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丽 孟丽红 陈福玲
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学生综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必然且重要的路径。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学科优势分析为基础,提出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劳动情怀、野外实习加强劳动实践、完善学业评价促进劳动素养养成、“家校社”协同助力等途径,推进劳动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持续深入开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地理教学;渗透途径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来,劳动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话题。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地理学是一门跨自然和人文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渗透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分析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学科优势,探讨劳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旨在为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参考。
一、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符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学科教学要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内容。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地理、技术等学科需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与创新精神。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的必要举措。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培养,也包括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育等[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2.契合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2],其中地理实践力聚焦学生的行动意识与行动能力的提升,实践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方式,劳动教育注重实践育人。由此可知,劳动教育也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外,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等综合育人价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优势、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还可以有效拓宽地理教学的实践路径、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推动地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3.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中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个体价值观念塑造的重要阶段。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高中生的认知发展属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发展迅速。因此,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应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复杂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注重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承担着独特的育人使命。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或是中观层面的达成地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需要,还是微观层面的个体身心发展的需求,都表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二、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优势
1.地理学科与劳动教育联系紧密
地理学科与劳动教育联系密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初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劳动具有决定性影响。人类的劳动实践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有其独特的地理印记,由此可见,地理学科与劳动教育从源头上密不可分。其次,地理课程的根本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的有机组成部分,最根本的目标也指向立德树人,因此,地理课程与劳动教育在根本目标上共同指向了育人。再次,地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地理课程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教育,强调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最后,实践性强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劳动教育强调在劳动中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育人特性[3]。综上可知,地理学科与劳动教育在本源、根本目标和实施途径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较于其他学科,地理学科在有效融合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2.地理教学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
地理教学内容贴近真实生活,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地理教学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涉及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多个层面的内容,为劳动教育的渗透提供了生动而多样的内容选择。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大致可划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技术与实践三大部分。自然地理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土壤的改良与保护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人文现象展开,因此,人文地理蕴含的显性或隐性劳动教育元素尤其丰富,具体包括乡村、城镇、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等内容。技术与实践模块的内容与劳动技能的培养联系密切,主要包括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等。简言之,地理教学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地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素材,灵活选用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有效渗透劳动教育,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
3.地理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空间广泛
从劳动教育的实施场所而言,劳动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具有空间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学校组织开展劳动实践的场所不限于教室和校内,工厂、田野、山林、社区、科技馆等场所都可以实施劳动教育。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地理教学环境十分广泛,不仅包括教室和校园,也包括自然与社会的真实环境。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具有教学环境多样化的优势。教师不仅可以在地理课堂上渗透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劳动的规范意识,还可以引领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大课堂中培养劳动品质和提升劳动技能。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途径
1.从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依托地理课堂渗透劳动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在地理课堂上的渗透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和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的科学态度,树立深厚的劳动情怀。在精准把握课标和深入分析地理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选取贴切的素材和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劳动教育。
例如,在讲授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貌的观察”一节时,教师可通过播放短视频“京张铁路的修建”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了解詹天佑基于地形勘测巧妙设计“人”字形路线的事迹,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我国首条铁路干线的成功修建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创造性成果,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怀。又如,在讲授新人教版“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节时,教师可结合教材的情境材料,创设“浑善达克沙地从生态绿洲退化至沙源地再到绿洲重现的变化”的情境,让学生围绕土地退化原因及其科学治理措施的情境问题展开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同时能让学生意识到创造性劳动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带来的变化,启发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开展地理实验、学具制作、图表绘制等实践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布置作业环节,教师可结合本节课的授课实际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调查采访等,并要求以小组交流、课堂展示等形式进行成果分享。总之,在日常的地理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育人价值,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于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感。
2.以地理野外实习活动为切入点,强化学生的劳动实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倡导“教学做合一”。劳动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主要形式,须通过“做中学”实现实践育人价值。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决定其教学活动要走出教室小课堂,深入自然与社会大课堂。因此,地理野外活动是地理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和形式。在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中,可以将劳动教育貫穿始终,地理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劳力又劳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依托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发展劳动创造思维,从而内化劳动素养。高中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野外考察、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研学旅行、职业体验等[4]。以江西石城国家地质公园考察为例,在准备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谷歌地图设计考察线路并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搜索等方式提前搜集石城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貌类型及相关景点资料,形成个人笔记。考察过程中,学生需测量海拔与经纬度,采集岩石样本等。考察结束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及时整理考察记录并撰写野外考察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地质地貌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地理实践能力,同时也磨炼了自身的劳动意志和劳动品质。除了自然与社会大课堂,校园也是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理想场所,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一“植被”一节时,教师可依据教材活动栏目的要求,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树木的调查。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开展月相观测、气象观测等地理实践活动。总之,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在亲临、亲触、亲做中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劳动素养。
在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需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实践活动开始前,地理教师应精准把握地理实践内容及其与劳动教育内容的联系,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地理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开展亲身实践,并适时渗透劳动价值观教育,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实践能力等;三是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一起总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问题。
3.以完善地理学习评价为契机,引导学生重视劳动教育
高中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评价实施建议,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书面测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既不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限制了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劳动教育,需要完善学习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首先,在地理试题中渗透劳动教育。考试仍是当前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是高中生关注的焦点。地理试题是渗透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载体,在试题情境中融入劳动教育素材,有利于充分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和正面导向作用。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高考试题注重结合学科特色加强对核心育人价值的考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5]。例如,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试题Ⅰ卷第36题以西欧顺坡垄的葡萄种植为背景设计,体现了农业生产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树立农业生产遵循因地制宜的观念,不仅提升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其对劳动的认知。在讲解地理试题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背景材料开展劳动教育,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平时的训练试题中,教师也可以设计劳动情境,渗透劳动教育。其次,注重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在日常的学习表现评价中,既可依据对学生的观察进行评价,也可以学生的作业或实践作品等作为评价的依据。为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教师可把学习评价贯穿于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实施常态化、通俗化的评价,包括口头评价、作业评价等。积极的评价能有效增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因此在日常表现评价中尤其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如在学习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课前小组关于“日地模型”学具制作的成果,并在小组互评后对各小组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进行点评,同时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鼓励,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参与劳动的热情。
4.以“家校社”协同推进为突破点,共同助力学生的劳动教育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学校应充分发挥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多方育人力量构建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同时还要建立和丰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劳动教育相关的保障机制、健全劳动教育场所的建设等,为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从而推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地理学科的特性决定其教学场所不局限于教室,需要依托校内与校外的教育资源,具体包括地理园、气象站、博物馆、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多方育人力量的协同推进,尤其是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研学旅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须从劳动课程的制定出发,立足于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校情、教情和学情,构建以研学旅行为依托的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其次,学校应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关于研學活动的情况,使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研学活动;最后,学校需与劳动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场所等合作建立校外研学基地,各企事业单位等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育人力量共同推进,实现协同育人。
劳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劳动教育对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学科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精心挖掘地理课程资源蕴藏的劳动教育元素,积极探索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内化劳动素养,把地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渗透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07):89-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王定华.试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蕴与方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5):4-10.
[4] 武强.高中地理劳动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实践——以无锡赏石园讲解员职业角色体验为例[J].地理教学,2019(20):57-58.
[5] 吴俊和.高中地理试题落实“五育并举”的策略例析——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为例[J].地理教育,2020(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