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承
無色无味的粉丝在香港菜式中被各种“妙用”,不仅变得有滋有味,而且还常常由“配角”变成了“主角”,让食客们热捧不已。粉丝蟹煲
这道菜最为出名,根据时令,可选用膏蟹、肉蟹,也可选用花蟹、三点蟹。做法:蟹洗净,去鳃、去胃、去肚,开盖,蟹身剁成两半,再各剁成两块;蟹钳用刀背拍碎,粉丝浸软;蟹块分批放入油锅,炸至半熟,取出沥油;爆香姜片、蒜片、红葱头碎,放入蟹块,趁热淋酒,加入由蚝油、盐、糖、鸡汤混成的料汁,拌匀;取一砂锅,放入粉丝、鸡汤、生抽拌炒,直到鲜味完全被粉丝吸收,放入蟹块、姜、葱,加盖中小火煮10分钟;最后淋上麻油,拌匀,盖上彤红的蟹盖即可“原煲”上桌。热腾腾的粉丝蟹煲色香味形俱全,入口更觉粉丝比蟹肉鲜美。蒜蓉粉丝蒸扇贝
粉丝不光会抢蟹类风头,也会去抢贝类风头。最典型的是“蒜蓉粉丝蒸扇贝”。这道菜的制作要点是:粉丝需用温水浸软,捞出沥干,剪成4~5厘米长的段,备用;扇贝撬开后丢掉上壳,取下贝肉,撕出肠子丢掉,洗净贝肉和下壳;粉丝放在壳的内层一面,再放上贝肉;取一半的蒜泥用小火炸至微黄,捞起,备用;另一半蒜泥拌入海盐和生油,铺在贝肉上,入锅,大火蒸6分钟取出,撒上炸好的蒜和葱花,即可上桌。很多食客还会嫌粉丝太少,要求店家多放,才觉过瘾。
辣虾粉丝编写过巨著《食经》的港菜名师陈梦因先生于20多年前创作了一道“辣虾粉丝”。结合了“川式干烧明虾”和“港式茄汁虾碌”(“虾碌”为粤语词汇,即切成一段一段的柱状虾肉)发展出的新式港菜,酸甜辣适口,色香味俱全,很受客人欢迎。尤其是虾头里的虾膏味道渗透入粉丝中,客人往往也会要求多放粉丝,堂吃不算,还要打包回家,隔天食用也十分美味。制作时粉丝不必预先浸水,因为煎过虾的油里有从虾头渗出的虾膏,粉丝入锅后刚好能够全盘吸收,鲜美无比。炒桂花翅
粉丝有时也会“冒名顶替”,去抢名贵食材鱼翅的风头,“炒桂花翅”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道菜原本全由鱼翅制成,改用粉丝炒出来的“桂花翅”,不仅卖相生动、口味逼真,而且老少咸宜。制作时尽量选用不易烂的粉丝,剪成7~8厘米长的段,在冷水中浸15分钟后沥干;下锅炒时也要尽量炒干,吃完后碟子上应该没有太多的油和水。粉丝与素食也很搭
粉丝不仅会借尽海鲜“鲜头”,也会与素食搭配得有声有色,最出名的就是上海人熟悉的“粉丝茄子煲”了。肉糜、粉丝、茄块浑然一体,肉的香味和鲜美渗透在粉丝、茄块之中,非常下饭。另有一道“椰菜虾米粉丝煲”也是常见的。虾米、椰菜这荤素两鲜风味交织,并渗透到粉丝中去,清口美味。还有一道“粉丝娃娃菜”也相当经典,入口有一种别样的甘鲜。
当然,很多时候粉丝也会“甘拜下风”做陪衬,倒也为菜式增色、添味,比如“酥炸蚝肉”,外涂生粉后油炸过的蚝肉呈金黄色,“主角光环”耀眼,被炸过的白色粉丝作底烘托,更有美感; 再比如“上汤素菜”,原本没有粉丝什么事,但粉丝“挤”进去点缀一下,口感就既丰实又有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