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环球人文地理

海南铺前镇

海南铺前镇

海底村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海底地震废墟,每年的退潮日,铺前湾中便会显现出布满青苔和贝壳的戏台、石水井……

胜利街骑楼连成一片,这些骑跨在街道上的楼房由归侨所建,为了减少台风对建筑的破坏,人们还在女儿墙中留有一个或多个洞口。

铺前渔歌,唱哭了新娘,唱笑了新郎;糟粕醋,又被称为“女人醋”,据说,女孩吃了能美容养颜,男孩吃了能强身健体。

一条珠溪河从海南省文昌市穿过,将其北端隔离出一个三面环海、一面环河的小小空间,远观犹如一座孤岛,因此,这块被隔离出的地方也被人们称为海南的“岛中之岛”。千百年来,人们在此繁衍生息,为其取名为“溪北”,即如今的铺前镇。

历史上的铺前镇,依托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众多的天然良港。海外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从港口输入,许多海南人也从这里出洋寻找生机,在物资、人员的双重流动下,铺前镇一度经济繁荣。如今,虽然物资、人员的运输不再依赖于港口,但从那些在铺前港口停留的航船和归侨修建的老街、古宅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个小镇昔日的盛景。

红树林边的海鲜市场地震中陷落海底的村庄

在铺前镇的众多良港中,铺前港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从上海、福建、香港、南洋等地运来的货物,都要从此港转运才能到达海南的其他地方。随着陆、空运输方式的发展,铺前港的货物集散功能逐渐式微。但是,在当地渔业的带动下,现在的铺前港承担着海鲜市场的职能,依然十分热闹:鱼贩们肩挑手搬,把各种海鲜从小船上运到岸上、摆上摊位,前来采购的顾客货比三家、仔细挑选,一时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离铺前港不远的海面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红树林:涨潮时,红树林的树干被潮水淹没,人们只能看见其随波飘荡的翠绿色树冠;但一到退潮时,人们便可以看见红树林发达的红色根系。这些树木根盘着根,枝连着枝,叶攀着叶,紧密的结构能为小镇削浪护岸,因此,这片红树林也被人们誉为“海岸卫士”。

在红树林生长的海域,还隐藏着一处神秘的“海底村”。每年5月左右,海水退至最低潮,村庄的部分废墟便会显现出来:长满青苔的舂米石、石水井,以方石块砌成的戏台,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贝壳、海蚝的棺盖,破旧的墓碑歪倒在一旁,一座雕工精细、四柱三孔的贞节牌坊……如果人们潜入海底,还可以在这片海域看见大片残缺的房屋、庭院。

看到这些遗迹,人们不禁疑惑:这些和陆地上的生活十分相似的场景,为什么会出现在海底?对此,在当地人中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生活在海边的古人一直有祭海求平安的习俗,后来因为海难不断,人们便停止了祭海,龙王一怒之下,便将这里的村庄全部沉入了海底。

虽然传说流传甚久,但据考察,海底村沉没的原因其实源于一场地震灾难。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海南岛文昌一带发生了7.5级地震,地震直接导致地陷村沉,海水倒灌——村庄垂直下降了3~4米,有的甚至下降了10米,沉陷面积多达100多平方公里。对于文昌的这场大地震,《文昌县志》就有记载:“官房、民舍、祠堂、城廓、坊表等倒塌殆尽,田地陷没者不可胜记。”这个海底村也成为了我国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海底地震废墟,如今,人们在欣赏红树林秀丽风景的同时,也会凭吊因地震灾害而沉沦海底的古人。

骑跨在街道上的楼房古老侨乡的南洋记忆

走进铺前镇,一条充满异国风情的胜利街便进入了视野。这条老街建于1895年,南北长180余米,东西长354米,呈“S”形蜿蜒的街道让人看不到尽头,两侧的许多楼房都已斑驳,墙面大部分脱落,露出黑色的水泥材质。

街道两侧的建筑与一般的南方建筑不同:房屋连成一片,楼房普遍分为两层,上层为住房,下层为铺面,楼顶四周还围有矮墙,在古代,矮墙比之于城若女子比之于丈夫,因此这些矮墙也被称为“女儿墙”。上层的住房往街面延伸,地面立有两根柱子来支撑突出的部分,柱子与铺面之间留有长廊。这种建筑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骑楼”,因楼房骑跨在街道或胡同上而得名,胜利街的騎楼在海南规模为第二大。

