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卿
徽派建筑,马头墙是最明显的标志。高低错落、连绵成群的马头墙,造就了徽州极富美感的村落。这样的村落,四周往往环绕着迂回的溪流,或是相拥着一湾湖水。澍德堂,就隐藏在其中。
民宿主人苏彤,是苏东坡家族的后人,在修缮老宅的过程中,她始终有着令人钦佩的坚持。为了打造最具本色的徽派民宿,在收集老木头时,她从别处另买下了两栋老宅,又从农户家里换来老式木门。历时两年改造,澍德堂终于还原了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绝唱。历时两年,再现徽州故园
安徽黄山脚下,有一片开阔的土地,这里坐落着一个有1800年历史的村落——呈坎古镇。村落周围有八个山头,形成了一个八卦阵图。因此,这里被认为是风水宝地,并有“第一八卦村”之称。在村中150多栋徽州民宅中,澍德堂显然是人们最想去一探究竟的地方。
乘坐竹筏前往澍德堂,是最惬意的方式,撑一杆长篙,平静的湖面被划破后荡起一圈圈涟漪,两旁荷叶依依,翠色满目。微风拂来,抬头向前方望去,湖畔的柳条斜荡在风中,远处连绵的青山勾勒出天空的轮廓,竹筏靠岸,眼前便是连成片的粉墙黛瓦。澍德堂,就在其间等着你的叩门声。
五年前,这里还只是荒废的老宅,除了房屋的大体架构,连门窗都没有。如果澍德堂的主人苏彤不与它相遇,它或许会像很多徽州老宅一样,随着年月流逝、风雨侵蚀,成为无人惦念的过往。然而,或许是机缘巧合,或许是命中注定,一直想拥有一处老式院子的苏彤,在呈坎古鎮游玩时偶然来到这里,立刻就决定留下来。
苏彤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第38代后人,她的祖辈,曾是有名的徽商,而她自己也有着20多年的经商经历。但于她而言,不论是母婴行业,还是电商网络销售,似乎都不是她内心最向往的,直到在呈坎的永兴湖畔,发现了连成一片的7栋老宅。当时,老宅杂草丛生,里面养着一群白鹅,苏彤一瞬间就被这质朴的景象吸引了,她知道自己终于“遇上了”,因为这就是童年时老家院子的模样。
“澍德堂”原是苏彤祖上的堂号,她以此作为民宿的名字,是希望能够延续家族文化。另外,在她看来,“澍(shù)”意为“及时雨”,与“德”相得益彰,而“澍”的另一读音“zhù”,有不断注入之意。她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不断注入美好的诗画田园。
经过一系列准备,2014年年底,苏彤开始动工改造这七栋老宅,在整个改造过程中,为最大程度还原徽州老宅的样貌,苏彤不容丝毫“敷衍”。当时,有两根梁柱因不能保证房屋的安全性,需要更换,苏彤便到别处收了两栋老宅,用它们的梁木替换。如今澍德堂的木门,也是她从农户家里换来的老木门。眼光独到的她,在闲逛时看到一户农家的老木门十分漂亮,便同那家的主人商量,用别的门换老木门,农家人出于防盗门或卷闸门更安全的考虑,便欣然同意。2017年1月,经过两年精心打磨的澍德堂,正式迎接四方客,这处临近湖畔的徽派民宿,越发彰显着它独特又温馨的魅力。无微不至,传递家的温暖
推开一扇小门,饱经沧桑的石板路首先映入眼帘,上面长着青苔,接着,两旁郁郁葱葱的绿意直涌眼中,跟随澍德堂管家的脚步进入室内,古朴而不失风雅的景象又会令你耳目一新:木雕、冬瓜梁、丝瓜柱……徽派建筑的内部构造一一呈现。天井处,摆放着方形木制的一桌四凳,桌上放有一盆花植,天光泻下,正好洒落在上面。闲逛时,四处摆放的老式饭盒、果盘、油灯等物件能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徽州建筑悠久的历史故事。闲坐于荷叶青青的湖畔,饮一杯清茶,静听澍德堂讲述古村落那荡气回肠的故事。
最难得的是,这里的16间客房中,有14间可以推窗观景,开门见湖。房间的窗户像一个画框,将十亩永兴湖的青青景色,引入室内。夏季,湖上莲叶随风舞动,亭亭而立的出水芙蓉映着日光,露出娇羞的红润。若是偶遇一场大雨,那瓦檐上滚落的水珠便连成透明的帘子,眼前的荷色也模糊起来,像极了一幅水墨长卷。此时,或坐于廊道悠闲品茶,或拿起主人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一书胸臆,哪能不叫人忘记烦忧?恍惚间,你会错以为自己就在家里,而这正是澍德堂想要带给你的感觉。
