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弃
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勇谋双全的蜀汉大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一登场,就被诸葛亮定为“头生反骨”“日后必反”。而他最后的结局,似乎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识人之能”:魏延背负“谋反”罪名被斩于马下,全家三代也尽被诛灭。
但是,历史上的魏延真有谋反之心吗?曾为诸葛亮左膀右臂的他因何被质疑?他那悲惨的人生结局究竟是什么导致的?现在,请跟随历史的步伐,回到两千年前的风云时代……
演义中的“反骨之相”魏延,字文长,河南桐柏人,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中国盘古之乡”。
魏延头生反骨,是罗贯中在演义中所写,史无记载。书中,诸葛亮说魏延头生反骨,但这“反骨”表现的,却是魏延对刘备的忠诚,具体表现在魏延所做的两件事上:第一,刘备与曹操大战,被追得妻死子失,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意欲到襄阳一避。但襄阳守将文聘拒不开门,他早就与刘琮投降了曹操。而此时正在襄阳的魏延久慕刘备仁德大名,因此私开城门,并与文聘大战,打算放刘备进城。功高莫过救驾,刘备此时并未称帝,且被曹操的虎豹骑兵追得四散而逃,魏延在刘备最落魄时慧眼识主,这份真诚应该是相当值得赞赏的。
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当时刘备并未进城,与魏延失之交臂。魏延无奈,转而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赤壁之战后,刘备派关羽进攻长沙,韩玄派部将黄忠迎战。二人本是敌手,却英雄相见,惺惺相惜。黄忠马失前蹄,关羽不忍乘人之危杀之;黄忠有百步穿杨的箭术,却为报恩放弃射杀关羽。对于韩玄来说,黄忠有通敌之嫌,于是被判斩立决。此时,魏延正在长沙,听说刘备大军前来,想到此乃第二次投效明主的机会,便斩了韩玄,救了黄忠,献城投降。
然而,魏延对于刘备的这份忠心,却被诸葛亮污为“头生反骨”。按诸葛亮的逻辑,魏延既便伺侯的是一个昏君、暴君,是一个国家蠹虫,也应尽“死忠”“愚忠”,否则就是“头生反骨”,此中天理何在?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臣择主而事,为选择明主几次背叛的战将谋士比比皆是。就按照三国演义中刘备本人来说,先后归顺过公孙瓒、袁绍和曹操等;忠义如关羽,也曾身在曹营,赵云更是几易其主。由此看来,“反骨之说”实在是心存成见,有失偏颇。历史上的股肱之臣
以上是按《三国演义》来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事实上,在正史记载中,刘备大军一到,太守韩玄就献城归降。韩玄并非“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的昏庸残暴之主,反而“威信智略,足以服人”。他是看到宽厚爱人的刘皇叔,便主动归顺,因此关羽与黄忠从未交战,魏延也并未斩杀韩玄。说他“头生反骨”,实则是小说的艺术效果。
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争权,率兵将剑阁古道烧毁,阻断北伐大军南撤之路。也因此,“火烧栈道”成为判定魏延“谋反”的最大罪证之一。
不过,刘备确实是慧眼识人、用尽其才的一代名主。早在魏延还是区区部曲(私家兵马)的时候,刘备就认为他能堪大用,因此破格提拔。在选派汉中太守之时,人们皆认为此职必属张飞,派忠诚无二、本领高强的三弟镇守汉中要地看起来是合情合理,但刘备却不这么想,张飞贪酒,酒后又爱鞭打士卒,岂是守城之才?更鉴于张飞早有酒醉丢徐州下邳之过,所以不是最佳的太守人选。最后,刘备委任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史载“一军尽惊”。刘备问魏延:“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答:“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此语气壮山河,众人皆惊。事实上,魏延也确实兑现了他的承诺,他如“蜀汉长城”,坚守汉中十余年。刘备称帝后,遂加封他为镇北将军。
在北伐期间,他更成了诸葛亮的左臂右膀,晋升为督前部、丞相司马,兼任凉州刺史。司马在三国时,为公府、将军或校尉主军事的属官。诸葛亮作为丞相,把丞相府主管军事的重任交给魏延,足见对他的倚重。而魏延也不负所托,在阳谿大破曹魏后将军费瑶和雍州刺史郭淮所率领的敌军。因此,他又升职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晋封为南郑侯,被授予假节大权。假节代表一种权力与名望,蜀汉前期只有关羽、张飞和马超拥有,而魏延得以成为第四位获得主君“假节大权”的臣子,也是首位在建兴年代,由后主刘禅授予“假节”的高级官员。这说明不管是后主刘禅,还是丞相诸葛亮,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非常信任他。
但遗憾的是,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的策略战术上产生分歧,渐行渐远。
史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想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由军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和潼关,以此掩敌人耳目,声东击西。自己则亲率万余精兵从子午谷突袭长安,两军会师于潼关。然而,他只是诸葛亮的参谋长,诸葛亮才是掌握军事大权的前敌司令员。主张谨慎稳重用兵的诸葛亮否决了魏延的“合理化建议”,魏延非常生气,深以为恨。他恨自己虽是韩信式的不世之材,却身居人后,没有独立指挥权,无法发挥自己专长和施展平生报负。此后,二人的矛盾不断激化,直至诸葛亮病逝前的“五丈原会议”,彻底分裂了这对蜀汉将相之间的关系。居功自傲致身死
魏延的性格,颇像关羽。关羽是“为世虎臣,刚而自矜”,魏延则“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两人的最后结局其实同败在“自矜和矜高”上。因为这个性格缺陷,关羽在朝中除了刘备、张飞以外,基本没有知己好友,所以他败走麦城时,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刘封、孟达见死不救,诸葛亮竟也未发一兵。魏延在他的人生结局上同样如此。不仅在事关蜀汉前途命运的“五丈原会议”上,身为北伐“二把手”、掌握军事大权的他未能参加,而且在他与杨仪发生分歧,各自上表状告对方谋反之时,无论是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还是后起之秀姜维,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替他辩言。这使得形势快速向一边倾倒。
在魏延与长史杨仪“争权”的过程中,矜高的性格让他失去了理智。杨仪遵从诸葛亮遗命率领北伐大军撤退,魏延却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他不但不服从杨仪的命令,而且公开蔑视主帅:“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趁着北伐大军还未出发,就先率领本部兵马南归剑门关,烧毁栈道,从而阻断了北伐大军的南归之路,并在南谷口截击杨仪。杨仪部将王平对魏延及其先行部队骂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此时,魏延部下军心大乱,众多兵士也都认为主将理屈,于是纷纷倒戈溃散。堂堂大将魏延,最后竟然成了孤家寡人,被马岱所斩杀。杨仪将魏延首级踩在脚下并说道:“庸奴!复能作恶不?”并以“谋反”罪名将魏延三族一一诛灭。至此,蜀汉继“五虎将”之后声名最大、最有希望担起北伐大业的魏延早早殒命,不但如此,他还背负着“叛蜀造反”的千年骂名。
其实,魏延哪里有什么谋反之心?《三国志·魏延傳》中写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说到底,还是魏延居功自傲和性自矜高的性格缺陷害了自己,致使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替他说话,如此蒙受了莫大的冤屈,铸成了蜀汉第一大冤案!
以上是按《三国演义》来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事实上,在正史记载中,刘备大军一到,太守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