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知遥
将蝙蝠作为吸血鬼,源自一大批文艺作品。
从1987年爱尔兰作家斯托克的《德古拉》起,吸血鬼便成为蝙蝠的标签;1922年的德国电影《诺斯弗拉图》,更是让吸血鬼是蝙蝠化身作为了一种“常识”;1931年的美国电影《德古拉》,让吸血鬼的绅士形象深入人心;而1992年的《惊奇四百年》则使它们成为一位狂热的痴情种;之后,吸血鬼的荧幕塑造多由俊朗小生、蹁跹美女完成,又令无数渴慕爱情的人,希望夜空之下的蝙蝠幻化成吸血鬼,然后被咬上一口,继而两蝠双宿双飞、共造传奇。
可惜的是,蝙蝠的艺术形象虽精彩纷呈,却并未使人类了解蝙蝠实际的生存情况——它们之中仅有3种蝙蝠摄食血液,且极爱干净,几乎不吸人血,但是,吸血传言却给它们的族群带去了灭顶之灾……仅存的3种吸血蝙蝠天生吸血的身体构造
是否存在吸血鬼是个充满神秘的话题,而吸血鬼原型“吸血蝙蝠”则是真实的存在。在近千种蝙蝠中,真正有吸血习性的,现仅存3种,分别是普通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白翼吸血蝠(Diaemus youngi)、毛腿吸血蝠(Diphylla ecaudata)。它们主要分布在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白天倒挂在树上或石洞顶部休息,夜晚一哄而散,各自或结成小团体四处觅食。
早期的生物分类学家对蝙蝠的生态学知之甚少,他们用拉丁化的“吸血”为一些蝙蝠命名,如:美洲假吸血蝠(Vampyrum spectrum)、吸血蝙蝠(Vespertilio vampyrus,實为马来狐蝠)、黄耳蝠(Vampyressa)等,实际上它们滴血不沾。
普通吸血蝠较为常见,适应能力强,摄食策略丰富,摄食血液种类较多,但主要以哺乳动物为主,人类偶尔会出现在它们的用餐计划中;而白翼和毛腿两种吸血蝠较为少见,摄食血液较为单调,以鸟类为主,甚至某些毛腿吸血蝠宁愿饿死,也不食用除鸟类以外的血液,仿佛《夜访吸血鬼》中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不愿吸食人类血液的吸血鬼,对生命毕恭毕敬,充满挑剔的同情心。
可对于吸血蝙蝠来说,即便充满同情心,但它们的求生本能却更胜一筹。吸血蝙蝠每日必须豪饮超过自身一半体重的血量,才足以维持生命。在蝙蝠世界里,最大的蝙蝠是马来大狐蝠,翼幅可达两米,但是,现存的吸血蝙蝠无一例外的都是迷你体型,翼幅仅约320~350毫米,最大体重也不超过40克。因为在自然界中,血液的捕食非常困难,吸血蝙蝠没有大量血液来源,在自然选择之下,它们只好进化出精悍的身体。
吸血蝙蝠的胃肠道,也是为饮血而生的。脊椎动物的血液主要以水和蛋白质构成,含存储能量的脂肪,而吸血蝙蝠不能像非吸血哺乳动物那样储存能量,它每晚都会直接消耗掉约自身一半体重的血液量,因此鲜血的补充刻不容缓。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血液尽管含有铁、氮、盐等,但碳水化合物量(含维生素)极少,而且还杂存着各种病毒和细菌,是一种非常不宜的食物。可是,吸血蝙蝠不仅拥有从血液的蛋白质中摄取营养素(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的能力,还拥有将血液营养素快速浓缩起来的能力。原因就在于它呈倒“T”状的食道与肠胃结构,与食道直接通向胃的哺乳动物不同,吸血蝙蝠呈倒“T”的两个分叉,一边通向胃部,一边通向肠道,血液在逐渐进入胃之前先进入了肠道,由肠道吸收营养,而胃部则快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占总摄取血液80%),通过循环系统被带到肾脏,迅速转化为尿液被排除,大大减少了血液中的废物占据小巧的身体。不过,让人莞尔的是,在这种机制下,吸血蝙蝠经常边饮边尿,非常有损形象。蝙蝠中的奔跑者带抗凝血剂的舌头
过快的排水系统,让吸血蝙蝠不得不面临身体缺水的问题。为了解决脱水障碍,它们每晚只能进行短距离飞行。但是,短距离飞行并不能保证能够获取充足的食物,于是,在鲜血的引诱下,吸血蝙蝠开启了陆地爬行的寻血之旅。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常年翱翔于夜空,早已使它们的步行能力退化得如同蹒跚幼童。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只有苦苦寻找血液的吸血蝙蝠,才能完成奔跑、前行、斜插、倒退、跳跃等动作。更让人惊讶的是:出众的陆地能力,使行踪鬼祟的吸血蝙蝠在被血液供主发现时,居然能以每秒2米的奔跑速度逃离现场。
由于食物难寻,吸血蝙蝠经常会重回现场顶风作案,在同一位供主身上反复犯罪,其重要原因在于,吸血蝙蝠有着准确的定位和不被发现的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