苏彤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在她的手机里,有近七千张照片,这些照片中,除了她的女儿,最多的就是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她想以图像的形式记录澍德堂的成长。而民宿的员工们,也多是家人或从小一起玩大的好友,这里其乐融融的氛围,是客人在别处很难感受到的。
还未进入澍德堂,便有管家站在路边等候,他会帮你提行李,介绍这里的一草一木。进入房间,你会发现茶几上备好了小点心和当季水果,床上放有手写的欢迎信,上面还贴心地附上了第二日的天气预报。此刻,想必你的心中定会涌入一股暖流,更贴心的是,哪怕起得再晚,在澍德堂都可以吃到早饭。这里的主人认为,家是一个让人舒适的地方,在家里起得再晚,都可以吃到早餐。所以,澍德堂一定会像对待家人一般接待客人。
民宿主人对徽州有种浓厚的情感,她常回忆起童年时,父母带着自己看戏的场景。为了重拾儿时的感觉,也为让更多人能够重温传统文化,苏彤请来了徽州的老艺人,在澍德堂重现精彩。她记得有一位从郑州来的客人,带着88岁的母亲在澍德堂过年,老人拉着苏彤的手说:“这是我七岁时过年的感觉,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而另外有一位客人,曾在一年中8次入住澍德堂。
在澍德堂,经典徽菜黄山臭鳜鱼和刀板香,发挥出更具魔力的诱惑力。而艾叶饺、清明粿、桂花蜜等时鲜美味,更是令人垂涎三尺。味之春秋,尽享经典徽菜
傍晚时分,天空湛蓝,山顶处那红紫色的晚霞,映衬得整个村落朦胧而浪漫。这个时候,澍德堂的餐桌上开始热闹起来,家的感觉,也随着食物的热气,温暖着客人的心。
食,向来是一件幸福的事。在澍德堂的厨房里,经验丰富的徽菜厨师用灵巧的双手,为客人们制作着幸福的味道。黄山臭鳜鱼是徽州传统名菜,也是澍德堂的招牌菜,它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其中干腌鳜鱼环节,相当考验厨师对时间和天气的把握。鳜鱼洗净后,沥干水分,打好花刀,将盐均匀抹在鱼身、鱼肚和鱼腮上,放入木桶,桶上压好石头,接着就开始等待。厨师要根据天气的寒冷程度,控制好腌制时长,腌制时间过短,做出的鳜鱼不够味儿,腌制太久,鳜鱼就不正宗。腌好后的鱼,再配以猪油、生姜、酱油、黄酒等调料,入油锅煎煮,至于煎煮时长,则又是一个考验厨师的环节,只有长年与徽菜打交道的厨师,才能烹制出肉质细嫩的鱼。而澍德堂的黄山臭鳜鱼,往往客人吃后都会再点一份。
另一道必吃的菜品是“刀板香”,意思是肉在刀板上切着吃才最美味。刀板香的肉为腌制猪肉,腌猪肉需用热水洗净,放在太阳下晒至散发出香味,将腌好的肉切成大塊放入锅中煮,煮熟后的肉要趁热放于刀板上,切为薄片,另取从黄山挖来的新鲜春笋,将肉铺于笋上,这道菜就完成了。别小看刀板和竹笋,它们可发挥了重要作用,木板的材质能够承受菜刀快切时汹涌的力量,又能吸走肉上的部分肥油。而新鲜竹笋则具有比木板更好的吸油效果,在减少肉入口中的肥腻感时,还能将笋的淡淡清香一并带入胃中,咸香混合着清香的珍馐,这就是澍德堂为客人制造的另一种幸福。
如果说黄山臭鳜鱼和刀板香不算澍德堂独有的风味,那么在春秋两季,澍德堂秘制的美味,则一定会让你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美好。
清明时节,春笋和艾草长得正好。将艾草嫩芽洗净,煮熟后留下汁水,水中再加入梗米粉,揉成米粉团,再将春笋、雪菜、火腿等一并切碎,炒熟后搅拌成馅,最后用碧绿的米粉团包裹馅料,捏成饺子状,上锅蒸熟,这就是澍德堂特有的艾叶饺了。这些食材还可以制作徽州人爱吃的清明粿,将米粉团同艾叶、笋丁一起揉成饼状,放入锅中,加油微煎,待碧绿的团子呈现出金黄色即可。不论是艾叶饺,还是清明粿,它们都发挥了当地新鲜食材最佳的品质,饱含着澍德堂对本土饮食文化的浓厚情谊。前往黄山踏青前,来澍德堂过一把春天的“嘴瘾”再好不过!
到了桂香飘溢的金秋,澍德堂则有绝妙的方法将秋的味道延长。寻着桂香,从桂花树上打下金灿灿的一箩花瓣,细细剔除杂质后,用沸水煮、冷水漂,晾至常温后再次煮沸,然后取来纱布过滤,沥干水分后,加入白砂糖搅拌。就是这样一罐桂花蜜,便留住了秋意,封存了世间的美好。
澍德堂外,瓜果的藤蔓已攀上了篱笆,白鹅正踱步于石板路。房檐上,青鸟扑扇着翅膀,旋于瓦前,倏而又直往门前的湖畔飞去。山后,一团白云跳出山顶,给这惬意的时光增添了一分意外的惊喜。这便是最朴实的徽州家园图景,也是一处温馨的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