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年前曾经想过退掉在北京租的房子搬到酒店里住。
详细计划是这样的:选定一个酒店常旅客计划,目标是希尔顿或万豪或SPG,挑一家酒店,好像逸林、万怡这个价位的,酒店的位置当然要比现在租的房子更好,然后找酒店的销售促膝长谈,看看能否谈到一个带积分的好价钱。
虽然无论最后谈的结果如何,一个月一两万的房租是要交出去的,但能省下一笔可观的生活开销,其中就包括了免费的冷热水、电、空调、保洁、健身房、游泳池,甚至早餐和停车位;然后你的账户里每天都有常旅客的积分到账,住满差不多50晚,就会升级成白金或钻石会员,你可以获得行政待遇,行政酒廊就变成了超级大的书房,酒廊里的软饮、咖啡和洋酒就是你的免费mini bar,同时它也是你的无敌景观会客室。
出差的那几天,你可以退房,也就是说,出差越多,房租越低。同时,你出差时住的酒店如果是同一集团的,自然就会获得房间升级和行政待遇等高级会员的礼遇。
在财务方面,你终于可以刷信用卡付房租了,押一付三还是付六这种反人类条款就不存在了,同时酒店也会为你开具发票,这些发票或许会在某些时刻派上大用场?
最后,到年底的时候,账户里已是存满了足够多的积分来兑换这家酒店集团在一些温暖海岛上最高级的度假别墅,再把剩余的积分兑换成合作航空公司的里程,换好一家人的机票,过一个如在天堂般美妙的春节假期吧!差点儿忘了,此时信用卡里的积分应该也已堆积如山了吧。
这个计划十二分的完美,以至于我每每想起都还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可为何知行迟迟不能合一?除了舍不得扔掉养了四年的两只流浪猫以外,也因为我自己是无法主动走出舒适区的人。跟自己的衣柜来一场断舍离,把自己养了五年的富贵竹扔进垃圾桶,给房东打电话说下月起要搬走,最后带着比一般旅客多五倍的行李来到酒店的前台,前台用诧异的眼光跟我反复确认登记入住的时间是30晚……我做不出来。
最后,我还是选择住在一个有阳台且房间光线充足的社区屋子里,窗外可以看到树,屋子里种了很多植物。看着两株春芋不断地冒出新叶,每个星期又不免会枯了一片老叶,慢慢地,搬进酒店住的计划便随掉落的叶子一起烂在了心中。
然而,每年我大约还是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酒店。我是喜欢住酒店的,并且对酒店环境异常敏感。每一家酒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用心去欣赏,房间的地板材料和拼接工艺、墙纸里的金丝、窗沿的密封胶、瓷杯刀叉、水盆水喉、马桶,甚至卫生纸架子的品牌、淋浴的水压、筒灯的色温、空调风机的噪声、窗户的宽度、热水赶到的时间、拖鞋的设计都会不经意间就记住。但我不是一个挑剔的客人,更多是去感叹美好,从不吹毛求疵。
虽然直到现在,我也不习惯让门童帮我提箱子,更不习惯被服务员全程带到房间并介绍房灯开关和mini bai的位置,我不喜欢在酒店里获得过于殷情的招待,但我会欣赏那位在电梯里偶遇并主动给身边的非洲妇人轻整厚重披肩的打扫阿姨,也会欣赏穿着牛仔裤、灰衬衣,鼻子上有环,头发好似大朵黑色棉花糖的前台小姐姐用不屑而熟练的手指一分钟敲打出我的房卡,随手一指客梯的方向,最后的会心一笑就特别动人。我当然记得前一位是在上海的文华东方,后一位是在伦敦东区的Ace Hotel。
请大家看个视频,扫下面的二维码就有了,关于我们对酒店的感情,也许这个视频是个开头,希望明年的悦游金榜酒店评选会在这个“侦探系列短片”中水落石出。
最后,还想敬一敬躺在酒店里看见这本杂志的你!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过索性搬到酒店里来住的冲动,但我们至少一样欣赏着酒店给予我们的那种短暂而美好的感受。不知道你为何会住进这家酒店的房間,但我知道在大部分情况下酒店的殷情款待是对某种牺牲的补偿。我们牺牲家人陪伴来到酒店,我们冒着家里的植物干死的风险住进这里,我们怀着不在办公室的那两天会被同事害死的臆想在前台微笑登记……总之,酒店是我们人生中最不确定的那些时刻的大本营。
希望《悦游Condé Nast Travler》的意外出现能让你换一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