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林霞 杨永梅
摘要:鲁教版地理新教材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每节都安排了“活动”且分量很大,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动口、动手、动脑、动眼,进而学会探究新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本文通过四个活动,探讨黃土高原的活动教学。
关键词:活动教学;实验教学;黄土高原
本节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的内容。教材以一个独立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为主题,紧扣“黄土”这一区域中心事物展开,对应课程标准为: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内容有“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并对应设置四个活动内容: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该节活动设置框架图,如图1所示。
活动一: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活动分析】教材以窑洞、信天游的图片并配以文字展示黄土高原特有的古老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要求学生根据文字和图片,举例说明黄土高原特色民风民俗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设计】教师以黄土高原民歌选手阿宝演唱信天游的视频为课堂导入,配以黄土高原当地的风貌景观图(窑洞、窗花、壶口瀑布、黄帝陵、黄土塬、安塞腰鼓、白羊肚手巾、秦腔、羊肉泡馍等),对教材内容做补充,使教材生硬的图片动态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这些“黄土风情”。安塞腰鼓、秦腔、信天游——奔放、高亢。当地黄土的地貌千沟万壑,人们日常通过大声呼喊等方式来传递信息;窑洞——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冬冷夏热,年降水较少,黄土直立性强,不易崩塌,容易开挖,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活动意图】教学中选择视频、黄土高原景观风貌图片导入,让学生产生兴趣,培养其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对黄土风情有更深层的认知,对当地自然环境与黄土风情的形成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活动二: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地理现象
【活动分析】①从教材中列举的3个关于黄土成因现象来说明你对黄土成因的理解。②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它推测吗?
【活动设计】此环节的活动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黄土成因的资料,通过课堂辩论的形式展开,探讨黄土的成因。相关成因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等。其中风成说教材中介绍最多,相关证据:①“黄土像冬季的积雪,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说明厚度均匀。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黄土的来向是自西北向东南。③“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其下面基岩的成分不一样”——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学生通过辩论,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搜集黄土成因资料,通过辩论、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前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推测。
活动三: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活动分析】①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大小、黄土土质、坡度大小、不同降水强度等自然因素的分析,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②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
【活动设计】活动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从地表植被、黄土土质、坡度大小、不同强度降水,模拟实验完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探究。
实验器材:黄土堆2份(其中1份覆盖植被);托盘2只(如图2)。
实验过程:用出水强度不同的洒水器在土堆顶部慢慢洒水,观察托盘内水土流失情况。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实验结论: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 。
【活动设计】活动2:结合教材资料,教师设计问题: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什么?水带走的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什么影响?
【活动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组内交流,得出实验结论。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与当地植被、黄土土质以及该地区地形特征、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教师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清晰的认识,为后面水土流失的治理做好铺垫。
活动四: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活动分析】通过图文资料找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活动设计】教师出示图5,提问:①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②在坡脚修建挡土坝有何作用?营养物质丰富的土壤在此堆积,有什么利用价值?③假如你是生活在黄土高原的村主任、学生、专家、当地村民或者政府人员,请从你的角度谈谈黄土高原的环境治理还有哪些措施?
教师播放公益视频“保持水土,爱护家园”。出示黄土高原治理前后景观对比图片(如图6)。
【活动意图】利用多媒体呈现实物图片,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从现象分析问题,并通过不同途径观察、猜测、验证,从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提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力图使其从多个角度散发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其它区域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也可以将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其它相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