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
多年以前,有女友来沪探望我。彼时大家还都是单身“月光族”,生活上从来不会委屈自己。她来上海的目的不是打卡景点,也不是话剧展览,竟是为了吃遍当时的各色法式甜点。为此我做了充足的功课,请假奉陪,一天跑五六家店,没几天后的一顿下午茶,她的牛仔裤扣子突然绷掉,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女友那种对甜点的热爱和锲而不舍让我叹为观止,更引起了我对甜点的好奇。我了解到人体有一种“快乐激素”叫“血清素”,甜食这种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会加速血清素的生产速度,一口下去,很快就令人感到愉悦,所以说,甜品能给予人们味蕾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并不为过。
这次要讲的电影《街角的洋果子店》就和甜点有关。
“街角”是一家开在东京居民区转角、狭小却温馨的法式甜点店。小店有一个下沉式的露天区域,一棵大树、两三张桌子。店家致力于制作物美价廉、令人感觉到幸福的甜点。每天清晨,店员扫净院里的落叶,平整地铺好桌布,有条不紊地准备各种新鲜可爱的点心。一切布置妥当,开门便有三五客人鱼贯而入,主厨亲和地和每一位客人寒暄,摸摸孩童的头,看上去都是认识了很久的样子。
这天,日子一如往常,街道安静得能听见鸟鸣,小店来访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个操着关西口音、呲着牙说话的小姑娘夏目,她来寻找留信出走的男朋友。当她被告知男朋友早就不在店里工作后,先是好一番无理取闹被请出店门,又因无处可去,转头唐突地恳请主厨雇佣她。她认真而缓慢地做了一个巧克力蛋糕,却令众人难以下咽。主厨拒绝她后送给她一个店内的淋面慕斯,她一口下去后马上又冒冒失失地闯回,说希望自己也能做出这样好吃的蛋糕来,请主厨无论如何都要收留她。
这个来自乡下的女孩子无论情商和智商都好像和这个高度专业化、推崇精细严谨的国际大都市格格不入。她一激动就声调高亢,粗心大意地毁掉一炉蛋糕,小小的进步就以为自己已经得道。她为了寻找已经单方面分手的“未婚夫”强硬地留下来,用最笨的办法带着几年前的照片一家一家甜点店询问。品尝每家店里的点心,每个都觉得十分好吃。
或许是儿时受父亲的影响,夏目在做点心时常常有一种令人心动的专注。她相信勤能补拙,漂亮的拉花和恰好的火候都是需要大量练习的,加上她本身的执拗和乐天自信,虽然让主厨对她的烘焙功底仍旧头疼,却也逐渐愿意给她更多机会去尝试。她就在这个学习、探索、享受的过程中,逐渐体悟出人生百味来。
后来,在主厨受伤不得不暂时闭店、推掉订单的时候,大家都被迫各奔前程,只有夏目,带着自己那种不可理喻的执拗和自信,敲开早就不做蛋糕的大师家门,请大师出山帮助小店度过难关。又是夏目,和犹豫跳槽的同事大吵一架,两人吵出平日对彼此的不满,冰释前嫌,并一起在至关重要的宴会上奉上了令人满足又惊艳的点心。影片末尾,帮助大师和前妻重归于好的夏目,一个人拎着行李赴法国学习系统的烘焙技艺。
这是一部传统的日式治愈系电影,慢节奏的叙述方式让每一帧构图都温馨唯美,出镜的甜点由东京一位经验丰富的独立主厨指导制作,个个玲珑诱人,让人垂涎三尺。主厨带着夏目和同事负责的那场宴席,最后上来一道国王饼,刀切下去能听见酥皮迸裂的咔嚓声。这道点心是法国传统节日餐品里的重中之重,制作工艺繁琐,耗时数天。在异国他乡品尝到家乡的美味,无论如何都称得上心灵的抚慰。
重温这部影片时正值节日的尾巴,我忍不住驱车半城去寻找还在卖国王饼的店铺。一口下去,杏仁独特的香气和上香脆的酥皮、扎实的馅料,使人感到分外满足。真正的法式甜点,着重于视觉、味觉乃至嗅觉的多重享受,富有层次感,还会带着食材之间的沉淀融合,称得上身心愉悦的感官之旅。
或许就像影片希望告诉人们的那样,甜点师是一个非常需要爱和温柔的职业,专注地去做一件自身热爱的事情,不仅抚慰了自己,也会在适当的时机治愈他人。美妙的生活和事物充斥在我们周身,只需要认真掌握力道和火候,就会像吃到一块精心制作的甜点,幸福的甜味和香气如花朵一样次第绽放开来。
我曾經如多年前的女友那样,在巴黎进行过一次甜品朝圣的旅行。在每个店铺里流连,和闲下来的店员短暂交谈,觉得每一个点心都那么赏心悦目。法式甜点那种富有主题的层次和结构想必来自于法国人崇尚的仪式感和浪漫的生活观。道路车水马龙,街角店铺的窗边坐着一位穿着考究的老妇人,对着季节限定的点心频频点头。我们视线相遇,两个语言不通的女人友善地笑一笑,各自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和眼前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