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明
断桥不断,这是初到杭州时的一大诧异。也许是从前因为某一重大事件之故,此桥断了,后又重建?但那断桥之名却为何如此延续?又或有其他原因?后读些杂书,得知断桥之名其实来源甚多,如雪霁时,桥面两边斜坡尚有余雪,而中间高出部分已化,远看,或是从保俶山上高看下来,便似桥断了一般,还有其他的种种原因,但真对断桥之名追根究底的,在杭城的居民中,是很少有的。在民间,大都以《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蛇在此相会,向友人、或来做客的亲戚作一番介绍,在受听者的“哦、哦”之中,杭州人便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西湖断桥与陆游的断桥无关
不仅如此,我突然想到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中的第一句“驿外断桥边”,陆游此词是颇负盛名的,因其的确表述了陆游作为极富血性、孤傲而又有抱负的诗人心怀。词中的无视挫折,愿意无私牺牲并自负的精神,直到如今也尚能找到无数的回应。但奇怪的是,杭州的断桥边是没有梅枝的,就算南宋时有梅,也难以想象,杭州的梅枝会令陆游激起如此高尚的情怀,因此,艺术创造和艺术品的诞生与环境的关系,实在是极其密切的,这一点,但凡读过丹纳《艺术哲学》的人均会颔首。由此,我们便仔细地查去,果然,陆游的断桥与杭州西湖的断桥其实两不相干,实属风、马、牛不相及,于是默然。查证的满足之后,我反又为杭州的断桥怜怨起来。
但不管怎样,杭州的断桥依然是很有名的。桥头有一亭,亭口有一石碑,石碑上有清皇帝乾隆的手笔:“断桥残雪”,字体极其潇洒,与杭州断桥的风情颇为相符。虽然杭州的冬天,雪下得并不多,而且易化,但这也许正是验证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吧。
还有一点,杭州的姑娘们极爱美丽,以至于春天未到,她们便忍不住匆匆穿起短裙,露出了两条如西湖水底嫩藕一般的小腿,在那个时节,看着三三两两的杭州姑娘,穿着花枝招展的服饰,露出胖胖细细不一的小腿,在断桥左右,上上下下地来回,倒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当然,这与乾隆爷的“断桥残雪”不太相干了。
顺着断桥向西行走,缓缓经过“间株杨柳间株桃”,放眼两边,则是湖光潋滟,晴雨皆美的水波微澜。看着湖上各种画舫你来我往,虽然没有出众的艺女吹箫弹琴,但各种画舫上新摘的龙井,瓜果梨枣之类,自然是不会缺少的,更有木质划舟,在船娘船叔的熟练划动下,舟尾拖出一兩道湖波,虽无汹涌的翻腾,但配合着三五好友的闲坐闲观,这几道微波,倒也配合得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林逋与“梅妻鹤子”占据孤山
下了断桥,就这样闲庭信步,往前大约千米左右,便到了一个西湖上出名的地方:孤山。
杭州西湖的景点中,有三大怪奇处:一是长桥不长,二是断桥不断,三便是这孤山不孤了。孤山既然不孤,奈何又称“孤山”?既称孤山,奈何又“孤山不孤”?这在当今大多杭州人看来,只认作本地景点的一个妙处,再附着些传说、典故,以更增其吸引人的魅力(虽然,这些美好的典故、传说也大都是现代人自编自设以自欺而已)。
其实,孤山的名称若让我们的古人看来,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的。至于现在流行的所谓“孤山不孤”,倒是会让古人大吃一惊,以至于百思而不得一解。
有名的古人之一,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那卷有名的《水经注》中就曾说过:“山不连陵曰孤”;也正如明末张岱所说的孤山:“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大概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反传统的精神都影响到了孤山的名称,总之,明摆着的“孤山”现在已成为了著名而又颇值得怀疑的“孤山不孤”了。又或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人,以至于有人故意生造出这么一个“孤山不孤”的声名?正所谓“假话说一千遍便成了真话”,总之,现在的杭州人是只认“孤山不孤”这句话的,若不信,你便去民间探问,甚至去旅游课堂上坐坐,你便可以到处听到这种称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且,这火焰还正在不断地扩展,对此,你也只能笑笑,最多,你自个儿像闷葫芦一般去感慨人性吧。
孤山的出名,还有一因,便在于“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而度过一生的北宋诗人林逋。这林逋可是连大文豪苏东坡也要赞叹的:“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可见林逋当时的知名度。“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在大多数常人看来是极难做到的,比如男子年到三十,老父母便会催问:“婚事如何了?”友朋相见也少不了来一句:“感情事可否开花了呢?”如此等等,由此一想,要想彻底地绝俗,也真是要像林逋一样,抛却了老父母、亲朋故友,去寻一僻静绝人处住下,再弄些鹤养养,再植些梅赏赏,真算得上是一隐居高士了。
可是林逋又不然,他所选的地方固然偏绝,以至于到了一个“孤”字,却又距人群很近,即便是在宋时,那孤山也是只需出城门,弄条小木舟,划上三二下也便到了。反之,要进城亦然。距人似远,却又极近,一方面达到了隐居的好目的,另一面又兼得了人间的赞誉,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距人似近,却又较远,从做人的道理上静心地一想,林逋先生可真是得其真味的高士了。
但无论是高山大川也好,荒岛小溪也罢,总需要弄些人文来陪衬,否则就是要落到“湖山失色”的地步。人间既有此种历史与需要,而人间的高士林逋先生自然是深明其中的道理的,故而他便选择了“孤山”,选择了这座尚缺乏“人文”关怀的地方,安然地居住下来。于是,孤山——林逋,林逋——孤山,两相辉映,疏影横斜,便真成了一段可以流传千古的佳话。
当然,这佳话也只能产生在从前,要在现如今,光孤山这块地皮,恐怕林逋先生即便是跑断了双腿,说焦了双唇,也是难以从土地管理局批出来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