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陌生人的数量越多,我就越学会应付“你的故乡是哪里”这个问题。
总是低着头,然后含蓄地一笑,说:“说起来话长。”
确实会话长,我父母算是北方人,母亲跟我姥爷闯关东,从河北去东北,在吉林长大,后来又到北京上大学;我父亲是传统的北京人,可很早去了青岛,他的口味完全是那个海边小城的。
他们在北京相遇,结婚,又随着“五七干校”的大潮去了湖北宜昌,一个他们并不喜欢的城市,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时代。之后他们又辗转到了上海,我在那里上大学,学会了如何穿得体面,也学会了各种长三角时令菜肴的烹饪手段,做一桌春天的上海菜毫无问题。
就是因为这么错综复杂的经历,对“故乡”这个词,我往往回避,觉得说不清楚。
其实我父母不算他们那一代人的特例,很多人在时代里漂泊、流浪,最后定在哪里,不是自己的主意。
我们的时代好,似乎自己决定的权利大了很多,可是从小父母对大城市的怀念,塑造了我的大城市梦想,完全不想去任何小城生活,觉得旅行还行,但是生活就算了吧。可是年纪越大,越会记得小时候的饮食。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整个城市就那么一个重点中学,所有最优秀的学生被关在学校宿舍里,日日进行着“集中营”的生活,唯一的放风倒是傍晚,晚自习前后的时间,学校对门就有家历史悠久的小面摊,宜昌靠近重庆,无论地貌,还是饮食风格,都有一种特殊的山城感,山路走多了,人们的饮食变得简单、快捷,又因为夏之炎热、冬之苦寒,所以饮食系统也格外火爆。这一碗小面啊,光作料就有十多种,姜水、蒜水、葱末、花椒末、胡椒粉,外加各种奇怪的油,辣椒油大概是里面最平庸的主角。
各種作料里面有奇怪的筷子和勺子,操作者如同魔术师,虽然手舞足蹈,但是纹丝不乱,一下子就能放下十多种作料;这两年重庆小面借助“舌尖”系列红了起来,完全触动不了我,就感觉是家常朋友,只道是寻常。
除小面之外,只有牛肉面,上面撒极少的耙软的牛肉丁,其实也就是蘸点肉味儿,以解馋虫,以我现在的个性,吃任何牛肉面都要额外再切一盘子牛肉的性格,也不知道是怎么忍受的,大概还是八十年代普遍的。
小面吃辣了,旁边有一家卖凉虾的摊子,一种用米做的零食,将米浆挤在水中,成为虾状,然后放在红糖水中,清凉解暑的妙物,和水产并没有任何关系——在越剧《追鱼》里面,鲤鱼精幻化成人形,半夜去调戏书生,把水弹在书生脸上,称之为“清凉散”,这个凉虾其实也可以叫这个名字,再辣的小面,随口一碗,顿时清凉。
下了晚自习,我们常常聚集在那家凉虾摊子外,边买着凉虾,边看着屋子里的电视。一边笑,一边想起一群少年晚间的单调生活,黑白的电视机上流动的画面恰恰支撑起这个单调的夜晚,简直像侯孝贤的电影。
八十年代的小城生活也不太有可能外出就餐,尤其是吃大餐,也就是这些零散小吃,整个城市都如此,除非是婚丧嫁娶,但我家又是外来户,所以这种机会不多,我就记得周一早起赶工厂的班车去学校,大概是五点,出摊的往往只有一个卖汤圆的女人,只做肉汤圆,滚烫,又成,我无望地吃着,一直担心上学迟到。
还有就是萝卜丝馅儿的炸饺子,用稀面粉做皮,放在油锅里滚烫地炸出来,洒满了辣椒面,实在也是一种生猛的饮食,同样不喜欢,但是那时候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
真说到美味,倒还是几种当地的野味。一种是下雨之后,附近山坡上长满了红色伞盖的大蘑菇,当地人称之为松树菌子,有土味儿,但松树的清香味儿更重,直接炒;还有非常细的春笋,一天后就老得不能食用了,只能在当地吃,用雪菜肉丝炒好,无论饭还是面,都是恩物。
长江里多鱼,小鱼儿直接炸,称之为刁子鱼;还有名贵的江团,油脂非常多,适合红烧,那油脂尽情释放出来。我妈妈是北方人做法,不管什么鱼,一律放油炸,然后加糖醋,这江团炸了之后,基本就是一包脂肪,实在不觉得好吃,现在想想,真是暴殄天物啊。对于这几种食物,因为长大后,知道了它们的好,有时候还是想吃。说来奇怪,我也算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可是除了小笋在浙江山区见到过,那几种食物就再没机会见到。
有一年去重庆出差,和一个美术学院的老师聊天,他说要带我去吃饭,吃重庆最昂贵的小面,去晚了就没有了。那家牛肉面店里果然是水泄不通,一个胖大叔掌勺,按照牛肉来算钱,一块牛肉配相应的面,多加牛肉就要多加面,我要了三块牛肉,足足一大碗面。这面的奥妙在汤底,汤底是细心调制的,其实类似于重庆火锅底料,还是我归纳总结的山城饮食特点啊,火爆、流动性强。端一个碗,汤、面、菜全了。
我并不喜欢火锅的牛油,但这碗面第一口下去就傻了,完全是高中门口面摊的味道,单纯、可爱,恍如年轻时候的自己,当然是幻想中,比较骄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