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津 陈红
摘 要:学科大概念是具有高度整合性和广泛解释力的学科内容。依托大概念构建单元主题教学是践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有效策略。文章以“人口”教学内容为例,提出该策略的实施路径,即以解构学科大概念形成的概念体系为基础,以解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为价值导向,凝练出具有探究性的学科单元教学主题,依据主题重构教学内容,明确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完成教学实践与评价。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与实施路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关于学科素养的培养,钟启泉教授认为:“学科素养不是由教师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2]”。同时,他还提出:“单元设计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根据一定主题展开探究叙事的活动[2]。”可见,凝练出具有探究性的单元主题,并转化为问题情境是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必备特征。
如何凝练出具有探究性的单元主题?从真实生活中发现和提炼探究主题需要溯源,根植于学科背景,凭借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概念体系,运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学科认知能力,对现实生活现象或事件进行捕捉和挖掘,从中发现并转化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学科问题,以此为基础,解读和整合课程标准,对应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进行分级,最终凝练出适于学生学习,且具有探究性的单元教学主题。
如何圍绕单元探究主题,建构学科单元教学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单元主题通常可进一步分解为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探究问题组或问题链。凝练单元探究主题和梳理问题组或问题链都是建构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以问题组或问题链为线索,可以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解决问题为单元教学设计的目的,可以帮助明确和细化单元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进而指导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探究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也需要以单元探究主题为核心,以问题链为主线,对真实生活素材进行加工,转化为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情境。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提出依托大概念设计单元主题教学的实施路径(图1)。
二、关于“人口”的单元主题概述与设计
基础地理教育阶段的大概念主要有:位置与分布、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区域、空间差异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等[3]。这些大概念作为学科内容的核心,可以指引教师挖掘生活现象,凝练单元教学的探究主题。
以“人口”内容为例,该部分内容出现在必修2模块,整个模块的主旨是“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4]”。可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是该模块的关键词,而在当今人类生存压力日趋增大,自然环境约束条件日益严苛的背景下,人口已成为人地矛盾中的关键因素。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4]。”这条课标并未涉及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而是选取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作为探讨的重点。解析以上概念的内涵可知,“人口分布”“人口迁移”都是从空间的角度关注人口现象,在这两个概念中,“人口”也可被视为一般的生物种群概念。任何物种与其生存空间的关系都可以从种群“数量”“密度”“分布”和动态的“迁移”角度进行刻画。与之相比,“环境承载力”归属于“人地关系”的大概念体系,其重点是阐释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对人类种群数量发展的制约机制。而“人口合理容量”的提出,反映人类作为具有高度能动性的生物,对自身存续状态进行安全评估后的一种理性思考。“人口合理容量”蕴含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念——人口数量的变化一定要与其存续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反之,人口数量超出环境承载力,区域人口存续的安全状态将受到威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随之受到影响。正确人口观念的确立,是落实人地协调观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基于以上的人地关系大概念知识体系来解读课标,可以帮助教师凝练出“人口”单元的探究主题:为什么人口分布和数量的变化能牵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单元主题可以形成图2所示单元内容的整合。
基于图2中单元探究的主题与问题链,可将“人口”的内容进行整合,如图3所示。
“人地关系”“区域”都属于地理学科的大概念。从学科大概念出发可知,人口数量与日俱增,人们的消费水平日趋提高,必然导致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和空间环境的需求与消耗持续加大;而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与环境对人口消费的支撑是有限度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由此产生。这个概念与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概念相比,增加了对人地关系的考量与反思。透过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重新审视和分析人口现象,可以更好地引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三、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1课时 为什么人口分布不均
——发现国家的人口界线
【教学目标】①运用资料,描述国家人口分布特点,并归纳描述的方法。②以国家尺度为例,结合资料,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与人文因素。③以国家尺度为例,结合资料,发现国家的人口界线,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难点】①运用资料,归纳人口分布的描述方法。②以国家尺度为例,结合资料,发现国家的人口界线,探究其形成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
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可以绘出一条自黑河至腾冲的人口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条人口分界线在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一。世界其他国家是不是也存在人口分界线?
