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 陈荔珏
1997年留学德国,2005年拿到德国永久居留权,刘浩权却于2014年才在德国置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孤身在德国独立打拼,从未考虑买房。直到2014年把太太和孩子接到德国生活,他才决定在这个生活了17年的国家安家。他形容自己的房子就像一片小森林,有樱花,有古树,有松鼠和斑鸠,孩子忙着奔跑,太太忙着采野菜,一切都太美好。
“我记得很清楚,我是1997年6月30日经香港中转,7月1日早上飞往德国,当晚见证了香港回归中国。7月2日早上到达法兰克福上空,第一次踏上德国的国土。那一年我27岁。为什么27岁了还要去德国留学?因为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留学的梦想,那时才六七岁。
大概1976年吧,我认识了我的诗歌和外语肩蒙老师,他是一位姓胡的老先生。当时我还是个农场里的野孩子,穿着背心、短裤和拖鞋,这位先生却永远衣着整齐,八十多岁的老人,戴着镜片很厚的眼镜。印象很深的是那年夏天,母亲把我送到胡老师家里拜师,第一堂课就是学着装:不能穿背心,要穿短袖衬衣,还是花格子的短袖,穿短裤要系皮带,不能穿拖鞋,要穿球鞋和袜子,见到老师要鞠躬……去之前我还剃了头发。他教我诗歌,教我做人,也教我礼仪,还跟我说了很多外面世界的事。我懵懂地记得他跟我说过,世界不是只有中国,还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他逐一告诉我这些国家的首都在哪里。那时我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想要去外面看世界的种子。
后来,在姐姐的介绍下,我在广卅l的外语外贸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学了400学时的德育,再拿着国内的大学毕业证书和成绩申请了德国的大学。
我当时的目标是读到博士毕业后回国,结果四年后却在德国开了公司,叫亚德(JADE)。那一年德国通过了《移民法》,对移民的政策放松了很多,我决定办公司换移民身份。我和三个股东联手在杜塞尔多夫开了家公司,其中一个股东持有德国护照,他是法人代表。然后我回国取消留学签证,换成工作签证,变成自己公司的员工。选择杜塞尔多夫开公司是因为这里对外国人转工作签证很友好。杜塞尔多夫是北莱茵卅l的首府,被称为“德国的办公桌”,这里有很多展会,有相对较多的商业机会。它也是个开放的城市,亚洲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特别多,包容性强,城市也很漂亮。
我们的公司一开始做贸易,后来觉得还是做文化交流和旅游比较有前景。我之前做过翻译和导游。2001年年底申请开公司,2002年4月拿到营业执照,开业十个月后确定以旅游为主业,一直到现在。我在2005年拿到了德国永久居留权,2008年考虑到工作的便利,改成了德国国籍。
这么多年在德国和中国两边跑,在德国一直租房生活,2014年才考虑买房,因为那时才决定让太太和孩子来德国定居。有句话怎么说的?哪儿有女人和孩子,哪儿就是家嘛。2012年我本来打算回国长期生活,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去北京住了一阵,觉得还是德国的教育环境更适合我们。
2013年开始在德国找房子。一开始在网上根据预算先挑房,再根据地理位置选择,先后看了超过五十间房子。最后选中了五家,再找中介看。最后选中的这间房子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基建占地200平方米,剩下的都是花园跟车位。楼内分为三层:地下室、中间层以及二楼,使用面积差不多五百多平方米。地下一层有游泳池、桑拿房、储藏间,中间层是两个大客厅,楼上有五间卧室。房子是1969年建造的,开发商把它卖给了一个博士,再后来就是我了。我并没有做太大的修整和改动,只是换了地毯,刷了白墙。我第一次看房时就被它的宽敞和温馨吸引,院子里有两棵大树,一棵15米高,一棵30米高,树上住着松鼠和斑鸠。早上乌儿叽叽喳喳叫,感觉非常好。我们就像住在小森林里。卖家开价50万欧元,我砍了7万欧元,最终43万欧元成交。
儿子在这里很开心,整天乐呵呵的,一天到晚玩,也喜欢阅读,每个季度大概可以阅读80本书。我并没有考虑太多学位房的问题,因为德国的教育资源相对平均,基础教育的差别很小,德国人对孩子的教育也跟中国人不—样,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走精英道路。成为精英还是手工匠,他们无所谓。
我的房子离公司15公里,所属小区叫卡尔斯特湖镇(Kaarst),属于诺伊斯市,东临杜塞尔多夫,南靠科隆。小镇上有几个天然大湖,很有名,被誉为“杜塞尔多夫的后花园”,住的大多是富人,很友善。离家门口500米就有轻轨,从小镇到高速开车也就两三分钟。太太喜欢这里生活便利,有大超市,旁边就是苹果园,还有很多马。
我给了七成首付,贷款三成,贷款年利率好像是1.9%。看好了就立即约中介和房东去公证处办理买卖手续,中介收了15,000欧佣金,购房税为两万多欧,公证处收了我8,000欧。住进来几年后全家就更喜歡这里了,春天到处是樱花,秋天红叶缤纷。太太是江南人,她最喜欢出去散步,满田野里采荠菜,可以包饺子的那种野荠菜。这里生态很好,经常有野鹿和野兔跑进院子里,总之很适合家庭生活,很适合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