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麦
广东省梅州市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大约在1600年前,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恋恋不舍地离开中原故土,辗转南迁,梅州就是他们南迁的主要落脚地。在这里,客家先民所背负的中原文明与南方土著文明发生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尚和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年文化。
在梅州,年味最浓的要数大埔县。正月里,行至大埔,你将体验到浓郁的客家风情: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广东汉乐、花环龙、鲤鱼灯舞等非遗项目一一上演,大东花萼楼祈福、西河迎白马、侯南祭春、侯北闹元宵等传统民俗活动接连不断……伴随着人们欢愉的笑声,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客家人文画卷徐徐展开。
世界民居奇观花萼楼年味十足的祈福仪式
在客家人的年俗中,祈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祈福就是把心中美好的祝愿通过祭拜的形式表达出来,每年正月初三,在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花萼楼的祈福仪式,就是最别具特色的。
花萼楼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座土围楼,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围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花萼楼共三重三层,210个房间,其中一、二层不设窗,二、三层开有三角形枪眼。楼中间是共用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成古钱币状,颇为美观、典雅,天井右侧有一口古水井,用于防火与生活。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可供出入,大门的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有坚厚的铁皮,极具防御性。
花萼楼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也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在大埔各村镇里,信奉的神灵各不相同,甚至有“同村不同俗”之说。而在花萼楼里,村民供奉的神灵是观音,这与花萼楼的创建者林姓第五代上祖援宇公息息相关。传说援宇公曾在梦中受观音指点而得到3缸白银,他用此银建造了花萼楼,并把村里所有无家可归的乡邻都接到楼里来住。后来,人们为了感谢观音的恩德,就在援宇公曾寄宿的狮头山上的石洞里供奉观音神像,并于每年正月初三在花萼楼里举行祈福仪式,一直延续至今。
祈福仪式分两部分进行,首先是行香。一般在早上7点,村民将悉心装扮好的观音神像请上轿子,由身穿传统服装的男性长辈引导,彩旗手、锣鼓手护驾,从花萼楼出发,挨家挨户,巡游全村,寓意各家各户都能得到观音的庇佑。队伍所到之处,鞭炮齐鸣、烟花绽放,村民们拿着香火,待观音娘娘到了自家门口,便虔诚地鞠躬朝拜。
男人在全村巡游的同时,女人则在花萼楼里为接下来的叩许仪式做准备。只见圆楼内分两行摆上十余张八仙桌,女人们聚集在桌前,摆放上鸡鸭鱼肉、酒、糖、水果等贡品。八仙桌一端的正中央就是供奉观音的位置,迎神队伍巡游完全村后,便将观音抬进花萼楼。在身穿长袍马褂、头戴毡帽的长辈司仪的喝唱声中,村民们在观音像前斟茶敬酒、焚香点烛、叩首拱拜,行大礼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安康。最后,鼓乐齐奏,鞭炮齐放,彩旗绕行,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咚咚咣咣的锣鼓声、高亢悦耳的乐曲声和着人们的欢呼声,组成了一曲乡村交响乐,激越奔放,把祈福活动推向高潮。
惟妙惟肖的鲤鱼灯舞起源于祭祀的花環龙
除了神圣的祈福仪式,节日期间,大埔各地还会组织舞龙、舞狮、舞鲤鱼灯、五鬼弄金狮等群众性娱乐活动,其中,尤以惟妙惟肖的鲤鱼灯舞和寓意盛世的花环龙最为壮观。
鲤鱼灯舞是一种传统舞蹈,在大埔最早的活动地为百侯镇的侯南村,是康熙年间族人杨缵绪从陕西带回的,依此计算,侯南村的鲤鱼灯舞已有200多年历史。
鲤鱼灯舞为表演者手执鲤鱼灯进行表演的舞蹈。鲤鱼灯由篾扎纸糊,内置灯具,并装有木质灯柄,头、鳍、尾都能活动。《鲤跳龙门》是大埔鲤鱼灯舞的代表作,其完整的表演时长约23分钟,大都由一位身穿青色衣服的少年扮演青鲤,其他年轻姑娘穿红色衣服扮演金鲤,少则8~12人,多则20~50 人。表演时,人们会在场地上扎一牌楼“龙门”,表演者手持鲤鱼灯,根据鲤鱼在水中的生活习性和游水动作,按戏游、结伴、冲浪、跳龙门等动作排列,进行完整的表演,只见一只只鲤鱼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腾空而起,直跳龙门,栩栩如生,十分有趣,加上锣鼓的紧密配合,优美的舞姿,典雅的音乐,令观者沉浸在喜悦、欢乐的氛围中,流连忘返。