★学生活动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美国和芬兰的人口分布状况。在描述和概括人口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发现美国和芬兰的人口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搜集文献和利用专题地图,以图层叠加的方法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分组探究
第一组:发现美国的人口界线。
探究任务:①概括美国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归纳描述的方法。②参考美国相关专题地图,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美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并阐释理由。③试在美国人口密度图上添加人口界线,并结合资料,探究人口分界线形成的原因。
(通过网络、图书和地图集,了解美国自然要素空间分布的信息)
资源支持:资源支持如图4、图5、图6。
第二组:发现芬兰的人口界线。
探究任务:①读图7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②结合图7b和图7c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③尝试在芬兰人口密度图上添加人口界线,并结合资料,探究人口界线形成的原因。
资源支持:资源支持如图7。
小组成果展示与汇报:①美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年平均降水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降水丰沛的地区人口稠密,年降水量少的地区人口稀少(图8);②芬兰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北纬64°以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芬兰人口界线与图7b中的1.5℃等温线走势大体相当(图9)。
☆探究活动—迁移应用:全球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任务:①参阅世界人口分布图,圈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②读图10概括全球和各大洲人口分布的共同特點及其影响因素。
资源支持:资源支持如图10。
探究成果汇报:①世界人口最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②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各大洲人口分布也极其不均衡。这是自然、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教师活动
归纳与提升:通过对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各国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国家都存在“人口界线”,人口界线可被视为一种区域界线,为认识研究区域提供多样的指标和方法。人口界线往往与某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界线一致,人口的分布也受自然资源状况的影响。
由此可知,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消耗自然资源,而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这个限度可以在保证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用区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来表示,也被称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第2课时 为什么人口数量影响区域发展
——探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①通过人类社会复活节岛的案例,探究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②通过冰岛的案例,说明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支撑能力的有限性,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①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②通过复活节岛和冰岛的案例,说明人口数量牵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
通过人口分布的探究,在很多国家都发现了人口界线,人口界线的产生与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区域人口密度往往较大,反之,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两者紧密相关。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区域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活动
探究人口数量变化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情境一:探究封闭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复活节岛的兴衰启示
早在公元5世纪,拉帕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物产丰饶的土地。约在1680年,人口膨胀到8 000~20 000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 000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灭绝,人们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无法出海捕捉海豚,只能在浅海捕鱼,这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自此,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养鸡;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年左右,岛上的人口历经饥饿、混乱,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111人。
——选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导论》
探究任务:①从公元5世纪到18世纪,复活节岛人口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哪些因素影响着复活节岛人口数量的变化?③复活节岛的案例带来哪些启示?
探究成果汇报:①复活节岛的人口数量变化特点:人口先增加,曾经达8 000~20 000余人,后减少,现在百余人生活在岛上。②影响因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消费或不当开发,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降低资源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恶化,会降低区域环境承载力。③启示:封闭、与世隔绝的区域环境,使环境承载力难以突破,加速悲剧。社会、经济的发展超过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时,区域发展就走向衰落。
情境二:探究开放区域,区域联系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冰岛成功发展的启示
资料1:冰岛地处高纬,气候严寒,移民到此的维京人只能放弃耕作,仅以放牧为生。随后,周期性爆发的火山产生的灰烬毒化了家禽的饲料。这类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饥荒在冰岛历史上屡次发生,后果最严重的一次是1783年火山喷发,岛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被活活饿死。
资料2:对于维京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冰岛土壤的脆弱性。维京人最初踏上冰岛,看到的肥沃土壤和茂密树林不过是一种表象,这种积累其实从上一次冰河期结束时开始,形成的过程如同石油和矿产一样缓慢。频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灰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也起到保护土壤、防止侵蚀的作用,但维京人的放牧和烧荒,使地表丧失了植被的保护。由于火山灰很轻,能被风带来,也能被风带走,除了土壤风蚀的问题外,岛上频繁的暴雨和洪水也会将暴露在外的火山灰冲刷走。脆弱的土壤和生长缓慢的植被,使冰岛土壤侵蚀更加严重。
