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从明
摘 要:对高中地理教师而言,结合核心素养开展乡土地理的专题复习课,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创造性的工作。文章选择“江苏乡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专题复习课,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从材料搜集分析整理,到考纲和课标研读、考情学情分析,再到思路构思和教案编写、探究活动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专家点评等方面探讨了专题复习课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土地理;高考专题;教学设计
一、设计背景
1.高考考情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江苏地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要求系统整理如表1、表2所示。
2.学情分析
进入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包括自然与人文),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解答训练。但是江苏许多学校并未开始对乡土地理进行系统复习,更没有展开 “江苏乡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的系列复习。因此,大多数学生不能系统掌握本省的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对于江苏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也多是略知一二。
3. 素材搜集
本课一无相关教材,二无相关资料,三无可借鉴课件(或教案),对教案设计所需图文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制作都要从零开始。笔者在网上下载了江苏行政区图、地形图、水系图、交通图(铁路和公路)、矿产图、农作物和旅游资源分布图;还搜集了江苏主要山河湖泊、地形区、风俗民情和人文古迹等文字资料;整理了近五年江苏三大产业、城市(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资料,研究了一批涉及行政管理的相关文件措施。
4.设计思路
依据课程目标和江苏高考考纲要求,结合高考考卷区域地理试题命题方式和必修三的相关教学案例,思考教案设计线索、重难点、切入点和教学方法;同时,设计作业巩固、拓展延伸环节,这也作为下一步制作PPT的主要思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问题的设计,初步计划以“问题展示—小组合作—展示点评—总结升华”为形式,结合启发式、问题探究式等方法展开教学基本活动。选定三个案例为素材,开展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①分析在建的连盐快铁(连云港至盐城)对苏北的影响;②探讨洪泽湖的洪灾成因和防治措施;③分析苏北里下河平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二、教学分析
1.学习目标
①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规律、原理),思考分析评价乡土地理可持续發展中的条件、方向,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其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②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并解读有效地理信息,能够分析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2.学习重难点
重点:评价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分析洪泽湖洪灾严重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洪灾对策; 分析本市里下河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江苏沿海风能开发的背景、区位条件、方向、措施和意义。
难点:通过对身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探究,总结回答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3.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分析法,以及“问题展示—小组互动—展示点评—总结升华”的教学流程。
学法:课前自主预学、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点评、经典问题训练。
三、教学过程(表3)
四、课后反思
反思设计过程:整体设计程序比较合理,结合乡土地理素材,突出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即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可操作性强;基本按照设计思路,顺利完成了预定的预学、探究、展示、点评和总结提高等环节。个别问题的设计不太科学,影响学生答题质量;探究量稍大,导致节奏前松后紧。
反思教师活动:教学思路清楚明了,活动紧凑,表达自然流畅,声音响亮,表述严谨,科学规范。真正做到重视点拨引导,及时总结归纳的作用。
反思学生活动: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形式多样,思维活跃,生成性好。
专家点评:本节课结合新高考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一个个创新案例、创新活动、创新思维,多角度展开探究活动,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热情,课堂教学高潮迭起,生成不断。虽然有些缺憾,但是真正为大家呈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一节乡土地理与高考复习相结合的优质示范课。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充分“暴露”了学生思考分析、表述解答过程中的问题,为教师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和总结提高提供优质“生成资源”,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内涵、维度和效度。教学全程真正从人的品格、能力需要出发,设计能够促进生命成长,促进终身发展的学习过程。使地理教师体会到教学设计只要不畏困难,勤于教研,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再难设计的课堂也能够出彩。(丁书亚/江苏省盐城市地理教研员)
参考文献:
[1] 杨洁,丁尧清,译.热点聚焦: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6(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