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楊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听闻王昌龄被贬之后,为表对兄弟遭遇的同情和愤懑而写的。标题中所写的“龙标”,便是如今的贵州隆里。
隆里,古称龙里、龙标,建置前归属唐朝的龙标县,位于贵州黔东南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南部,距县城大约50公里。它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建置历史且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屯堡,“三街、六巷、九院子”的城市格局和民居建筑,都有军屯文化的影子;它是一座被侗族文化圈包围,依然执拗传承汉文化内蕴的奇葩,玩龙灯、唱汉戏、“迎故事”是隆里城内长盛不衰的民俗活动。其中尤为特别的,便是历史与古城差不多年岁的“花脸龙”,它的存在,带领着十里八乡的山民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领略了汉文化的魅力……王昌龄的“三状元”明清军事屯堡的演变
查看隆里的建置史,不难发现这座古城有两个命运拐点:一个在于文化,唐朝大诗人王昌龄被贬到这里,留下传诵千秋的诗歌和供后人瞻仰遥想的“三状元”遗迹;一个在于军事,明洪武年间因作战需要,建造了这座亦军亦民的屯堡、充满汉文化特征的古城。
当地人认为,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被下贬为龙标县尉,这个龙标县即为隆里古城。王昌龄来到隆里后,写下《龙标野宴》,给他的诗歌生涯留下了惊艳的一笔,使他的诗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柔情与困惑。“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试想,千年前那个初夏的傍晚,诗人在竹林丛中手握竹杯,聆听着护城河的潺潺流水,任由思绪飞扬。后来,王昌龄离开隆里,被害去世,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修筑了一座衣冠冢,称状元墓。明崇祯二年 (公元1629年) ,隆里人王之臣撰写《重修状元桥碑记》,上面提及状元墓:“少伯远谪龙标, 至今遗迹犹存。欲封墓为尔诸生福庇”;并阐明状元墓和状元桥之间的关系——“墓曰状元,祠并斯桥亦称状元。地以人传。”
毫无疑问,隆里人所追溯的文脉之源正是王昌龄。人们将隆里人注重文风、敬奉王昌龄所修建的诸类建筑,统称为“三状元”。除了状元墓,古城外龙溪河上,还有一座用大青石砌成的“状元桥”。传说当年王昌龄被贬到隆里,乡民闻知,纷纷赶到桥上迎接。王昌龄于是在隆里传教授学、变革民风,留下德行。后人为纪念他,还在状元桥边修建了状元亭、状元祠,以表怀贤敬才之心。
隆里文风在王昌龄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但文脉传承的前提还要有稳定的生存空间。三状元诸类建筑,实际上都在明朝隆里建置后,才有了修建的条件。
具体而言,隆里始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古城原住民是明朝“调北征南”时屯军的后裔,至今还保留和延续着江南地区的生活习俗。所谓调北征南,即朱元璋在明洪武十五年清除了元梁王势力后,为维持明朝对云贵高原的统治,将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一方。这些人大多来自江西、江淮、湖广和中原一带,他们在重要城镇、咽喉要道、关隘建起军屯堡垒,像一颗颗棋子镶嵌在云贵高原的各处。隆里亦是此时以军屯的形式建造而成。它的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具有典型的政治、军事历史背景。
著名学者余秋雨到隆里考察时,称赞它是“无法复制的汉文化孤岛”。现存古城是西南少数民族密集地区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汉文化军事古城,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早在2007年,它就被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城内的建筑群也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