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地理教育

“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活动教学建议(人教版)

“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活动教学建议(人教版)

刘秀梅

摘 要:本节课结合时事找准学生兴趣点,围绕“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的不同主题,运用多种类型的活动展开教学,突出问题的引领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活动中聚焦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落实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交通区位因素;探究活动;核心素养

新课标对于“交通”的内容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因此,作为一节新授课,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我国的高铁”为活动主线,围绕“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如何对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三个主题,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设置教学活动,在问题的引领下,运用动手绘图、自由发言、小组合作、主题探究、深度讨论、方法总结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将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培育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以活动为载体,展现了地理学科与社会经济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主题活动一: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

【活动内容1】对常见的五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用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归纳(表1)。不同的交通方式构成了交通网,交通网是由两个基本要素“点”和“线”组成,引导大家思考,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所有交通运输方式中哪种最重要?

设计意图: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交通方式特点的理解。那么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铁路运输,而高铁的发展是目前铁路运输中发展最快、最能代表我国交通水平、最受世界关注的运输方式。导入活动承上启下,顺利过渡到以“我国的高铁”为例学习本节内容。

【活动内容2】案例探究:大同—西安高铁为什么迟迟不能开通?

出示某省地形图(略)。设置任务:①根据形状和地形分布判读该地为哪个省,位于哪个大地形区?小组讨论,说出该省的自然环境特征。②请三位学生在地形图上绘出大同—西安的高铁线路。说出为什么这么绘?考虑了哪些因素?③该线路主要克服的障碍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山西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以及在高铁选线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思考问题,强调地形是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如何克服黄土的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的技术问题是大西高铁迟迟不能开通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在落实区域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分析能力。展示三幅学生绘制的不同的线路图,自述理由,师生共同讨论、修改、归纳、总结,得出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生物等。充分给予学生观察、动手、讨论、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所学知识。

【活动内容3】结合大西高铁历时十年仍然没有开通的情况,请大家谈谈影响修建高铁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明白问题的产生一定离不开特定区域(自然要素),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如今影响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因素。为什么修——社会经济是决定因素;在哪里修——自然因素是限制因素;能不能修——技术因素是保障因素。

主题活动二:如何对影响交通线路的

区位因素进行评价

【活动内容1】展示材料:大同至西安高铁客运专线是中国“八纵八横”客运专线网的其中“两纵”——呼南通道和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山西省大同市,自北向南贯穿山西省中部,在山西永济市跨黄河进入陕西省渭南市,终点至西安市。线路正线全长859km,山西省境内正线长度706千米,陕西省境内正线长度153千米,全线桥隧比例约占线路全长的78%。该线建成后,大同至西安运行时间将由16小时压缩至5个半小时左右,大大缩短区域内主要城市与全国各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满足日趋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对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分组讨论:大同—西安高铁的修建将会给山西、陕西带来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对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进行评价,主要突出地理综合思维。需要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大西高铁的建成通车能够完善我国高铁交通网,缩短区域间经济距离,带动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黄土高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活动内容2】通过活动内容1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大西高铁的建成将给陕西、山西带来巨大的有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大西高铁的修建难道只有利沒有弊?通过适时追问,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搭设跳板,力图为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供条件。

设计意图: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联系。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要从空间位置、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正(有利)反(不利)两方面评价分析。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修建高铁会破坏地表状况、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等。对地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认知能力。

主题活动三: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对

不同区域的影响

【活动内容1】观看微视频“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视频展现了中国高铁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克服的各种自然障碍和在世界上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视频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高铁。完成下列连线题,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从自然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认识到中国高铁面对大漠戈壁、草原风沙、崇山峻岭、高寒冻土、松软湿地、巨风大浪以及高盐临海等复杂的地理条件,通过实践所拥有的高铁技术,能够满足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修建高铁的需要。让学生在了解我国高铁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活动内容2】微视频展现了我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心情澎湃,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愿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积极思考的热情,展示案例探究:中国高铁,自信何来?要求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结合视频内容和所学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高铁在世界各地不同自然条件下修建,都有成功的“中国样本”。开放的课堂讨论、不设限的答案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热情激昂的自由发言中让所有学生都了解到:如今的中國高铁不仅在国内快速发展,也在全球积极布局。在美国、俄罗斯、欧洲、土耳其、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高铁的身影。中国高铁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运营里程和在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高铁创新体系别具特色,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时代,中国高速铁路肩负着交通强国的历史使命,正在为满足人民对美好交通的向往而创新发展,也在为主动应对全球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而不懈奋斗。在创新发展的大道上,中国高速铁路的优势十分显著,100%中国制造的高铁在拥有最密集的线路网络、最复杂的运行环境、最庞大的乘客人数的客观条件下,能催生出最伟大的高铁标准和最好的高铁技术。伴随雄厚科技实力而来的,是全球最丰富的运营经验。这些发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家自信。

引导学生通过提取同学发言中的有用信息,归纳整理出影响我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速度快、运量大、正点率高、舒适方便、科技含量高、经验丰富,铁路速度等级齐全、施工成本低,国企效率高、标准高、交货能力强等。

【活动内容3】案例探究:我国高铁拥有的实力,让我国有能力构想修建一条从北京出发,途经西伯利亚、白令海峡、阿拉斯加、穿过加拿大到美国的中俄加美高铁,未来我们就可以坐高铁去美国了。读图1,完成以下问题。①分析影响该线路的区位因素各有哪些?②经过白令海峡时到底应该修桥还是修海底隧道?为什么?③如何评价中俄加美高铁的建设?

设计意图:该案例是将2017年全国文综II卷地理37题以案例形式自然顺畅地给出,降低学生心理负担,使学生体会到高考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来源于生活。探究是建立在掌握了分析影响高铁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发现问题(区域认知)到分析问题(综合分析)再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方法,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思考和探究,得出结论。影响该线路的自然条件有冻土面积大、低温、暴风雪天气多、地形复杂、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施工期短等。社会经济经济条件有基础设施差、运输距离长、运费高、建设成本高等。在学生讨论时,适时点拨提醒:经过白令海峡时到底应该修桥还是修海底隧道?为什么?较高的能力要求考察的不仅是影响修桥和建隧道的区位因素,更重要的是还要根据两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及运营状况进行评价,做出判断。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都是本节课达成核心素养的目标。对中俄加美高铁的评价,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落实了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课后作业】①中俄加美高铁建成后最大范围能把世界哪些地方联系起来?在世界地图上画出示意图。②初步估算中俄加美铁路长度约为1.3万千米,按照350千米/小时的设计速度,旅客乘坐高铁从北京到纽约大约两天即可抵达(飞行需要13小时),但我国正在研究的磁悬浮+低真空模式的“超级高铁”,理论上可以使北京到纽约的时间缩短为大约2小时。乘超级高铁去美国,你心动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创新地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引入“超级高铁”的用意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交通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全面了解“超级高铁”的目的是在作业中渗透爱国情感,把爱国情感的培养具体化,同时起到延伸课堂、及时巩固,拓展提升的作用。▲

(该课荣获国家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活动部级优课)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0849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