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
在各种关于清代的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八旗子弟”是出场最频繁的形象之一,他们或身披各色铠甲,在战场上纵马驰骋,是威猛的军官将领;或出入高官府邸,每天锦衣玉食,专精于钱权勾结;又或家道中落,却始终荒淫懒惰,成为无所事事的街头混痞……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体制,使得“八旗子弟”的生活状况如此迥然不同?对清廷而言,八旗制度到底是好是坏?从“牛录”到“固山”八旗制度终臻完善
八旗制度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期,努尔哈赤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起后金政权之前。当时,女真部落还在实行传统的“牛录”制度,即一定人数组成的集体为一个“牛录”。而在大规模的战争或者围猎时,为了便于指挥,若干个“牛录”会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并立旗帜为标志,以免错乱。
最初,努尔哈赤统治的部落便是以黑旗为帜,后来部落人丁渐多,便再建一支红旗亲军,黑旗军交由自己的胞弟指挥。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刚结束的几场女真部落大战中取得重要胜利,眼看部落越发强盛,便开始整顿编制。新的编制规定,部落中凡300人组成1个“牛录”,5个牛录组成1个“甲喇”,5个甲喇组成1个“固山”。其中,“固山”显然是最大的单位,而在汉语中,“固山”正是“旗”的意思。
经过初步改制,除了原有的黑、红二旗外,又多出了黄、白、蓝三旗,但这时还不能称之为“八旗制度”。到了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时,努尔哈赤麾下已是兵强马壮,我国东北地区的新兴政权、大清帝国的前身——后金也建立在即。于是,努尔哈赤再次改革,将原有的5支旗以及旗下牛录悉数拆分、重新组合,变成了8支旗: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其中,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绣有神龙,龙首朝右、腹有4朵祥云;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旗上龙首朝左、腹部有3朵祥云。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八旗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制度,同时也成为女真部落的社会组织形式。平时,八旗子弟各自为民,从事狩猎、生产;战时,则全员皆兵。可以说,这一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满族后来入关中原、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随后,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又于1626年病逝;1636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1644年,清军涌入山海关,正式入主中原,并逐步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在这数十年的东征西讨中,八旗军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奖励、封赏,许多将领、军官都被封官晋爵,世袭罔替。从此,八旗子弟成为了事实上的权贵阶层,享受了清王朝国祚绵延两百余年的特殊待遇。汉蒙扩充、全国驻防内外倾轧的权力斗争
八旗军队中,全是由清一色的满族组成吗?其实并不如是。
事实上,在多年的战争中,八旗军队征服并俘虏了大量的汉人、蒙古人,并从这些俘虏中选出一部分作为家奴。后来,随着清王朝逐渐统一全国,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八旗军队开始将汉人、蒙古人也编入军队中,并同样地设置了八旗,由同民族的軍官来统领,成为了八旗制度的一部分。
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自然涉及掌控和指挥的问题。努尔哈赤时期,八旗中的正黄、镶黄2旗由大汗直接统领,其余6旗则分别由其子侄统领。努尔哈赤去世后,关于八旗的掌控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皇太极即位后,在八旗中插设大臣,以分散、抢夺旗主的权力;之后,又有几位旗主因各种原因获罪,其统领的旗军或被皇太极纳入旗下、或被混编重组,从而巩固了皇太极的权力。
到了顺治皇帝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后,开始亲政的他接手了多尔衮统领的正白旗。从此,清代皇帝统领正黄、镶黄、正白3旗,诸王、贝勒统领剩下5旗的格局正式形成,而前者被称为“上三旗”,后者被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
自此,八旗内部也出现了职能的划分,有“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的分别。其中“禁旅八旗”,指的是将京城(今北京)以东、西、南、北四方,分为八个区域,分派部分八旗军队驻军拱卫之,具体分派是:两黄旗守北,两白旗守东,两红旗守西,两蓝旗守南。而“驻防八旗”,指的是将八旗军队指定分派到全国各地。最初八旗驻防只是临时,后来成为定例,从京畿、直隶、中原各省,到新疆等边疆地区,均有八旗军队驻扎。这些八旗军队由皇帝指派的将领直接统辖,人数从数千到数万不等,平时,驻军起到替皇帝威慑、监察天下的作用,战时他们又会与当地原本的守军配合,从而构成了清代最基本的国防体系。
“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在我国历史上,八旗制度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作为清王朝统治的根本制度,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自近代以来,随着清廷走向腐败、衰落,八旗制度的弊端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两百多年的优惠政策,使得八旗子弟日益懒惰和荒淫,最终在清帝国中豢养出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寄生集团”。到清朝末期时,面对内忧外患,八旗军队完全无法表现出曾经为傲的战斗力,在事实上加快了清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