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
色达佛学院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被众多佛教信徒称为“成就四业之圣地”。在色达佛学院四周的山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木房子,形成了令人震撼的“色达山河一片红”。
但是,在给游人极大的视觉震撼的背后,却是修行者的清苦生活和暗藏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僧众学生的生活质量,色达佛学院正在进行拆简改造,数千红房子将被拆除,那曾经绵延壮观的红房子景观或将成为记忆……
从2017年4月开始,色达即将被拆建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
人们口中常说的色达,实际上指的是色达佛学院,全称为“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因其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的喇荣沟,并以佛教“五明”(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为主要课程而得名。
这所坐落在海拔约4000米高原上的佛学院,因为其壮观、绵延不绝的红房子景观而被世人所熟知。然而,从2017年4月开始,色达佛学院开始了大规模地拆除红房子,一场拆简改造工程正在进行……
“色達山河一片红”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从色达县城往东南方行驶约20公里,便到达了群山环绕的喇荣沟,在沟口,有一座恢弘的门牌坊,上面用藏、汉文题写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大门的两旁,排列着十几座白色塔子,用以存放经书和供奉神佛。穿过大门,沿着喇荣沟行进约3公里的山路,便能看到红色小木屋顺着山坡密密麻麻地铺展开去,庞大的阵势常常让初到此地的人震惊得目瞪口呆——这里,就是人们熟知的色达佛学院。
尽管如今的色达佛学院规模宏大,但事实上,色达佛学院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在1980年之前,喇荣沟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小山沟。1980年10月10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在喇荣沟创立了“学经点”,弘扬佛法,在创立之初,这里仅有32名弟子。不过,“学经点”一经成立,便吸引了各地信徒前来学习。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喇荣沟成立佛学院,并亲笔写信给色达县人民政府请求支持。到了1993年,由于僧众学生众多,美国《世界报》将这里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这也就意味着,仅用了13年的时间,喇荣沟就从一片荒地,变身成为“佛教圣地”,一度被人们称为“奇迹”。在1997年,经四川省宗教局批准,“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正式设立。
佛学院的大殿坐落在山谷底部,其中包括了喇嘛听课的大经堂、汉地僧众学习的汉经堂、觉姆(女性出家者)上课的觉姆经堂。据介绍,佛学院分为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学制,长期学制为6年,特殊学位需13年,学员需通过各学科的考试,并经过答辩和在大众前激烈地辩论,才能得到学院授予的堪布学位,也才有资格给他人讲经说法。山顶上,矗立着金碧辉煌的坛城——坛城的梵文为“曼陀罗”,源于古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动,是藏传佛教中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的地方,在藏传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色达佛学院的坛城共分为三层,第一、二层可转经,在第一层设有转经筒长廊,随时可见有身穿红色僧袍的教徒,拨动鎏金转经筒,虔诚地表达着自己的信仰,祈福避灾。
除了经堂和坛城,色达佛学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漫山遍野的红色小木屋。来到这里学习的修行者为了解决住宿问题,自发用木材在山坡上搭建起了木棚屋,并统一粉刷成具有神圣含义的红色。随着佛学院的影响不断扩大,来此学习的僧众学生不断增加,修建的红房子在山坡上不断蔓延,到了2017年,在色达佛学院常驻的僧尼多达2万余人,红房子超过万间,密密麻麻地布满山坡,绵延数公里,蔚为壮观。漫山遍野的红色小木屋、绛红色的僧袍、随风飘扬的红色经幡,让色达佛学院在蓝天青山间形成了一道独特、壮观的红色景观,被当地人誉为“色达山河一片红”,色达佛学院也因此闻名于世,成为了众多佛教信徒、摄影师、旅游者朝圣之地。一位曾多次前往色达佛学院的驴友说:“色达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震撼,眼睛和心灵的震撼,尽管去了很多次,但这个红色佛国每一次都让我惊讶不已。”
红房子被拆除拆简改造工程进行时
2017年5月9日,摄影师张颖博专门请假,背着相机去了色达,他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拍摄震撼的大片,而是为了“最后看一眼色达佛学院原来的样子”。张颖博说:“网上一直在传佛学院即将拆建的消息,每一天都有房子被拆掉,我害怕去晚了,红房子就越来越少……”
