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环球人文地理

土耳其美好风物记

土耳其美好风物记

肉在炉内被烤得滋滋作响,一旁的土耳其大叔挥舞起半米长的薄刀,风驰电掣般从肉柱上切下焦脆的肉片,当你还未反应过来,烤肉就已经送到了你的手上。

在土耳其的文化里,人们相信充满嫉妒的眼睛会产生诅咒,带来厄运、疾病和死亡,于是,人们便用“以毒攻毒”的办法,制作了“恶魔眼”。

尽管曾经显赫一时的贝尔加玛卫城图书馆仅剩下断壁残垣,但贝尔加玛这个名字,却因出现“最早的羊皮纸”,而被世界所铭记。

在土耳其,除了绮丽的自然风光,上千年的古迹遗址,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或许,司空见惯的大街小巷是游客们理解土耳其的另一种方式。

存在于土耳其街巷中的各种物品,洋溢着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传递着传统的习俗,透露着历史的印记,也杂糅着现代的风尚。所以有人说,如果你无法理解这些大街小巷中的东西,你可能就无法走进土耳其人的精神世界。

旋转烤肉和“晕倒牧师”每天都不能少的红茶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国家最讲究吃,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法国,第三就是土耳其。土耳其地处亚、欧两洲的交界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西方饮食文化在这里不断碰撞、融合,使得土耳其菜的种类繁多,并兼具东、西方色彩。

提到土耳其菜,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到“土耳其烤肉”,烤肉在土耳其被称为“卡巴”(kebap),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宫廷烤肉宴会,后流传至民间。现在人们常说的土耳其烤肉,多指土耳其烤肉的一种形式——旋转烤肉(doner kebap),顾名思义,其制作方法为:将肉竖着穿在一个巨型烤炉上,边转边烤,用刀片下薄薄的肉片,然后再进行加工。这种烤肉的做法看似简单,但讲究却极多。

首先,放入烤炉中的肉,需用十余种带有浓郁东方特色的香料进行腌制,香料的配方不一样,烤肉的味道就会大相径庭;腌制好的肉,还要一层肥一层瘦地进行叠加排列,压紧、压实;烤好后,片下的肉片必须是五花三层,而且焦脆不腻人;最后,还要根据客人的口味,搭配各种酱汁和新鲜蔬菜,再放入土耳其特制的面包或薄饼中。

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随处可见烤肉店,店主们通常把烤炉放在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肉在炉内被烤得滋滋作响,一旁的土耳其大叔挥舞着半米长的薄刀,风驰电掣般从肉柱上切下焦脆的肉片,在你还未反应过来时,便将热气腾腾的烤肉送到了你的手上。

安纳托利亚高原肥沃的土壤,为土耳其提供了丰富的蔬菜,但若问土耳其人最喜欢吃什么蔬菜,茄子肯定名列第一,一根简单的茄子,在土耳其有上百种吃法:烤茄子、炸茄子、酸奶茄子……其中还有一道茄子做的土耳其国菜“Imam bayaldi”,直译为“晕倒牧师”,因这道菜好吃得让牧师昏倒而得名。尽管被称为“国菜”,但这道菜的做法却极为简单,只要在茄子中塞进各种食材进行炖煮即可,不过,要制成口味极佳的“晕倒牧师”,就需要厨师对各种食材的口味、分量进行精准的拿捏。

尽管土耳其的菜品千变万化,但对于饮料,土耳其人却无一例外地钟爱红茶,如果有人问土耳其人,每天除了吃饭、工作和睡觉之外,还有什么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他们十有八九会回答:红茶。

中国人喝茶喜欢“泡”,但土耳其人则爱“煮”,煮茶的工具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双层茶壶。上层的小壶用于煮浓茶,下层的大壶用于烧开水,喝茶时,土耳其人会按照不同人的口味,倒出适量的浓茶,再加入大茶壶中滚烫的开水,客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入两三块方糖。而盛装红茶的茶杯,则为郁金香形状的玻璃杯,倒入透亮的红茶后,杯子看起来像一块玲珑剔透的红玛瑙,让人顿觉赏心悦目,红茶入口后,先覺微微苦涩,待进入喉咙里,便回味出一丝甘甜来,唇齿留香。

如果说中国人爱品茶,那么土耳其人则算得上嗜茶如命,据土耳其官方统计,土耳其每人每天至少要喝三杯红茶,在土耳其随处可见茶馆,甚至一些小吃、蛋糕店都会兼卖红茶,并且还衍生出了一道极具土耳其特色的送茶景观:在土耳其街头,你总能看见走街串巷、挨门挨户的送茶服务员,他们手提一个大铁盘,上面摆放着七八个郁金香形玻璃杯,杯中装满了滚烫的红茶。这些服务员穿梭在人群中,动作极为敏捷,不仅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红茶送达客人手中,还能保证在整个过程中红茶一滴不洒。

护身的“恶魔眼”变色的海泡石烟斗

在土耳其,你会发现一种圆形眼状的装饰物无所不在:首饰、衣服、建筑物、广告牌、交通工具……这种装饰物通常为4个圆环,蓝白相间,最内层为黑色,整体颇似一只注视你的眼睛,土耳其人称为“邪恶之眼”、“恶魔眼”,对于当地人来讲,恶魔眼是驱凶避邪的护身符,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

在土耳其文化里,人们相信充满嫉妒的眼睛会产生诅咒,带来厄运、疾病和死亡,于是,人们便用“以毒攻毒”的办法,制作了“恶魔眼”,用以吸走妒忌心和邪气,等到“恶魔眼”爆裂时,就说明灾难已被化解。

