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其中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就是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尝试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从正确认识核心素养与知识、素质、品格、学科的关系角度出发,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要求,并从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观念素养四方面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实践,让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教材;二次开发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核心是教学和课堂[2]。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资源,而教材不是“完美”的,所以,教材二次开发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自然会影响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生成的效果。笔者拟从认清核心素养与知识、素质、品格、学科的关系出发,对核心素养下教材的二次开发策略进行探讨。
一、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
目前,许多文章在“爆炒”核心素养,这些文章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培养路径等方面做了大量论述,大多认为:核心素养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叠加,它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这个“新”词与以往教学中的关键词(知识、素质、品格和学科)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目前对这方面的论述较少,而谈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是要求教师“放弃”这些关键词,盲目地另辟新径,而应首先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核心素养与知识:知识是素养的外化,知识是看到一个树就是一个树,素养却能在一棵树中看到风景。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经历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所以,教师的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上,而应通过学习知识,达到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的目的。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培养学生的素养离不开知识积累,没有知识,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核心素养处于素养核心地位,其提升应发生在学习、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它源于知识,但知识积累又不必然提升素养。因此,核心素养要基于知识,又要超越知识,强调转“知识”成“素养”。这里的“素养”应该是一种超越知识的综合性素养,是学生能够终身享用的东西,是学生可以从课堂带得走的东西[3]。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已从素质教育转向素养教育。素质教育和素养教育差别在哪里?《现代汉语词典》对素质的描述是:事物本来的性质。对素养的描述是:平日的修养,具体指人经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能力和技能[1]。所以,素质基本是先天的,而素养是靠后天培养的,这也是素质教育与素养教育的区别所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素养教育的关键,它更需要训练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慧眼发现学生所需,并要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训练和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所需的技能和能力[3],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与品格:核心素养就是一个人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品格本身就是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要素,品格和能力一样重要,甚至从核心素养描述的角度看,品格在先,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从而显得更重要。而过去,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能力,淡化了学生品格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注重提升核心素养的新阶段,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品格素养。
核心素养与学科:学科教学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生长的主要载体,中学阶段各学科素养之间既有“同”又有“异”。一般素养是学科素养的“同”,渗透在多学科教学中,而学科核心素养属于学科素养的“异”[4]。所以,每门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应具备独特性、实践性、关键性和生长性的特征[1]。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培养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一般素养。
所以,核心素养与知识、素质、品格、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超越知识、素质、品格和学科的新内涵。简单的说,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存在于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于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的过程中,它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应是在各要素统整的过程中,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教材的二次开发实践
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剧本在于教材,而教材不是“圣经”。客观上讲,目前教材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强调普适性,而教师、学生和地域则存在差异性,这一矛盾客观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所以,研究教材、科学地开发教材是地理教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选择。落实核心素养教育,需要教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科学地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确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努力进行以教学内容开发、以真实情境为背景的探究活动,从备课、上课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把核心素养的要求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内容之中。这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关键所在。
具体到初中地理学科,就是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教师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和教材进行再研读,找准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把人的基本素养落实到地理学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它们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人地观念是灵魂、区域认知是基石、综合思维是品质、地理实践力是知行合一[5]。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尝试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以期让课堂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主战场”。
1.优化图像系统,为培育区域认知素养提供“素材”
初中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区域认知是解决地理问题的起点、是地理学的基本认知方法,也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石。图像是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最好的载体,区域认知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区域定位,而初中生因年龄和见闻所限,缺乏对相关事物的感知,很难定位相关区域。这时需要外界提供直观性的图像,帮助学生进行区域定位,而教材因为篇幅所限,没有呈现所有的区域地图,教师可以对教材图像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在相应位置增加一些区域地图。另外,教材强调普适性,具体到学生和地域是有差异的,且教材中有些章节提供的图像素材也只是學习的载体,实际教学中可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根据教学需要删、改部分图像。如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区域来代替教材中所给图像素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为例,“阅读和绘制地图”内容,只提供了山东省的地图,该地图所标注地名,本区域学生并不熟悉,教师可用本区域学生熟悉的地图代替,这样既可以降低区域认知素养难度,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2.整合“活动”栏目,为培育地理实践力素养提供“场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标绘制、学具制作、实验、野外观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调查、考察和实验等真实场景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野外观察等是提供真实场景最好的方式,但需要走出课堂,实际教学中难以操作,所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一直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现阶段,多数版本教科书设置了类似“活动”栏目,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其在每个章节专门设置了“活动”栏目,如果教师对这些“活动”栏目进行有目的的整合,精心设计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也可以为落实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提供模拟“场所”。教师可先分类总结“活动”要求,对制作、模拟、演示和绘制类等直接有利于培养地理实践素养活动进行整合[6](表1)。例如,可以把“制作地球仪”和“演示地球公转”两个“活动”进行整合。其实,第一个活动的成果就是第二个活动的道具,教师可以按“活动”所需材料准备,再按“活动”步骤整合实施,这样既能为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提供“场所”,也能增加教学的连贯性。
3.完善地理要素,为培育综合思维素养提供“原料”
综合性也是初中地理課程的一个基本性质,课程要求初步揭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品质与能力。而地理要素既是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因素,也是综合思维训练的“原料”,所以培养综合思维素养离不开完善的地理要素及其整合。而教材由成人开发,具有很强的成人化思维,典型表现为“常识”性因素不在教材中呈现,其实成人的“常识”并不一定是初中生的“常识”。如在“农业”一节中,有“活动”栏目要求学生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时,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生活是什么?生产又是什么?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增加这方面的简单介绍,为学生能进行综合思维训练提供“原料”。
4.改变教材顺序,为培育人地协调观素养提供“情境”
人地协调观念是地理核心素养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它渗透在地理教与学的过程中,隐藏在地理现象的背后,人地观念素养的培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资源观和环境观。要求由“境”入“情”,从而触动心灵,学以致用,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生活实践[7],而初中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许多地理现象又难以在课堂呈现。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之一,而教材是专家“精雕细琢”的产品,其本身就为培育人地协调观素养提供了一些“情境”,以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为例,这些“情境”多出现在“活动”“阅读材料”栏目中,只需调整顺序就可为课堂所用,如“水资源”一节,可以把章节最后的水污染和节水标志首先展示,这些图片(境)会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学生就会带着责任感主动探究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在探究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教材二次开发是以提高学生素养为中心的新实践,其目的在于让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素养生成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主动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帮助教师突破教材的束缚,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使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吕晓丹.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J].地理教学,2016(17):34-36.
[2] 张胜前.良性互动与核心素养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7上):1.
[3] 周步兵.核心素养视界下教材二次开发 [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8):28.
[4] 石海泉.“地理学科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的主题复习课堂教学例谈 [J].地理教学,2016(23):36.
[5] 王建芹,姜建春.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命题评价及备考研究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1上):54-56.
[6] 李健.基于行为动词的教材“活动”要求实践研究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上):37-38.
[7] 张子娇.探究人地协调,提升核心素养 [J].地理教育,2018(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