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晔昱
云南方言属于汉语西南官话,在多民族混居中,云南方言受到了彝语的影响,“妹”这个词汇不仅是姐妹之妹,更是一种亲昵的表达,饱含了对孩童与女性的眷爱之情。
提起云南,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相比分布在云南省内的藏缅、壮侗、苗瑶、孟一高棉语族里的三十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云南的汉语方言似乎显得有些“单调”:除了中越边境的小城河口城区由于近代广东商人在此经商的关系一度通行粤语之外,其余地方近乎是西南官话一统天下。
众所周知,分布在川、渝、滇、黔、鄂、桂、湘等多个省份的西南官話,是分布广且内部分歧小的一种汉语方言,由于大众媒体的影响,人们对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四川话”已相当熟悉,而同属西南官话的云南方言却显得没什么“存在感”。事实上,令人感到陌生的云南方言仍有不少奇特之处。在省内广泛分布的“妹”,就是其中之一。
云南当地的方言词汇“妹”,常用义项大抵有二:其一,用作对小孩的昵称,意思近似于内地的“孩子、宝宝”。其二,用作叹词,表示惊奇或赞叹,意思相当于内地的“乖乖”。在一些偏僻、闭塞的地区,这个方言词的义项更多一些。在麻栗坡、文山、砚山等地,这个词常用在女孩子的乳名里,当地人在为女孩子起乳名时往往要加上一个为女性常用的字,如“丽”“艳”“华”“美”等,但若有了表示女性的“妹”,上述词语就勿需再加了。
再进一步探究的话,这个字虽然写作“妹”,实际又不是“妹”。这是因为云南方言里并不是没有“妹、妹妹、妹子”等词,其中“妹”的读音也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而作为方言词汇的“妹”,发音倒更近乎“埋”。含义也与“姐妹”之“妹”大相径庭。既然音义皆不符,大概只是借用汉字“妹”的写法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还与云南多民族混居的背景有关。相对而言,汉语和汉文化因其高度成熟和丰富而在云南处于强势地位,但云南方言在数百年间与各少数民族语言共处的情况下,同样不能避免后者词汇的影响。譬如云南省会“昆明”,就来自于彝语的“海边之地”;著名的石林所在地路南。是彝语“布满黑石之地”的意思。
那么,“妹”会不会是来自彝语的借词呢?毕竟,这个方言词遍布云南各地,而只有作为唯一分布于全省而又有自己独立语言的彝族,才有这个“资格”。巧合的是,彝语内部方言分歧虽大,但对于“女儿”的读法却很一致,更与汉字“埋”的发音相当接近。换句话说,云南方言很可能是从彝语中借入了“妹”。这个词最早的意义只是“女儿”,之后在云南方言自身的发展中,又引申出了对小孩的昵称乃至用于女孩子的乳名等含义,成为令外省人不甚了解的一个特殊方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