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
游览南岳衡山,常可见一道颇为特别的风景,那就是一群群由长者手捧香炉引路、年壮者高擎“南岳进香”大旗的进香大军。他们载歌载舞,形成了“南岳八怪”中的“千里歌舞来朝拜”。
九嶷山境内有九座形状相似的山峰,所以总是让游人感到疑惑,难以区分,“九嶷山”也因此得名。这里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留下了许多关于舜帝的传说和故事。
从汉代以后,“潇湘”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成为美的象征。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就根据宋代宋迪创作的八幅山水画题目,描述了潇湘流域的八处佳胜,这便是著名的“古潇湘八景”。
1637年正月十一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从江西武功山进入湖南茶陵县,从湘东到湘南,然后出湘赴粤,进行了为期一百多天的湖湘之行:株洲、衡阳、永州、郴州……徐霞客沿潇湘流域而行,用智慧的眼睛,发现了广袤潇湘的大美。
徐霞客所经之处,人文胜迹星罗棋布:舜帝陵、岳麓书院、柳子庙、周敦颐故居……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点缀在潇湘大地。
最令徐霞客惊叹的,是这里锦绣如画的自然景观: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风景与人文气息并重的九嶷山,还有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风光旖旎的湘江……徐霞客当年描述的那些摄人心魄的美景,屹立在蒼茫、旷远时光中,至今让我们震撼。
“惟有南岳独如飞”深厚的宗教文化和福寿文化
在中国众多的苍翠青山中,有5座被人们神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象征,那就是“五岳”,而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便位于潇湘大地上。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清人魏源在《衡岳吟》中的这句描述,非常清晰地道出了南岳衡山的特色:飘逸灵动。而如此特色的根本,主要依赖于这里葳蕤茂盛的自然植被和起伏多变的群峰竞秀。
衡山山脉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回雁峰,北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市县,逶迤八百里,由巍然耸立的72座山峰组成,亦被称作“青天七十二芙蓉”。
72峰之首的回雁峰坐落在衡阳市雁峰区,位于湘江之滨,在闻名遐迩的“古潇湘八景”中,“雁峰烟雨”和“平沙落雁”两处绝景都出自这里。几千年来,王勃、杜甫、刘禹锡、柳宗元、王安石、文天祥、范仲淹等众多文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所以回雁峰以“南岳第一峰”而名扬天下。
衡山之所以名列五岳,最重要的是它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宗教文化。游览南岳,常可见一道颇为特别的风景,那就是一群群由长者手捧香炉引路、年壮者高擎“南岳进香”大旗的进香大军。这些香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均身着青衣、头扎红巾、胸挂香袋、手持龙头拜凳,为头者领唱《南岳香歌》,众人和之,载歌载舞,蔚为壮观,这就是“南岳八怪”中的“千里歌舞来朝拜”。
衡山香客大规模进香的习俗已逾千年,最传统的“铁杆香客”主要集中在湖南隆回、武冈和江西等地,这些地方的居民以农业为生,靠天吃饭。每年秋收过后,他们便收拾行装,扶老携幼,举村举乡齐齐上路,浩浩荡荡地奔赴衡山,从山脚到山顶,他们都坚持步行以体现心诚,并且逢庙便拜。值得一提的是,进香者都带有一种独特的焚化品——香包,香包内装有檀香和敬奉给庙宇菩萨、神仙的纸钱,上面标有菩萨、神仙的名称以及敬供者的姓名、籍贯、祈求心愿等,他们认为,这般进香便于神灵查收,有求必应。
除了宗教文化,衡山也是中华传统的寿文化较为厚重的地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的南山,便是指的南岳衡山。据《星经》记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所以南岳又名“寿岳”。
在衡山脚下的驾鹤峰上,有一座“中华万寿大鼎”。大鼎采用青铜铸造而成,鼎高9.9米,意寓九九归一,中华统一;鼎重56吨,象征中华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鼎壁上铸有一万个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不同字体写成的“寿”字,意寓中华民族万寿无疆。这座大鼎创造了两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鼎,二是世界上“寿”字最多的鼎,进一步奠定了南岳衡山“寿岳”、“寿山”的特殊地位,形成了衡山独有的福寿文化内涵。
九嶷山的舜文化三分石的传说
万里潇湘,名山辈出,除却南岳衡山之外,还有一座山在华夏文明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九嶷山。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纵横2000余里。九嶷山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物古迹著称于世,也是近年来重新定义的“新潇湘八景”之一。