资料3:贫困和饥荒令活下来的维京人醒悟。他们不再丢弃大块的木头,不再饲养会破坏生态的猪和山羊,也放弃了大部分高地(因为斜坡土壤侵蚀更严重)。相邻的牧场开始合作,牧民们对每个公共牧场的最高养羊数额达成协议,然后分摊到每个牧民。
资料4:从中世纪后期开始,鳕鱼干贸易的增长刺激了冰岛的经济。维京人在冰岛海域捕获鳕鱼,加工成鱼干出口到欧洲大陆,供给不断壮大的城市居民。到20世纪初期,冰岛发展自己的舰队,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冰岛实现渔业生产产业化。今天的冰岛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地热和河流发电,已经从欧洲最贫困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城市化水平位居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首位。
——摘自《崩溃》
探究任务:①概括冰岛地理环境特点。冰岛人生存所需最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什么?②对比冰岛和复活节岛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进行评价。③冰岛人是如何对待脆弱的生存环境并成功发展为高度现代化国家的?④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探究成果汇报:①冰岛突出的环境特征是火山、冰、水(洪水)和风(强风)。稀缺资源是土地,因为土壤侵蚀严重,形成资源的短板效应。②冰岛到欧洲的航行距离近,相对于复活节岛而言是开放的区域环境。③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实施土壤保护政策、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和提升科技水平。④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区域开放程度会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发现和遵循环境承载的限度,人类文化可得到发展。
拓展与资源支持:拓展与资源如图11、图12。
★教师活动
归纳与提升:①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区域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③区域人口发展要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3课时 为什么发生大规模人口迁移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解读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①通过爱尔兰土豆饥荒的案例,探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驱动的人口迁移。②通过瑙鲁人口迁移的案例,说明区域资源开发和资源枯竭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①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②通过爱尔兰饥荒和瑙鲁的案例,发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发展的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会引发人口迁移,区域人口数量的改变,也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回顾两个国家真实的发展历程,探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人口数量的机制。
★学生活动
探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引发的人口迁移现象,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情境一: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
资料1:爱尔兰在17世纪中叶就在全岛普及了马铃薯。马铃薯比其他农作物更易生长,收成明显更高,即使其他农作物歉收,马铃薯仍有收成。同时由于马铃薯的高产,爱尔兰人口爆炸性增长——1760年爱尔兰人口有150万,而在1841年已经攀升至810万。截至1845年,爱尔兰岛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200万英亩,成为绝大多数爱尔兰人的口粮与家畜饲料,100万农业工人、350万小农耕作者都依靠着它。尽管自引进以来,马铃薯歉收在这个苦难的岛上也发生过20多次,但从来没有让爱尔兰人过于失望,然而1845年这一次却不同。
资料2:1845年的夏季,一种真菌开始悄悄地在马铃薯身上作用,这种真菌使得马铃薯霉变、腐烂、枯萎,幼苗还没有收获便已腐烂、发黑。几周内,这种“马铃薯枯萎病”自东到西席卷了爱尔兰岛。这场灾害毁掉了40%的马铃薯田。爱尔兰人打起精神加紧种植以弥补损失,可是没有人知道马铃薯枯萎的原因在于真菌——爱尔兰人没有将已经烂在田里感染的上一代马铃薯清除便开始新一季的种植,在没有农药的年代里,更大规模的饥荒注定会从这田间开始。1846年,这一年温暖多雨,加上病变的马铃薯繁殖,导致马铃薯枯萎病病菌的传播,最快时病菌以每周50英里的速度在爱尔兰境内的马铃薯种植园间传播,马铃薯产量急剧降低。
资料3:1846年的饥荒较上一年更加严重,300万到400万人开始吃不上饭,爱尔兰瞬间饿殍遍野,甚至在当时的爱尔兰村庄里很少有十人以上参加的葬礼了。这一大饥荒持续到1852年,爱尔兰岛800万人口锐减四分之一,100多万人丧命,迫使近200万人背井离乡。
资源支持:资源支持如图13~图16。
探究任务:①读图13,描述土豆饥荒给爱尔兰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及人口数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②读图14,说出爱尔兰移民海外最多的时期。③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的角度,解釋爱尔兰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探究成果汇报:①人口迁移——区域人口的机械增长。爱尔兰移民海外最多的时期在1841—1850年间,出现人口机械负增长,是人口净迁出区。②生物灾害造成环境承载力下降,饥饿、疾病和移民导致人口数量骤减。③前期的人口数量激增和土地利用不当,以及将土豆作为粮食作物的过度依赖是造成饥荒的原因。
情境二:瑙鲁——从外来劳工的天堂到举国被迫移民
资料1:瑙鲁是位于太平洋西南的一个小岛,面积21平方千米,约为崇明岛的1/60,世界第三面积小国。小岛周围都是海洋,导致这个小岛连淡水池塘都没有,所有的小溪水沟都是咸的,并不适合人类生存。
资料2:由于候鸟迁徙路线途经瑙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地表积累大量的鸟粪,而丰富的磷酸盐矿就来自于这些鸟粪沉积。
资料3:1970年,瑙鲁从英国手中拿回磷酸盐矿所有权,从此决定以磷酸盐致富兴国。20世纪80年代,大量国外劳工涌入瑙鲁,开采磷酸盐。该国人口由两三千人暴涨至超过1万(外籍劳工3 000多人),一度经济繁荣,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资料4:20世纪90年代开始,瑙鲁磷酸盐矿资源大幅减少,资源陷入枯竭,绝大多数外来劳工纷纷归国。
资料5:由于粗放的露天开采方式对岛上的环境破坏极大,岛国居民几乎所有的燃料、饮用水、食物都要依赖进口。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使岛屿的土地更加松散,受海洋侵蚀,瑙鲁陆地面积显著减小。
资料6:瑙鲁计划在国土被淹没后举国移民澳大利亚。
探究任务:①阅读案例,分析瑙鲁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次人口迁移?说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②运用环境承载力的知识解释瑙鲁的社会、经济兴衰的根本原因。
探究成果汇报:①瑙鲁发展过程中出现两次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②瑙鲁社会、经济的兴与衰,根本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与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探究活动:迁移与应用(图17、图18)。
