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地理教育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

陆纪燕

摘 要:本教学设计以5W理念引领概念教学,首先让学生围绕“自然灾害”这一关键词提出所有相关问题,以动手贴图、合作绘制等方式设计自然灾害科普馆为主线,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枯燥的概念教学生动化、生活化。

关键词:自然灾害;科普馆;淮安;防灾减灾

一、教材简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材地位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4节的内容,继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等知识之后,在学习了中国的地形地势、气候与河流三大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和应对措施,既是必不可少的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也为后续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概况的学习做了铺垫。

【知识内容结构】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防灾减灾,三个框题的知识由概念入手,了解特点后提出应对措施,呈现逻辑思维上的递进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储备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世界重要区域与国家的过程中,曾提及日本的火山地震灾害、印度的水旱灾害、中东的水资源匮乏、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学生对自然灾害有所了解,但比较零碎,本课则结合中国自然灾害的具体情况,较为系统地学习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为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八年级学生逻辑能力正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想象能力也逐渐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析图和绘图能力。

三、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方向,以“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多元智能发展的差异,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以问题为中心,活动为主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主动发展。

【培养学生读图技能】教材提供了气象災害和地质灾害两张分布图,培养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地理要素分布的能力;此外,教师提供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降水量分布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作为学生探究的脚手架,由学生合作互助并展示读图步骤和方法,分析并归纳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了解常见的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说出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根据相关统计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根据相关地图资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应对地震的基本知识,学会在地震灾害中自救;通过自然灾害的学习,培养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自然灾害的特征;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培养尊敬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策略】活动教学、情境研究、问题引导、小组合作讨论。

六、课前准备

【小组活动素材】1号素材包括两类:文字类——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界、造成损失、分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图片类——四种气象灾害和三种地质灾害的图片,要求学生贴成思维导图的形式。2号素材:一张中国行政区空白图,学生贴在展区2的位置后,参考教材图片,自行设计图例,合作绘制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并归纳四类气象灾害的主要分布区。3号素材: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贵州和重庆两地的气候统计图、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变化曲线图。学生根据这些素材分析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提炼成关键词,并将关键词以概念图的形式写在3号展区。4号素材是四张图片:习大大、国家地震局、新闻主播和民众,分别代表政府部门、地震局、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四类人群,由学生贴在展区4区域内,并写上他们应对灾害时各自可做之事的关键词。

七、教学过程(表1)

八、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概念与分类、分布与特点、成因分析和防灾减灾,笔者将这四部分内容与“自然灾害科普馆”的活动有机结合,分设为科普馆的四个展区,请学生跟随课堂进度依次设计四个部分的展区,全程在设计活动中学习,在动手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全程学习所涉及的全部素材均以素材包的形式下发给学生,为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搭建“脚手架”,笔者则退居幕后,扮演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时的引导者、质疑者,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与质疑、共同解决问题。因此,整节课学生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参与状态。

不足的是,内容安排稍多,使得每个环节的学生活动略显仓促,未能及时在每个环节的展示结束后进行本组作品的完善与修改,如若将“概念与分类”内容前置学习,相信会给小组展示留出更多空间。▲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0848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