九嶷山境内有九座山峰耸立,这些山峰的形状十分相似,所以总是让游人感到疑惑,难以区分,“九嶷山”也因此得名。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这里的“九嶷”,指的就是九嶷山。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这从九座山峰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舜源峰居中,娥皇峰、女英峰紧紧依偎在两旁,周边桂林、杞林、石城、石楼、朱明、潇韶诸峰拔地而起,如众星拱月,簇拥着舜源峰。舜源峰下建有舜庙,红墙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秦松汉柏高耸入云,香杉修竹茂密苍翠,庄严而神圣。
关于舜帝南巡,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有一年京城涌来了大量的乞丐,舜帝觉得奇怪,本是风调雨顺的年份,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乞讨?后来命人查明事因才知道,江南九嶷山一带本是鱼米之乡,可近年来九嶷山脚下那条河流的源头被一条蛇妖堵死,水无法流出,依靠河水灌溉庄稼的百姓毫无办法,只能任田地荒废,流浪乞讨到了京城。舜帝听后,马上带着宝剑赶往九嶷山,一番激战后,成功斩杀了为非作歹的蛇妖,但他也受了重伤。娥皇、女英两位皇妃得到消息后,立即带上画师画的九嶷山地形图前往九嶷山,可是当她们找到舜帝时,舜帝已不治身亡。娥皇、女英伤心欲绝,痛哭中眼泪洒在了身边的竹节上,直到现在,那里的竹子都被称作“泪竹”,也就是斑竹。
舜帝“勤为民,忧苦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精神让世人感动,所以,无数文人骚客来到这里,他们游九嶷,祭舜帝,纷纷留下无限深情的吟唱。
九嶷山还有一处标志性景观,那就是“三分石”,它位于九嶷山的主峰之上,海拔1822米,由三块高耸的岩石组成,这三块岩石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直插云霄,蔚为壮观。由于峰顶常有浮云缭绕,平常很难见到三分石的真面目,只有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之时,人们才得以看见其真容。
关于三分石的来历,有一则传说。相传舜帝南巡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顶野餐,不觉醉酒,酒壶也被遗忘在峰顶,恰巧有一只大鸟飞临,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嘴喙一啄,把酒壶啄成了三块,后来这三块破碎的壺身便化作三块石头,而那剩下的酒,则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
传说的真伪我们无从考证,但如今三分石所在的地方的确有一股清泉喷涌,从垂崖倾注下来,如白练悬空,而经过现代地理学家考证,这股泉水正是潇水的源头之一。
从“潇湘夜雨”到“江天暮雪”成就“古潇湘八景”的深远意境
湘江横贯湖南境内,一路依山就势,接纳潇水、靳江、沩水、清江、白水江等众多支流,沿途孕育出15座沙洲,13处河滩,烟水云天,风景如画。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赞誉湘江:“长沙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绝无烟火气。远近舟楫,上者,下者,饱张帆者,泊者,理楫者,大者,小者,无不入画,天下绝佳处也……”
潇水是湘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水流清绿幽深,接纳潇水之后,湘江似乎变得更加温婉多情,“潇湘”一词也因此而生。从汉代以后,潇湘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成为美的象征。宋代词人张孝祥在《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中有这样的描述:“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宋代诗人陆游则直接用“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诗句,来称赞如诗如画的潇湘美景。而宋代政治家、科学家沈括更是在《梦溪笔谈·书画》中,根据宋代宋迪创作的八幅山水画题目,描述了潇湘流域的八处佳胜,这便是著名的“古潇湘八景”。
在“古潇湘八景”中,居于首位的是“潇湘夜雨”。在潇水与湘江汇流之处,有一座岛屿,名叫“萍岛”,萍岛如江中的一叶浮萍,随水浮沉,岛上古木参天,竹蕉繁茂,风光秀丽。这里来往船只如梭,风帆与江水相映,橹声与鸟语共鸣,充满诗情画意。而每逢雨天,画面更是浪漫迷离,尤其是在夜里,手执一把油纸伞漫步江畔,享受迷蒙夜雨的朦胧,那份柔情足以让人心醉。雨落潇湘的夜景,也是旧时文人藉以寄情的景观。元代大戏剧家马致远在散曲《寿阳曲·潇湘夜雨》中就写道:“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作者凄凉无助的心境,就像夜雨一样哀婉缠绵。文人墨客的抒情写意,成就了“潇湘夜雨”这一景观,千百年来,人们所钟情的不只是山河的夜雨,还有心灵的夜雨。
除了“潇湘夜雨”,“江天暮雪”也是一处让人倾心的景观。“江天暮雪”指的是橘子洲的景色,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沙洲之上,生长着数千种花草和藤蔓植物,景色怡人。毛泽东就对橘子洲情有独钟,1925年晚秋,青年时代的他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滔滔北去的湘江,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情。
橘子洲久负盛名,春来,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而“江天暮雪”则是最美的意境——当大雪纷飞,白雪江天浑然一色,世间万物寂寂无声,江中船只落帆泊岸,雪光中的暮色如烟雾一样飘浮不定,人的思绪随着雪花飘舞,那种内心深处的清冷,或许是最接近冬雪本身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