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左
在深受越巫文化影响的桂南地区,宗教信仰贯穿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那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我们便能捕捉到深厚的宗教遗风,源自古代傩舞的“岭头节”和热闹非凡的“金山花炮节”,就是最好的见证。心中虔诚的信仰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而这种情怀在歌舞中尤为突出。无论是采茶戏、南路壮剧,还是三月三的欢乐对歌,都传达出桂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自古传承的风土人情,是桂南人生活的真实印迹。岁月变迁,如今,当我们探寻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存时,仿佛是在解读一部桂南人生动鲜活的“生活史”。源自古代傩舞的跳岭头清新浪漫的花朝节
在桂南,除了春节,人们最期盼的日子当属岭头节。岭头节广泛流行于桂南的灵山、浦北、合浦、防城港等地,各个地方举行岭头节的时间略有不同,从农历八月一直延续到农历十月,其中又以中秋节最为集中。
根据当地的传说,岭头节源自对忠臣朱千岁的纪念。相传,当时深得百姓爱戴的忠义之官朱千岁在钦州市灵山县被刺杀,人们将灵柩运回北方厚葬时,灵柩突然下沉于泥土中。人们认为这是朱千岁显圣,便在灵柩下陷的岭头建庙,并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周边村寨也纷纷效仿,岭头节由此而来。
时至今日,岭头节已发展成为隆重性仅次于春节的节日。节日当天,当地人都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于是在岭头节当日,常常出现村口人头涌动、车流不息的盛况。屋主人下塘捕鱼、宰鸭设筵,大家举杯问盏、高唱祝词,场面热闹非凡。
岭头节的重头戏是“跳岭头”。跳岭头因活动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举行而得名,在明嘉靖年间篡修的《钦州志》就有此类记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扮鬼神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
跳岭头由当地的岭头师公主持,师公身穿长甲,脸戴面具。手执大山刀、手斧铲、红缨枪等法器,所跳之舞源自古代傩舞,动作酷似崇左宁明江花山岩画上凿刻的舞姿,粗狂、刚健而有力,表现着最原始的人类力量。
跳岭头的时间从岭头节前一天晚上一直延续至U岭头节次日早上,整个过程共分四个部分:第一天晚上。师公请来各方师父扶持,并将妖怪、瘟疫收归坛下;到了岭头节的早上,师公会请在村里显过圣的鬼神降临坛前。鬼神以“社王为主,朱千岁为纲”。此后。师公还会逐家入室驱除邪疫;到了岭头节的晚上,就是跳岭头最热闹、最具观赏性的时刻了,师公所跳之舞多达12种。表现的内容涉及十分广泛:神仙显灵、官府勾结杀害长工、士兵战死沙场、妖精作妖……在次日早上,师公将妖精押上龙船,并将龙船掉头后燃烧,这意味着当地的妖魔厉鬼已被送去东洋大海,永不能复返。人们相信,经过此番祭祀之后,来年一定能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如果说岭头节的鬼神祭祀严肃而隆重,那么桂南壮族人民拜谒百花仙子的活动——壮族花朝节,就显得清新而浪漫。
壮族花朝节流行于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一带,举行的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相传,百花仙子常栖于木棉树之上,所以当地举办花朝节的地方,常选在有高大木棉树的地方。来参加花朝节的,大多都是身穿民族服装的年轻男女——女子头戴银钗、银链,身着黑布短上衣和长褶裙,脚穿花布鞋,男子则身穿当地土布制作的破胸对襟衣服。人们携带着五色糯饭、糍粑、粽子等食物聚于木棉树周围,享美食,对唱山歌。
在对山歌时,年轻女子若遇到心上人,便会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予,眉目含情、情谊切切。夕阳西沉,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人们从四周围拢到木棉树下,将手中的绣球向木棉树的高枝抛去,并虔心祈祷。人们相信,在此时,身居木棉树上的百花仙子,将接收到人们最诚挚的心愿:让大地百花灿烂,同时也保佑自己与心上人最终能走在一起,成就一段好姻缘。采茶戏的本地化之路一人唱众人和的南路壮剧
明朝末年,采茶戏从江西传入桂南地区。很长一段时间里,采茶戏只是当地舞龙、舞狮和舞麒麟表演的配角,康熙年间编撰的《荔浦县志》记载:“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各门悬一灯,选清秀孩童艳装女服,携花篮唱采茶歌或演故事,耍龙灯嬉戏以为乐。”后来,当地人对采茶戏的喜爱与日俱增,逐渐开始有人专门请采茶戏班单独表演,采茶戏才逐步与舞龙等活动分开。成为独立的表演形式。
桂南最初的采茶戏仅为采茶歌舞,曲调也简单,仅有“十二月采茶”“南昌小曲”“四季莲花”三个曲牌。随着采茶戏逐步融入到桂南人的生活中,采茶戏开始吸收桂南地方小戏的精华,丰富了曲调和表演形式,最终在清末民初形成了独具一方特色的戏曲艺术。那时,每逢庙会、观音诞、做社等重要日子,人们都会邀请采茶戏班前往助兴——台上艺人表演入了戏,台下观众跟着唱入了神。整场终了,意犹未尽,人们在回家的路上仍会一路哼着采茶曲调回去。
人类情感丰富,单独的采茶歌舞常不能表现人们的思绪,于是,情节丰富的故事、传说开始出現在采茶戏的舞台上,采茶戏的表演内容日渐丰富,如桂南采茶戏中的著名剧目《煮朝放马》,讲述了牧马人放马、护马、寻马的故事。反映的是牧马人互帮互助的精神。而表现中国经典爱情的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在桂南玉林市博白县创造了连续上演56场、场场爆满的奇迹。
