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落的复兴计划
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的上坪古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有大夫第、杨家祠堂、赵公庙等旧时建筑。两条溪流绕村,并在村口汇聚,形成完整的风水格局。在以保护为基准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团队“三文建筑”对村中若干闲置的小型农业设施房屋进行了改造,猪圈、牛棚、闲置粮仓变身为酒吧、茶室、书吧等全新功能性设施,使得上坪古村旧貌换新颜,呈现出新的气象。
距村口不远处的杂物棚被改建为供人歇脚的场所,在屋内可以俯视面前的荷塘。房屋三面的木窗板被漆成了七彩的颜色,因而它有了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字——彩云问。旁边是留存的农业传统工艺建筑烤烟房,通过一个光和色彩的装置,将彩色的光引入室内空间,既可以供人参观,也艺术性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杨家学堂位于两条溪流的交汇处,相传朱煮曾在此讲学并留下墨宝。学堂外废弃的杂物问、牛棚和谷仓被整体改造为书吧,不仅给当地人提供了阅读场所,也重拾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书吧分为售卖区域和读书区域,同时也满足了人们交流、观景和静思、阅读的需求,其中低矮的草料房需要从外面爬梯子而入,给人以回归原始状态的感觉。
位于村子核心位置的猪圈如今成了酒吧,设计保留了原有的毛石围墙,将吧台、散座和炕席分别置于原本的猪圈中,配以可变色的LED地灯,让这片古村中的“异类”区域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与酒吧相邻的是一座小型会议室,面向不同的人群,进一步丰富了古村建筑的多元功能。
在大夫第侧面的水塘边,原本的杂物间颇为显眼,在保留其毛石围挡、对上层木结构进行整修后,它以水边茶室的身份重获新生。在朝向水面的一侧,增加了落地窗和水上平台,让人有临水而居之感。
在大夫第门楼和酒吧之间,本来有两处用于榨笋、制作笋干的棚架,经过整修后,棚架仍然作为制笋的空间,一方面用于生产,另一方面为旅行者提供了体验活动。另一座棚架则被改造成凉亭,也可变身为乡村的戏台,从周边建筑的窗口能观赏到戏台上的表演。
除了對建筑的改造,与之配套的文创产品也为古村增添了文化味道。当地特有的莲子、笋干等特产经过重新设计、包装而更具辨识度;从酒吧衍生出来的以“猪”为主题的杯垫、明信片等产品有着十足的趣味感;还有根据古村整体特点设计的周边产品,使上坪的历史文化、农业特色能长久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乡村改造的更多试验
西河粮油博物馆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村
村中的一个老粮库被建造为用于展示当地原生态农作物及传统榨油工艺的微型博物馆,以及活动中心和餐厅。你可以在此参观刚恢复的全手工榨油工艺,购买村民们打造的“西河良油”品牌产品。
别苑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在大别山户外露营地里,隐藏在茶园、山丘中的几栋老旧民宅被兴建为以民宿为核心的综合体,以红砖为主要材料,并暴露于室内,带有原始的粗粝感。除了民宿,还有咖啡馆、茶室、多功能厅、冥想区等功能区域,这些空间交织在一起,给露营者提供了更多服务。
南沙爱情索桥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
由废弃的农业供水设施改造为一座留存爱情纪念的索桥,与周边的水道、陆地和榕树等环境完美融合,赋予其新的功能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