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荣
当评价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为了解释清楚,从内容入手,一般划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式。应该说,“定性”和“定量”的划分基本涵盖了评价的主要切入点。事实上,“评价”这个概念还没有创造或提炼出来时,评价行为时时处处发生着,而评价行为发生时,评价主体从来不会考虑是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或者这一部分要定性分析,另一部分要定量分析。评价是一个系统,“定性”和“定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正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无解一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同样无解。不能不说,“定性”与“定量”的纠葛,实在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妨放下“定性”“定量”,直奔评价这个主题。
评价的素材越丰富越好,那么就要求教师努力搜集“素材”,虽然得出的结论会“复杂”,但“复杂”正是评价的特征之一。有的管理者偏重于素材中的数据,可能是受到“用数据说话”的影响。运用到评价上,这个说法要细思量,如这个数据来源于哪里?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如何辨别?数据能说怎样的话?数据能不能说出所有的话?……有的管理者把这个说法引申为“数据最能说话”“数据说的话最有说服力”。乍一听很有道理,你的平均分多少、及格率多少、你排第几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服不行,在数据面前,你哑口无言。
一名学生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数据就能说出所有的话?所有的数据就能说出准确的话?试卷考了高分,高分是个数据,但高分的背后隱藏着很多需要深挖的问题:这是一张难度系数多大的试卷?任课教师之前有没有“针对性”复习?对那名学生来说,这个高分的意义有多大?是一个偶然的高分,还是突飞猛进的高分?是保持着常态,还是实际上退步了?这张试卷有多少类型的题目?分别考察学生哪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考试那天,该生的身体状况如何、心情怎样……
“用数据说话”盛行,实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的,数据的好处是简单、易于公开透明、“操作性强”,尤其是和学校的评价、教师的待遇挂钩时,数据确实“最能说话”——考核方案只能量化,用数据说话。
任何一样事物不能仅靠数据说话,数据所说的话是有限的。如果数据粗糙不可靠,那么数据所说的话近于“谎话”了。因此,评价,要无限地接近真相。
首先是数据要无限地准确,提高数据的含金量。一种是学习成果的数据,如每一次测试、每一次作业、每一个获奖,这类数据比较容易统计;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每一堂课学生注意力的分布、思考时间的分布、教师提问的分布、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分布……这类数据需要即时统计,越准确越能走近真相。
其次,不论是评价教育的对象——学生,还是教师、教育现象、教育现场等,仅靠数据是远远不够的。
评价教育现象,掌握现象的第一手资料越多越好、越原始越好,只有建立在全面准确的资料之上分析、判断,才有可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之所以被有的教育现象蒙住了双眼,是因为搜集材料没下功夫,特别是有的只看表面现象,只看宣传报道“荣誉榜”,只翻阅“校园风景”“教师风采”,结果产生的往往是糊涂的看法。
评价教育现场,更是要观察细致、记录详细。评价之前,一般要制订观察、记录的方案,站在哪里观察、观察哪些项目、记录什么……如果是评价一堂课,那么就需要多角度地观察,然后条分缕析。越是细致越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评价学生——一个活生生的发展中的人,更要小心谨慎、全面细致、科学观察、科学分析。评价学生,先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先要走近学生。多角度科学地观察、调查、了解,才可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评价教师,同样不是仅仅依靠数据的,即使是教学质量,也不能完全依靠数据。比如一名教师任教的班级经常在可比性考试中名列前茅,这是否一定说明他是优秀教师呢?未必。或许他所任教的班级基础比较好,或许是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盯人战术”提高成绩的。比如有些教师,有不少称号,这个“称号数据”事实上也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第三,教育的评价,不是处理定性和定量的问题,而是怎么科学地评价的问题。我们评价的时候,往往是尽可能搜集、掌握详尽的素材,然后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就算一定要把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在实际评价时,谁都不会有意识地进行区分,往往是交叉在一起进行的,不会预设先后、不会为数据而数据,也不会为定性而定性。
定量评价之所以“热”,是它易于操作,且适合应试教育的需要。定性评价本身无所谓对和错,关键是看怎么评价、为什么评价,对于教育来说,在于它有没有促进教育的发展。定量评价走偏,特别是它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后,已经成为校长和师生不能承受之重。
定性评价遇冷,除了不够实用外,还因为定性评价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定性评价对评价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首先,需要教师懂教育。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评价也是有温度的。定量评价更多的是冷冰冰的话,定性评价应该是有色彩、声响和感情的。一个热爱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懂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师,会把教育事件、教育现场、教育对象等作为研究对象,科学地观察、求真地研究,他会注意每一个细节,因为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有人的心理、人的认知水平、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懂教育,就是尊重人、懂得人。即便是一个学生十个词语默写错了五个,教师会调查、分析:是学生昨晚睡眠不够?睡眠不够是家庭周围环境不好、是父母闹矛盾?错了五个词语,是不是教学出了问题?为什么错这五个而不是另外五个?错的五个,有几个是粗心造成的?哪几个是没掌握?所错的五个,错在哪里?……
有些地区实行调研测试,结果出来后,大家所见的还是数据,而对于学生究竟学得怎么样?教师的教存在哪些问题?均不见深度分析。这样的调研测试没有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十分可惜。
其次,需要教师懂学生。这一点对教育评价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评价天天在进行。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儿童的了解是不够的,更不用说理解儿童了。教师天天进行的评价在课堂上、在考试后、在德育活动的检查评比中,不难发现,有些评价是为了应试、为了应付检查、为了活动,而不是从学生的成长出发。
但日常的评价,仍然是可以改善的。评价要真诚,是为了学生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评价要纵向评,以发展的眼光评,少一点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只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何况也是不科学的。
最后,评价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懂学生,还要懂专业。比如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真的读懂学生在写什么、为什么这么写?要真的读懂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段落好在哪里。当教师真的读到学生心里,到位的评价才可能产生,而这需要建立在教师本人也是写作者的基础上。比如阅读,只有教师有广泛的阅读,才可能和学生的阅读产生共鸣,而平时师生的阅读交流也是一种评价——相互的评价。
总之,只有教师爱教育、爱学生,有温度、有感情、科学的评价才可能产生,至于定量还是定性,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