如果说桂南采茶戏是外来戏曲的本地化,那么南路壮剧就是名副其实的“土著”。在古代,壮族有着丰富的巫文化,他们通过跳巫神实现天人之间的沟通,巫师在跳巫神时都会唱词助阵。后来,民间艺人发展了这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曲调,并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相结合,形成了当地的特色戏剧,因为旧时壮族自称“布托”,即“土著”。因此这种戏剧被称为“土戏”,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改称为“壮剧”。由于广西各地方言、风土人情不同,壮剧的曲调和表演形式各具特色,为示区别,人们将流行于桂南,采用南部方言演唱的壮剧称为“南路壮剧”。
论是壮族三月三,还是金山花炮节或壶关歌坡节,人们都会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热闹非凡。从这些极具地域性的节庆活动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桂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最初,南路壮剧采用的是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这与流行于桂南的提线木偶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清光绪年间,靖西县足院木偶戏班师傅组建土戏班,戏班以人代替木偶登台表演,唱词者仍在幕后唱词,产生了“唱做分离”的特殊壮剧形式。辛亥革命后,南路壮剧唱做逐渐融合,并与桂南的德保马隘土戏、靖西足院土戏相融合,发展了更为丰富的唱腔,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南路壮剧。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可以在南路壮剧中发现其发展的历史痕迹——唱做分离演变而来的“后台提词”,即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一人唱众人和,舞台氛围热烈而震撼。壮族三月三金山花炮节和壶关歌坡节
说起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总绕不过“壮族三月三”。相传,三月初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在节日当天,壮族人民做五色糯米饭、染红鸡蛋、祭祀先祖,而在这个节庆里。最重要的活动是“对山歌”,所以三月三也被称为“歌圩节”。
其实,在桂南,“歌圩节”众多,位于桂南的左江流域就是壮族歌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左江源于越南,流经崇左市的凭祥市、龙州县、宁明县、江州区、扶绥县,最终汇入邕江,流域沿线的壮族人自古便有对唱山歌的习俗,左江流域也因此被誉为“歌海”。
左江流域的歌圩节开始于“金山花炮节”。在江州区左州镇西北角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修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寺庙,因建前在山上发现一个金炉,寺庙得名金山寺一这里便是金山花炮节的主要活动场地。金山花炮节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在中国的传统信仰里,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辰,所以金山花炮节又被称为“观音诞”。
在农历二月十九日一早,花炮节以一场“观音巡游”拉开帷幕。人们身穿传统服饰,四人为一组,抬着立有观音像的仙桌走街串巷。一路上,当地人早已将当“猪血肠、粽子、年糕”等美食摆放于街边,供人免费食用。当观音巡游的队伍通过时,屋主人还会点燃香纸蜡烛、燃放烟花爆竹,以祈求巡游的观音保佑家人健康平安、一帆风顺。
当巡游结束时,巡游队伍会来到金山寺,金山花炮节的重头戏一“抢花炮”即将在这里举行。所谓花炮,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形铁环,环外缠绕着红绸。比赛前,花炮将被装入送炮器中,随着一声炮响,花炮腾空而起,花炮争夺战正式打响。每场抢花炮比赛有2支队伍参与,每队14人,将花炮投入对方花篮得1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分多的一方为胜队。赛场内,抢花炮手赤裸着膀子,在场上斗智斗勇、大汗淋漓;赛场外,观众们全神贯注,为每次花炮的抢断、投射发出阵阵欢呼。比赛结束后。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还会相约来到山下广阔的农田里对唱山歌,情真意切的歌声便萦绕在了山间。与金山寺中缭绕的香烟组成了这座小山最富诗意的篇章。
在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二月十九拜金山,四月十六唱壶关。”即是崇左壮族的歌圩节从金山花炮节起,经过各个乡镇村屯大大小小多个歌坡后。于农历四月十六日壶关歌坡节逐渐收尾。
壶关位于崇左江州区太平镇,每到壶关歌坡节时,江州区各乡镇以及周边各县的群众纷纷聚集于此。其参与人数可达上万人之多。清代道光年间壮族举人黎申产就曾描绘过当时的盛况:“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陇娘衣服平脐短,唱彻壶关酒面红。”对唱山歌以“五人一组、十人一群”的形式进行,通常男一边女一边,人们以歌传情、依歌择配,在对唱时常使出全身解数,接上对方抛过来的歌,歌曲即兴而作,内容涉及耕种、自然、地理等各个方面。时常有在白天对不完的,他们在晚上还要转移地方继續对唱,势必要分出个伯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