善呼吸,放松精神,让身体高效利用氧气,并在出水后迅速恢复呼吸;其次,坚持自由潜水练习,提升“潜水反射”的响应速度和强度;最后,识别呼吸欲望,判断出水时机,增强身体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度,提升在水中的舒适感。(请参看相关链接:“三步学会自由潜水”)
自由潜水运动与田径类运动不同,前者并不注重爆发力的展现,而更注重精神表现。比如,要想提高你的屏息闭气水平,你就需要保持精神上的平静。
自由潜水员和鱼类亲密接触
三步学会自由潜水第一步 控制呼吸节律
自由潜水者仅凭一口气完成一次下潜活动。为增加单次水下滞留时间并节省体能,就必须提高这“一口气”中的氧气利用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入水前的放松和调息来降低身体的氧耗水平,并尝试在入水后也同样延续这种身心放松的状态。
调息 自由潜水者入水前通过将胸式呼吸调整为腹式呼吸,同时避免“超呼吸”(详见后文)来提高氧气利用效率。腹式呼吸是指通过腹部横膈膜的扩张和收缩来吸气和呼气,也就是吸气时需要扩张腹部。
全息 在完成调息后入水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次全息(也称全呼吸),以最大限度地让双肺充满新鲜空气。全呼吸需要结合使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也就是在吸气时,先最大限度地扩张腹部,然后最大限度地扩张胸腔,从而保证达到空气满肺的状态。
停息 入水后,我们将处于停息状态,即暂停呼吸。此时潜水者要全身放松,放空思想,停止杂念,这样有助于最大限度节省氧气。
复息 完成一次下潜之后,出水后的第一要务是通过快速呼吸法恢复体内氧气含量。当缺氧状况得到缓解后,我们再次转入调息阶段,为下一次潜水做准备。自由潜水的呼吸控制就是“调息一全息一停息一复息”这四个呼吸节奏循环往复的过程。当我们能够合理运用这种新的呼吸节律时,就能在海中畅游。
第二步 强化潜水反射
有两种主要方式可以触发潜水反射机制。一是把脸部浸入凉水(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凉水不会触发此机制)。二是屏息闭气,让血液中二氧化碳过多、氧气过少。即使我们在陆地上练习闭气的时候也能触发该反射。在自由潜水时,由于既有凉水的刺激,也有屏息闭气的过程,因此潜水反射会更容易被触发。
第三步 识别呼吸欲望
在进行自由潜水的时候,我们如何判断自己何时应该结束潜水,并回到水面换气?
当你闭气到腹部开始抽动或收缩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想要呼吸的情绪反应,并且横膈膜会抽动,这就是呼吸欲望。初学者一般会认为呼吸欲望表明体内氧气不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呼吸欲望的产生及增强实际上由二氧化碳的浓度决定,和体内氧气余量无关。因此,在呼吸欲望产生的初期,身体并没有真正进入缺氧状态。
依据这个原理,进阶自由潜水者便可以提升自己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度,从而延长潜水时间。经过良好训练的自由潜水运动员的水下闭气时间通常可以达到4分钟以上。
不过,二氧化碳耐受能力的显著提高虽然能延长憋气时间,但也会带来一定风险,这就是在身体极度缺氧状态下发生昏厥和失控。
昏厥 指大脑突然失去意识,人进入昏迷状态。如果昏厥发生在深潜之后上升到接近水面几米的浅水区,我们称之为“浅水昏厥”。
失控 全称是自主功能控制丧失,其主要症状有身体和头部颤动、动作失调、视野变窄、嘴唇发紫等,其严重程度根据缺氧程度而不同。自由潛水和水肺潜水的不同之处
笔者在泰国涛岛学习自由潜水期间,每次海训结束去潜点“鱼悦”时,总会遇到不少正在海底观光的水肺潜水员。自由潜水和水肺潜水的区别就好比海豚和潜艇的差异。海豚机动性强,但水下滞留时间短;潜艇机动性弱,但水下滞留时间长。每当潜水同伴们(好比海豚)与佩戴气罐的“潜艇”擦身而过时,都会有一种自由自在的“鱼悦”感——我们不需要呼吸嘴!
虽然都叫作潜水,但是自由潜水和水肺潜水是截然不同的两项运动。这种不同甚至大到连“空气”也不能共享。自由潜水者出水时的上升速度很快,水肺使用的
国际自由潜水协会制定了科学的运动规范来确保潜水者的安全。例如: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设定大大超出你当前能力范围的目标,不要独自潜水,要有潜伴相互照应并提供救援,等等。所以,虽然自由潜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二危险的极限运动,但是只要遵循科学的运动规范,危险就不大。
压缩空气会增加罹患减压症的风险。同时,如果吐气不及时,压缩空气的膨胀就会导致严重的肺部气压伤。因此,自由潜水者严禁使用压缩空气。
什么是减压症呢?在上浮过程中,如果速度过快,血液中累积的氮气分子来不及进入肺循环,就会形成微小的气泡滞留在血液中,影响血液循环。因此,水肺潜水员必须严格控制上浮速度。而自由潜水者通常不用担心减压症,因为自由潜水者只用一口气上下,不会在血液中累积多少氮气。水肺潜水者如果要进行自由潜水,这两项运动之间必须间隔至少18小时,以确保血液中溶解的氮气被充分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