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条
从德累斯顿出发,易北河自南向北奔腾而下,途经里萨,河水变缓,蜿蜒注入广袤的北德平原。这条贯通中欧的航运大动脉,为德国东北部城市的商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坐落于易北河左岸的马格德堡,便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马格德堡是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首府,建成时间可追溯至805年。当时,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将其作为贸易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的行宫也安置在这里。十三世纪,作为繁荣的商业中心,马格德堡成为德意志北部城市商业、政治联盟“汉萨同盟”的重要成员,城市居民超过两万,并由此衍生出一套风靡中欧的城市自治体制——“马格德堡法”。
然而,在中世纪的荣光之后,马格德堡历经欧洲三十年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城市建筑在炮火中几乎完全毁灭,百姓也因此饱受劫掠、屠戮之苦。这座城市几经沉浮,或归并于普鲁士成为“马格德堡公国”、或受法国控制、或划归于民主德国……直至1990年两德统一后,它才终于迎来和平。帝国首府、地理要冲“奥托之城”的兴与衰
公元八世纪后半期到九世纪初期,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四处征战、开疆辟地,建立了查理曼帝国,马格德堡便是在这时作为贸易港口诞生。查理曼大帝去世后,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成为今天德、法、意三国版图的雏形。929年,德意志国王亨利一世安排自己的儿子奥托迎娶盎格鲁-撒克逊(今英国)国王爱德华的女儿伊迪丝。奥托则将马格德堡作为新婚礼物送给了妻子,二人婚后也长居于此。
奥托即位后,不停地进行东征西讨、对外扩张,成为当时欧洲大陆最有实力的君王。为稳固对帝国的统治,他在新领地中大力推行基督教,先后设立了若干个主教区。961年,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为摆脱意大利城市贵族的控制,向德意志国王奥托请兵求援,奥托率军平息罗马的叛乱,扶正了教皇的位子。次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奥托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由此而生。在获得教皇的首肯后,奥托把原有的马格德堡主教区提升为大主教区,作为在易北河东岸地区传教的大本营。彼时,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府,马格德堡已是欧洲大陆崇高而繁荣的权利中心,也因此被称为“奥托之城”。今天的马格德堡市政厅前,仍矗有一座描绘奥托一世得胜凯旋的雕塑“马格德堡骑士”,雕塑鎏金溢彩、生动伟岸,无不昭彰着奥托大帝的赫赫功绩与这座城市的荣耀历史。
此后,马格德堡延续了这一时期的昌隆气象,在1035年获得举办贸易展览和会议的特权,更在十三世纪成为“汉萨同盟”成员。作为北德地区最繁盛的商业城市之一,马格德堡与布鲁塞尔、科隆、米兰等一同成为罗马帝国中居民数量超过两万的城市。但令人惋惜的是,四百年后的一场大战,使城中百姓几乎被屠戮殆尽,欣欣向荣的马格德堡也逐渐走向沉寂。
十六世纪,天主教廷与欧洲百姓的矛盾日益尖锐,马格德堡走在宗教改革前列,成为“新教”的堡垒。十七世纪,地方诸侯打着宗教的旗号在罗马帝国内部争权夺利,使原本就处于分裂状态的帝国局势更加复杂,最终导致了欧洲三十年战争。马格德堡作为交战地区的核心城市、交通要道,经过彻底改造,几乎由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变为了一座超大型防御要塞,但这样的防御工事并没有使马格德堡在战争中幸免于难。1631年,帝国军队强行攻入马格德堡,在军队首领蒂利伯爵的默许之下,士兵们在城内烧杀劫掠,原本约两万五千人口的城市,战后仅剩四百余人,城市建筑也几乎被毁,只剩马格德堡主教座堂幸存,蒂利伯爵也因此次暴行被后世称作“马格德堡屠夫”。
然而,马格德堡受过的劫难远不止于此,300余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为这座城市带来灭顶之灾。在盟军空军的轰炸下,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马格德堡大教堂也遭到破坏,整个教堂的修复工作直到1955年才结束。
因马格德堡屡屡在废墟中重建,所以来到这里的游客会发现,同一条街道上的建筑,或古旧暗淡,或崭新华美,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色彩和风貌,共同述说着马格德堡的兴衰过往。易北河畔的科技之光轰动全国的“半球实验”和“水桥”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马格德堡不乏科学文明的“光点”闪现。“奥托之城”的名号,不仅源于奥托一世,另一位“奥托”也在这里留下过传奇,他就是物理学家、政治家奥托·冯·格里克。
尽管后期饱经战争掠夺,马格德堡大教堂始终屹立不倒,除奥托大帝与伊迪丝的棺椁外,其建筑本身就包含着极丰富的考古与艺术价值,教堂内更是收藏了跨越8个世纪的艺术品。
与所有哥特式建筑一样,马格德堡大教堂尖塔高耸,设计者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和框架式结构支撑穹顶;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空阔的空间,结合玻璃长窗,营造出一种神圣空灵的宗教气氛。教堂拥有一个宽40米、长80米、高约60米的中殿及四个侧廊,其内缀有数个精致的宗教雕塑和罗曼式回廊。步入教堂大门,可见斑驳沧桑、充满宗教意喻的十童女雕像排列两侧,再举目前望,大殿高阔深远,金色阳光透过长窗映照殿内,庄严而静谧。在其建筑群中,有两座耸峙如剑的尖塔,高度分别为99.25米和100.98米。爬上塔楼,马格德堡市区、易北河及远处哈尔茨山脉的风光尽收眼底。
千百年来,马格德堡教堂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跌宕,如今,它更要目睹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在这里焕发活力。绕过马格德堡大教堂前空旷的广场,步行一会儿,便能看见一片充满“少女心”的粉色建筑群,它就是奥地利著名艺术家、建筑设计师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人称“百水先生”)生前设计的最后一个作品,这里也因有着种满植物的绿色屋顶,而被当地人称为“绿色堡垒”。
百水先生被譽为“古怪”的艺术家,他拒绝刻板,相信感官,追求自由,有时还给人离经叛道的疯狂之感,而他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在这片建筑群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所有建筑的外观大体呈亮丽的粉色,抽象得如孩子绘出的水彩画,就连立柱和窗户都是高低、大小、形状各不相同。进入其中,仿佛来到天真烂漫的童话世界。这片建筑群被作为公寓使用,占地面积不大,设计者尽可能利用有效空间,将一栋栋房屋通过一个个小胡同和小花园紧密联系在一起。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不禁被其天马行空的风格与活力所感染,走时还会捎带几件印有百水先生画作的纪念品……
从中世纪的盛极一时,到战争年代的毁灭衰落;从冷战时期的刻板与冷硬,再到如今前卫大胆的理念在此生根,马格德堡似乎有着无法被摧毁的韧性和无限生机。古典与潮流、雅致与奔放巧妙共融,成为它独一无二、充满张力的特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