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音
法国作家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曾如是描述圆明园:“这曾是某种令人惊骇的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如同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显出亚洲文明的剪影。”在1860年,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经过这场惨痛的劫难,上百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而百余年后,圆明园文物青铜“虎鎣”重回故土,这条回归之路,可谓坎坷。
虎鎣此前的擁有者是Harry Lewis Evans,他在家信中详述了自己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取诸多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被一起发现。而细究文物回归,还要从去年3月说起。当时英国一家拍卖机构打算拍卖“虎鎣”,国家文物局得知此事后立刻采取了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种措施,想将文物追讨回国,但拍卖行却发函拒绝。4月底,一境外买家表示愿意将“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经过仔细鉴定后,国家文物局代表团于9月在中国驻英国使馆举办了青铜虎鎣捐赠接收仪式。2018年11月23日,经历了约10小时的飞行,虎鎣安全抵达了北京首都机场。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那么,什么是虎鎣呢,它何以如此劳师动众?虎鎣外形胖乎乎的,是一件憨态可掬的西周青铜器,它方唇、圜底、三蹄形足,整体纹饰纷繁,肩部饰卷曲夔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腹下部饰瓦纹,足根饰饕餮纹。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它的管状流,“流”是商周青铜盉标志性的关键部位,这件青铜器之所以叫“虎鎣”,就是因为它“流”上的圆雕踞虎形纹饰。虎鎣的盖有四字铭文“自乍(作)(供)(鎣)。”“乍”字反书,表明了它是一件祭祀用品。
“鎣”是一种容器,用来盛放一种叫做“郁金”的液体香料。据考古学家孙机先生介绍,在古代,人们相信神明不吃现世的食物,而对闻香气情有独钟,所以就将酒放入爵中,用火加热促进酒气挥发。而由于那时的酒浓度较低、气味清淡,故又特地加入郁金,以求香味更浓烈,使神欢愉。由于目前为人所知的“鎣”件数稀少,而“虎鎣”的造型又尤为独特,因此显得格外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散回归历程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密切相关,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情感。”目前,虎鎣已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虎鎣的回归无疑是中国文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还有那么多文物流失在外,文物追索之路依旧漫漫,道阻且长。
虎鎣如今被妥善收藏,有那么多目光望向它。除了它独特的造型、精致的纹饰,人们也望见它看过的硝烟战火,望见它所经受的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