1955年,大埔鲤鱼灯舞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艺术汇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指导,将两尾鱼换成了三尾,更加灵活生动。2007年,大埔鲤鱼灯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和重视。每逢过春节,侯南村都会有精彩的鲤鱼灯舞表演,吸引了众多回到家乡过年的海外华侨和外地游客,表演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与鲤鱼灯舞同样深受客家人喜爱的还有花环龙。花环龙原名“软腰龙”,起源于大埔县茶阳镇下马湖村。200多年前,下马湖村民为祭祀宗祠,自发组织舞龙活动。所舞的龙用竹扎纸糊成龙状,龙头内插上蜡烛,在村内外游行,作龙舞,舞到高潮时,整条龙抡成一连串的圆圈,如美丽的大花环不停滚动,故称“花环龙”。
花环龙制作独特,龙头的装饰甚为讲究,突出龙的眼睛和张开的口舌。龙身部分由一个个篾圈和绳索连接而成,篾圈上粘满有颜色的沙纸条,远远看去,给人以龙身浑圆丰满的感觉,舞动起来,却又异常柔软灵活。一条龙一般有9~13节,表演人数一二十人不等,表演者紧挨着排成一路纵队,由前往后依次左右挥动龙身。舞时,身随龙头顺转,尾随身摆,以大锣鼓伴奏,增添龙威。endprint
近30年来,在广东各地的大型文艺演出和民间艺术展演上,都能看到花环龙的身影。2000年,因为独具特色的“花环龙”,茶阳镇还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源于中原的广东汉乐典雅质朴庆新春
客家人崇祖重礼,但凡重大活动及节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庆典,除了鲤鱼灯舞、花环龙等表演外,音乐也是庆典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广东汉乐。
廣东汉乐是广东音乐三大乐种之一。据历史记载,广东汉乐源自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迁时带来的中原音乐——中州古乐。中州古乐在与当地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融汇交流后,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流派,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1962年改称“广东汉乐”。广东汉乐主要流行在粤东、闽西、赣南各县及海外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其中以大埔县为代表。2004年,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授予“汉乐之乡”的称号。
广东汉乐的演奏形式多样,在过年的庆典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有“锣鼓吹”“八音”和“丝弦乐”三种。在每次音乐演奏之前都有“开台锣鼓”,通常是“鼓”和“钹”两种乐器,其作用一是为即将开始的演奏起到“清场”的效果,二是告诉人们节目即将开始。“开台锣鼓”后,“锣鼓吹”是最热闹的演奏形式,可将仪式现场带入高潮,“八音”因为有唢呐领奏,可起到调动现场气氛,吸引观众眼球的作用,“丝弦乐”则常常在热闹的气氛后出现,以丰富的音响效果带给观众听觉上的享受。在“花环龙”中,伴奏音乐《百家春》《得胜会》等就用到了“八音”“锣鼓吹”两种演奏形式。
由于广东汉乐是中原音乐文化与客家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因此乐曲既有中州古乐的典雅风韵,又有南方民歌的质朴气息。如庄重肃穆的《大乐》虽属祭祀音乐,但曲调采用高音唢呐和低音唢呐合奏,在演奏时配上传统打击乐,中州古乐的余韵犹在;再如《蕉窗夜雨》,此曲源于宋代,讲述的是独在异乡的旅人深夜里听到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广东汉乐旋律流畅、优美,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充满着大埔人质朴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埔,广东汉乐不仅在重大的节日和剧院可以听到,长久以来,这种传统的音乐形式还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娱乐之中。也许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大埔人便会兴之所至而聚在一起演奏汉乐,那美妙的乐曲声在倒映着皓月的风水塘和山谷里回荡,令人回味无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