事实上,早在2016年7月,网上就已经流传了众多色达佛学院施工的照片,并称“色达佛学院即将被拆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网上引起巨大关注,人们担忧,佛国色达会不会就此消失。不过,这一消息随即被色达县委统战部部长华科辟谣,他表示:色达佛学院并不是要拆除,而是进行拆简改造,改善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根据一位常住色达的居士介绍,在2016年,色达佛学院已经陆续拆掉了1500间红房子,而大规模的拆除是从2017年4月开始的。在2017年4月,色达佛学院的上师索吉达堪布在佛学课之后,向学生说明了拆除规划:“4月计划拆除房屋3325间,未来将要拆除的数量不明,非四川本地学生将陆续遣返,最终佛学院会留下仅5000名学生和6000栋房屋,以控制规模。”索吉达是色达佛学院的大堪布,从1985年前往色达佛学院学习佛法至今,他已在这里生活了32年,见证了色达佛学院的发展。2004年1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圆寂之后,索吉达等15位堪布、活佛建立了“学院管理理事会”,通过轮值制管理学院。根据佛学院的通知,佛学院将在4月大规模拆除规划外的红房子,五六月开始建设并完善基础设施,七月基本完成拆简改造工程。endprint
由于房屋拆迁,目前已有不少僧众离开了色达佛学院,其中部分觉姆前往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的亚青寺继续修行,多数汉族和藏族的修行者则回到自己故乡的寺庙修行。为了确保项目工期和质量,色达县旅游局发布公告称,在4月26日到5月15日期间,对进入色达佛学院的游客实行限量,每日限量1000人。摄影师张颖博就是在此期间进入色达佛学院的,尽管已经是5月,但佛学院的天气阴沉,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1℃。张颖博进入色达佛学院后,发现随处可见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和戴着安全帽的工人,站在山顶四望,已经可以看到房屋被拆除后露出的斑驳的土地。这样的场景与拆建之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震撼背后的隐患色达佛学院的未来
面对红房子的减少,在佛学院修行了5年的周居士说,在红房子震撼的视觉享受的背后,却是修行者每天必须面对的清苦和危险。
2014年,索吉达堪布的网络弘法平台“智悲佛网”,发布了《为喇荣求学者解决生活场所的一封信》,信中说出了修行者的求学现状:“他们在此求学,高寒缺氧,条件异常艰苦,而且生活全部要自理。”资料显示,色达佛学院海拔约4000米,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左右,冬季最低温可低于零下 30℃。僧尼居住的红房子没有自来水,所有用水均需要僧尼用大塑料桶从河边背到僧舍中,在冬、春季节,由于河水断流,整个学院则会完全停水。红房子的内部则十分狭窄,基本的生活设施落后,每到冬季,不少僧尼只能靠拾捡牛粪生火取暖……
除了条件艰苦,密密麻麻的红房子也隐藏了众多安全隐患,首当其冲的是消防隐患。僧尼自发修建的僧舍,主要构件均为木材,耐火极限很低,屋内的电线也是自行铺设且年代较早,线路老化,很容易引发火灾,而且由于僧舍密集度极高,所以,如果一间屋子失火,火势就会迅速向周围的僧舍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由于房屋的建设杂乱无章,常出现“通道建房”“过道搭棚”等现象,这就使得能够通行的道路十分狭窄。色达佛学院坛城道路扩建施工的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原来的道路狭窄曲折,车辆不容易流通,如果发生(火灾等)不测事件,非常不利于救援。”
事实上,色达佛学院成立以来,就已发生过9次火灾,最近一次大火发生在3年前。2014年1月9日晚19:50,佛学院觉姆经堂后方的僧舍因为电线短路起火,随后大火迅速向四周的僧舍扩散。消防官兵、僧尼、居士等超过6000人参加到了这次火灾的扑救中,经过6小时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但这场火灾却烧毁了150余间僧舍,经济损失高达230多万元。
除了火灾隐患之外,色达县委统战部部长华科指出,佛学院还存在乱搭乱建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突出、卫生防疫艰难等问题:僧尼自发修建的红房子沿着山坡逐渐向山顶辐射,在目前修建好的房屋中,最高处的坡度已经接近45度,如果遇到极端恶劣天气,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很有可能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僧舍区的垃圾随意堆放、厕所脏乱,从旁边经过,常能闻到恶臭,这样的环境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如果爆发疫情,将难以控制……
根据规划,此次拆简改造将完善消防通道、旅游主通道、排污管道、饮用水规划、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并新建菜场、浴室、饭店等功能性建筑。色达县委统战部部长华科说:“(拆简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有序、更加美丽、更加安全、更加祥和的清修之地,让修行的人更安心,让求学的人更用心,让养老的人更舒心。”除此之外,色达县还将对符合条件的辖区僧众全面落实新农合、新农保、低保、社会救助、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政策。这也就意味着,在色达佛学院修行的僧众将享受更好的生活環境,以及更好的生活保证。“经过改造之后的色达,依然还是那个佛教圣地,虽然我们对旧房子有感情,但今后我们还要在此长期修行,当然也希望环境可以好一点。”周居士说。
尽管改造之后的色达佛学院的环境会更好,但谁也没有否认,改造后的色达佛学院不复从前。“我离开的时候,看见改建后的房子了,虽然很新,也很漂亮,但是我觉得,改建完之后的色达,就再也不是曾经的色达了。来到这里,我只想跟它道个别。”摄影师张颖博无奈地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