讨论主题:①人口增长超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会出现怎样的后果?②基于漫画中对地球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说说你的观点?谈谈提出“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教师活动
归纳与总结:①在人口增长不超过环境承载制约的条件下,经济因素是区域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②资源枯竭、自然灾害、战争等都会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显著降低,引发区域人口安全问题,从而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最终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单元教学评价
第4课时 单元测评
测评方案一: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以宣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主题,设计制作宣传品。
【任务背景】2019年11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学生任务】设计宣传展板。
结合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和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情况,为人口普查制作宣传展板,帮助全国人民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如何进行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对我国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公民应如何配合完成全国人口普查?
测评方案二:人口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52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影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因素 B.政策因素
C.氣候因素 D.生态因素
2.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是
A.解决污染问题 B.带动经济发展
C.扩大城乡差异 D.减少地域联系
历史上的宜居古城甘肃永泰,近几十年来因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迫使人口不断外迁。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永泰古城人口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4.永泰古城人口外迁说明当地
A.环境承载力提高 B.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C.环境承载力降低 D.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生态林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 014.3万公顷,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构筑起绿水青山的生态防线。据此完成5~6题。
5.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得工程区
A.环境承载力提高 B.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C.环境承载力降低 D.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6.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给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减轻风沙的危害 B.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C.减少生物多样性 D.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读“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表1),据此完成7~8题。
7.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气候寒冷 B.对外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土地生产力大
8.据研究推测,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有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 ④自然灾害增多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有规律可循。表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比例,表3为世界人口随纬度分布比例。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0.根据人口随纬度分布比例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是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二、非选择题
11.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理解人类是否生活在地球可承载的限度之内,变得愈加重要。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生态足迹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利用的所有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和水域的空间面积总和,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渔业用地、林木产品生产所需的林地。生态足迹用“全球公顷”为单位表达。
资料2: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人类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目前生态超载情况已经达到需要大约1.5 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地步。自然可以承受短期的环境超载,但如果长期如此,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资料3:经济区域与其主要成员国(表4)。
资料4:图19与图20分别为1961年与2010年不同经济区域的生态足迹(虚线为世界平均水平)。
(1)依据资料,世界人均生态足迹是世界生态足迹与_______的比值,可以反映世界人均的资源消耗水平。
(2)据图可知,与1961年相比,到2010年世界人口总量大约增长了_______亿人,人均生态足迹减少了全球 公顷。其中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始终最高的是_______(填写经济区域名称)。
(3)总体而言,全球生态资源消耗总量呈_______(增加/减少)趨势,由此可能引发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知识,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点建议。
参考答案:1.B 2.B 3.C 4.C 5.A 6.A 7.A 8.B 9.C 10.B
11.(1)世界人口数量 (2)30 1.5 非洲联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3)增加 森林草原面积减小 水土流失 (淡水资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 生物数量减少等,合理即可) (4)减少浪费 绿色出行 (节约用水 循环利用,合理即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钟启泉.学会“单元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5-06-12(09).
[3] 张素娟,刘一明.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整合设计[J].地理教学,2020(16):4-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