到了现代,“恶魔眼”已从单纯的护身符变成了时尚饰物,融入土耳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质地更是五花八门:木头、水晶、布料……不过,土耳其人认为,最传统、最能驱凶避邪的恶魔眼应为玻璃制品,而制作的中心则在土耳其伊兹密尔省的一座偏僻小村里。村里的人至今还按照古法手工制作“恶魔眼”:先用铁棒从砖窑里中取出熔化的玻璃,制作成主板,然后将蓝色、白色和黑色的玻璃熔浆放置在主板上,经过轧制、熨烫后,让其慢慢冷却成型。土耳其人相信,正是烈火的巨大能量赋予了“恶魔眼”特殊的力量,保佑了人们世世代代的平安。

如果说“恶魔眼”是土耳其人从火中取出的护身符,那么海泡石就可以算得上是从水中得到的财富。

海泡石是一種多孔矿物,由海洋微生物的躯壳沉积海底,石化而成,其色泽雪白,可塑性极强,遇水时,海泡石吸收水分变得柔软起来,而一旦放置在干燥的空气中,就会变硬,因此常被能人巧匠用来雕刻成各种工艺品。早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的海泡石工艺就已举世闻名,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海泡石烟斗。

有人说,海泡石不光土耳其才有,但是,最适合做烟斗的海泡石,却产自土耳其的埃斯基谢希尔地区。不过,尽管土耳其的海泡石质量极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制作海泡石烟斗的工艺一直都掌控在奥地利工匠手中,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耳其政府禁止出口整块海泡石,制作海泡石烟斗的技艺才在埃斯基谢希尔地区逐渐繁荣起来。

埃斯基谢希尔的工匠们,擅长将烟斗雕刻出各式各样的浮雕图案,这些图案多取自希腊神话或历史人物,最常见的烟斗造型莫过于奥斯曼帝国君主的头像,对于土耳其人来说,这是一个民族永不褪色的荣耀。

由于海泡石的特殊属性,其制作的烟斗可吸收大量焦油,正因为如此,海泡石烟斗在长期的使用中,颜色会逐渐从白色变为浓厚的棕黄色,于是便有烟斗爱好者,终其一生来“养”一只烟斗,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欣赏烟斗色泽的变化,而经历的岁月仿佛就渗透进了烟斗的骨子里,成了能够世代传承的珍贵记忆。

最早的羊皮纸用“土耳其结”织成的地毯

在欧洲,羊皮纸、鹅毛笔和墨水被称为“文房三宝”,羊皮纸作为书写材料,在欧洲风靡了1000多年,古希腊、古罗马的大部分经典著作都记载在羊皮纸上,但很少有人知道,羊皮纸的发明地就在土耳其的贝尔加玛卫城。

贝尔加玛卫城位于爱琴海北部,公元前284年,这里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图书馆,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不满,统治者担忧,这个图书馆的藏书会超越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便下令禁止向贝尔加玛出口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莎草纸。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贝尔加玛卫城图书馆的馆长竟利用兽皮,通过清洗、暴晒、石灰浸泡等方法,成功发明了替代品——羊皮纸,而且羊皮纸一经问世,就得到大众的喜爱,并迅速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才逐渐被中国的纸张所取代。不过,即便是到了现在,欧洲人依然将羊皮纸作为重要文件的书写材料,2011年,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瑟琳王妃的结婚证就是在羊皮纸上写下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曾经显赫一时的贝尔加玛卫城图书馆仅剩下断壁残垣,但贝尔加玛这个名字,却因出现“最早的羊皮纸”,而被世界铭记。

在纸张方面,土耳其还有一种特殊的染纸艺术——湿拓画。制作湿拓画时,首先要在水中混入特殊粘稠剂,使颜料与水不会融合,然后再用颜料在水中画出各式图案,画好后,将一张纸轻轻地覆盖在水画表面,排出纸张和水面间的空气,然后把纸从水中轻轻提出,水中的画就完全拓染在了纸上,且毫无液体的痕迹,此时,只要将纸放于干燥处,晾干即可。奥斯曼帝国时期,湿拓画常被用作专门的政府函件或外交文件用纸,而如今,土耳其湿拓画虽成了民间的工艺品,但只有在一些较大的书店,或出售二手古书的地方才能找到。

如果说羊皮纸和湿拓画都是带有小资情调的文艺品,那么土耳其地毯就是十分接地气的家居品了。土耳其人对地毯钟爱有加,无论贫富,家中必定都会铺上地毯,而在土耳其的市集里,随处可见地毯店铺。

编织地毯是土耳其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始于公元8-9世纪,当时的土耳其先民以游牧为生,他们从放牧的牛、羊和马匹身上获取原料,制作了保暖性极好的地毯。后来,土耳其人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安居下来,制作地毯的习俗也被保留了下来,农村妇女常常编织地毯供自家使用,对她们来说,地毯是一种自我情绪的表达方式:双手叉腰表示好运,飞鸟代表乡愁,生命之树象征家族兴旺……而编制的技艺,则从祖母到母亲,再从母亲到女儿,在家族女性中世代相传。

传统的土耳其编织技艺为“土耳其结”,这是一种相互对称的双结,平整、牢靠,一张地毯的质量,通常由土耳其结的密度决定,一般情况下,每平方厘米地毯有16~30个土耳其结,质量越高,结的数量越多,一些极品地毯一平方厘米内竟有九百多个结。而高质量的地毯被踩的时间越长,颜色就会越柔美,于是,上了年月的高质量地毯就成了收藏家的挚爱,不过,外国人想收藏一张土耳其古董地毯并不容易,因为土耳其对古董地毯的出口限制十分严格,任何超过百年的地毯出口,都必须有博物馆出具的证明。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0381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