据街上的老人回忆,这些骑楼是由近代下南洋的归侨所建。这些建筑虽于近代修建,但铺前人下南洋的历史却由来已久。早在宋代,海南人下南洋就已经初具规模;近代,又有大批海南人从铺前港出洋务工。后来,随着沿海各大港口的相继开放,沿海一带再次大量地向外移民。这些下南洋奋斗的侨民事业有成后,纷纷回乡,因为他们始终相信,中国人需要落叶归根。归乡的侨民们聚集在铺前镇的胜利街,修建起了带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在这里安居乐业。不过,铺前镇多台风,为了减轻台风对建筑的破坏,他们在骑楼的女儿墙上留有一个或多个洞口,用以通风,从而又形成了特有的建筑风格。后来,人们开始在这条街上做起了生意,依靠铺前港繁忙的航运,胜利街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俩,街上的店铺竟然有130多间,即便是现在,仍有许多店铺还在使用,售卖铺前镇的各种特色物品。

除了归乡侨民所建的骑楼,镇上还保留着许多结合了南洋风格和中国传统风格的古宅,位于铺前镇美兰村的林家大院就是其中的翘楚。这座宅院由越南归侨林鸿运于清末修建,宅院占地约3300平方米,围墙高约4米,房屋两进,还修有大庭院,呈现出典型的中国“深宫大院”式格局——房屋主人当年的富贵和豪气可想而知。在古宅的大门两侧,种植着竹林和灌木丛,房屋隐藏其中,别有情趣。从恢弘的大门进入宅院,可以看见屋脊的翘头、精致的木雕门、水门、彩纹地板等,这些装饰清楚地展示了两种文化的完美融合,即使过了百年,依旧令人惊艳不已。每到重要节日,身在海外的林家后人还会回到这座老宅相聚,似乎只有老宅才特别有根的味道。endprint

疍家人的渔歌哭嫁鱼虾之外,食用“女人醋”

铺前的海面上,分布着成片的方格状渔排。渔民在渔排里的方格水域中养殖海产,在渔排上建起房屋供人居住。生活在这片渔排上的渔民多为疍家人——百年前,部分疍家人从两广地区渡过琼州海峡来到了铺前镇,开始了他们的水上生活。

渔排上,偶尔响起的歌声是疍家人特有的渔歌——白话歌。听惯了广东白话歌的人们,初听到铺前的白话歌,都会有些震惊:一样的调,但怎么就听不懂歌词了呢?原来经过了百余年的融合,铺前的渔歌不再局限于白话演唱,大量海南方言特别是文昌话也成了渔歌的演唱语言。以前的疍家人唱惯了爱情和教化,例如“疍家是海上渔民,漂洋过海到海南”。而现在,歌词多变为歌颂生活的美好,“渔船得油料补给,致富不忘党恩情”。

漁歌不仅有笑,还有哭。在铺前疍家人的传统婚礼中,渔歌哭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活在水上的疍家人,就连婚礼也仅仅依靠一叶舟、一支歌。“舅呀今日完婚姐心欢,从今以后成大人”,娘家女眷哭着用渔歌送别新娘,而新郎必须等娘家女眷哭完,才能迎接新娘。哭送过后,“夫妻恩爱天地久,志同道合家业旺”,在喜庆的渔歌声中,新娘顶着头饰,从一艘船踏上另一艘船,这便相当于汉族婚礼中的拜堂,新娘从此成为夫家人。在招待客人时,新娘若想讨要红包,也必须要唱上两句,不然客人可是会生气的。但如果疍家婚礼上没有渔歌助兴,那生气的可就是一对新人了。

疍家人的水上生活,不仅孕育出了白话渔歌,还酿造出了美味的食物。伴渔而生,使得疍家人的饮食主要以鱼虾等海鲜为主,“腥”早已成为疍家人的饮食依赖。但唯独有一样东西被排除在腥味之外,却依旧能成为铺前人最喜爱的食物,那便是糟粕醋。糟粕醋的制作十分简单,酒糟发酵产生的酸醋是糟粕醋的汤料,往汤料中加入蔬菜、动物内脏、蟹籽、蚵类等食材煮熟,再加入辣椒、糖、蒜末调味,一碗糟粕醋便大功告成了。

铺前人习惯在晚饭前,吃上一碗酸辣可口的糟粕醋。据镇上的人说,沿海空气潮湿,人们的身上往往带有湿气,而吃上一碗酸辣口感的糟粕醋,正是驱除湿气的良方,不仅好吃而且易做。长期食用糟粕醋,男子能强身健体,女子能美容养颜、预防衰老,因此糟粕醋在广大女性中特别受欢迎,“三八醋”“女人醋”等,也形象地成为了糟粕醋的别称。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0393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