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
半身瘫痪以后,胡朴安自称“半边翁”。“幸右手尚能作写”,且“神识未减,不碍读书”,进书房“以臀代足,席梯而上”,每日“鸡鸣而起,鸟栖而息”。正如泾县花砖冷落于乡间一样,胡朴安曾先入南社后入同盟会,并担任过江苏省民政厅厅长,更以精湛朴学研究著称,如今却只在国学界被学者提及。依我之见,若胡朴安的阅历和学养、其学者之个性、抗衡命运之气概及方法,应该如徽州之胡适广为人知才是。翟氏宗祠的108桌酒席
水东翟村的翟氏宗祠,有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于1997年所题的正门匾额:“中华第一祠”。该祠三进五楹,仅建筑面积就有3524平方米。据当地人讲,昔日翟氏人家祭祖,于祠内同时摆108桌酒;而祠内所挂的各种匾额,亦多达108块。
胡朴安在《泾县乡土记》中写道:“翟氏世居水东,后有沔阳张氏者,为汉王大将,汉灭,其子自鄱阳避难于水东。依翟氏以居,冒其姓,后年远日深,支裔蕃衍,遂别号翟氏曰老翟。今则老翟式微,所谓翟氏者,悉张氏之后裔。”
翟氏族谱的记载则更为详备。元末陈友谅为朱元璋所败,陈友谅的太尉官张定边拒不受封,改名为张宗道,即“宗留定字之首,道留边字之旁”。后携其兄张定畿之子张佑保,来此地隐居,并将张佑保过继给老翟家的翟老汉,取名翟敬六,为新翟家一世祖,受翟氏后代数百年香火供奉。
张定畿、张定边兄弟是湖北沔阳人。发难前张定畿与陈友谅同为县吏。龙湾战役中,张定畿为掩护“汉王”陈友谅突围而战死。而在鄱阳湖战役中,张定边差点杀了朱元璋。张定边隐居于桃花潭时,抑或有东山再起之念,抑或只缘于习武习性,在翟村设上、中、下三座骑马楼拱卫村庄,并假借五月端午划龙船为名训练水兵。其龙船歌的歌词是:“上练场,上练场,哈哈咳,孩蛋儿笑嗳唷吭咳!”这歌声铿锵有力,代代流传至今。而张定边所设的中骑马楼,就是李白踏歌岸阁的前身。
关于张定边的神秘去向,民间有多种传言。福建泉州有座山叫灵源山,山上有座庙叫灵源禅寺,据福建人讲,陈友谅举事兵败,其骁将张定边遁于此山削发为僧,号沐讲禅师(或释大迦)。言其武功高强,曾一禅杖打死一头凶猛的华南虎。
明洪武八年(1375年)的汹涌洪水,灭了水西的“老翟”人家,其幸存者寥寥无几。而张定边的侄子张佑保改名为翟敬六之后,其子孙繁衍为“水东翟家”,反客为主成了翟姓旺族。旧时水东翟家的翟氏宗祠里,有一块特殊的祖宗牌位,其正面写的是“敬六公”,背面写的是“张公佑保”。年终祭祖时,头一天关上祠堂门奠祭张公,第二天则开了门,里面摆108桌酒,合族公祭翟氏列宗列祖,是谓“先祭张公后祭祖”。
传说翟氏祠堂内原有108块匾额,多为文革时期所毁坏。2000年5月第一次来桃花潭时,我只数到14块,其中有“鹗荐蜚声”“江南名族”“江浙名儒”等。当时祠堂内搁着两艘端午龙船,它们被倒扣着蒙了灰尘。其寝堂有楼,木梯上也蒙了厚厚的灰尘,可以踩出清晰脚印来。楼上空无一物,只有林林总总的木柱,像森林似的冷然寂然。水西寺与唐宣宗的故事
青弋江流经水西山一段,文人称其为“赏溪”,此处以“唐寺宋塔”而著名。胡朴安在《泾县乡土记》中写道:“水西山在县治西南五里,林壑邃密,下临赏溪。上有寺,最清幽可观。相传唐宣宗微时曾游于此,有‘报道风光在水西之句。風光宣宗小字也。”
水西“唐寺”,是指建造于唐朝的五松院,宋朝重建,元朝改名为宝胜禅寺,亦称水西寺。清朝乾隆年间曾修缮其正殿、斋堂、藏经阁。据当地老人讲,水西寺从前有一座砖砌门坊,颓断于1940年代,其石额书“帝子潜宫”四字。
据《泾县志》记载,唐宣宗李忱曾在泾县水西寺做过和尚,一日因“坐而不起”得罪县令,被无辜“收禁”入狱,民间亦有对应之传说叙述详备。《泾县志》言李忱被封为光王,其小名为“风光”。入狱后,李忱拿笔在一个扇面上给狱头写了两行诗,叫他托人拿到长安去卖,要价一千钱。那两行诗句是:“长安若问江南事,报道风光在水西。”据此,朝中元老得知光王流落江南,唐武宗李炎驾崩时,皇族扶李忱继位,称唐宣宗。
可惜《泾县志》此说只是一例孤证,且民间色彩较浓,故史学界并未予以采信。但李忱继位前做过和尚,学界似无异议。唐朝尉迟偓在《中朝故事》中写道:“(李忱)寻请为僧,游行江表间。”其后有唐朝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南宋陆游的《避暑漫抄》,复述李忱受李炎迫害,潜逃为僧。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李忱最早落脚于浙江海宁海昌院。其当家方丈齐安,亦系唐室宗亲。《海宁州志》转引宋朝窦思永《铜僧伽瑞像记》道:“宣宗逃难出奔,落发为比邱,遍参诸方,独器许于盐官和尚(指齐安)。”齐安圆寂时,已经继位的李忱为齐安写追悼诗,并“敕葬安国寺,谥悟空禅师”。
据说李忱继位之前,与黄檗禅师也相从甚密。传说黄檗已经看出李忱的帝王之相,邀请他同游江西、湖南诸地,最后隐居于安徽水西山。而高僧黄檗,正是水西五松院的当家方丈,寺中有“黄檗道场”门额留存至今。有人认为,《旧唐书》称李忱“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民间疾苦”,乃暗示其“微时”曾当过和尚。
水西“宋塔”,指宝胜禅寺南北两端的大观塔和小方塔。大观塔建于北宋大观年间,距今有900年历史;其形制为七层八面,宏伟典雅。小方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又名绍兴塔,距今亦有870年历史;其形制为七层四面,亭亭玉立。当年它们的建筑费用是,大观塔一层一面耗资一百二十五贯,小方塔一层一面耗资三十贯。
现今水西大观塔已修缮一新,巍峨于山林间,道貌而岸然,不见“藓蚀苔封”。水西小方塔则依旧临风于荒草中,古雅而清秀,孤独而沉静。
传说翟氏祠堂内原有108块匾额,多为文革时期所毁坏。第一次来桃花潭时,我只数到14块,其中有“鹗荐蜚声”“江南名族”“江浙名儒”等……水西“唐寺”,是指建造于唐朝的五松院,宋朝重建,元朝改名为宝胜禅寺,亦称水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