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湖北教育

目中有本目中有人

目中有本目中有人

方华容

“文本解读”之“文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本”指通过书写固定下来的所有话语;狭义的“文本”指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代指“作品”。这里讨论的“文本”取狭义,但范围更窄——仅指现行各版本语文教材中的作品。“解读”指通过分析来理解。综合起来讲,这里的“文本解读”指教师对现行各版本语文教材中文章内涵的分析和理解。

近年来,文本解读,尤其是对一些经典文本的多样化解读如雨后春笋,蓬勃而生,其中不乏一些远离文本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解读。过度解读文本并把这种解读强加给学生无疑是有害的。孔子说,“过犹不及”,作为教学使用的文本,“过”犹如“不及”一样有害。换言之,教师解读文本并将解读结果运用于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度”。

适度解读文本要做到“两有”:一是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做到“目中有本”;二是关注具体学情,做到“目中有人”。

一、目中有本

文本的核心价值包括一个思想、一种意趣、一个形象、一种构思、一种表达方式、一种艺术手法等,是文本最精彩的部分。教师解读文本时,抓住核心价值至关重要,因为偏离了它,再精彩的解读对于这个文本而言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台阶》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讲述了“父親”殚精竭虑、一砖一瓦地亲手建起一座带有高高台阶的新房子的故事。文中父亲的形象很感人,所以不少教师教学时先重点分析父亲的形象,且把形象归结为勤劳节俭、朴实谦卑、固执要强等;接着简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刻画一个贫穷、谦卑而要强的父亲;然后拓展,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让你感动的瞬间”;最后让学生谈谈“以后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这样解读文本,仅仅把“父亲”理解成了一个作者要讴歌的对象,看似感人,实则肤浅;此外,课堂教学中充斥着“道德说教”的意味,学生满口空话、套话,实则无趣。

这篇小说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父亲建房的过程,确实写得细腻感人,但是作者同样用很多篇幅描写台阶修好以后父亲的行为和精神状态。比如,“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这些文字极力描写父亲的苍老、失落和无助,作者还是想赞美父亲吗?父亲一辈子辛勤劳作,唯一的愿望、全部的寄托就是造一间有高台阶的房子,以便在人前抬起头挺直腰。房子造好了,他的愿望实现了,但他老了,他的精神寄托没有了,他也就垮了。看看我们的父辈,他们的追求多么传统世俗,他们的生活多么单调无趣,他们的人生多么简单苍白!看到这样的父亲,我们又是多么心酸和难受!作为子女,我们该怎样关心我们的父辈?解读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父亲”这个形象的悲剧意味——前文的“父亲”越勤劳,越执着,这种悲剧意味就越浓。对于父亲,作者不再是简单的赞美,更是深深的同情,是对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类似命运的反思。

然而,不少教师把这部分内容抛弃了,解读时只抓住父亲高大的形象,而忽略了小说的深刻内涵。这样肤浅的解读,难以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

笔者设计这节课时,先抓住细节描写分析父亲的形象,然后重点研读结尾那几段,启发学生把握父亲形象的悲剧意味,最后联系现实,让学生谈谈怎样关心父母。这样教学,效果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分析“父亲形象的悲剧意味”环节,教师课前将其预设为教学难点,设计了几种不同的突破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却很快就领悟了这一点。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阅读教学中,采取哪种方式设计教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能够对文本进行有广度、有深度、有细度的解读。教师解读的角度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细越好,因为这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和优化,有利于课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目中有人

是不是教师解读的内容都可以抛给学生呢?显然不是。教师解读的“度”不应等于学生解读的“度”,教师不必也不应该把解读的内容全部抛给学生。另外,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后,必须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选择,找到一条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路。这就是笔者所说的“目中有人”。

《湖心亭看雪》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是张岱的代表作。作为一篇游记小品,它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也栩栩如生。全文淡淡写来,情致深长,包括文中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也是以淡淡的笔触融入对山水的描画,可谓低调的精彩。文章可讲的内容很多。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这个文本时,围绕“痴”分析作者的性格和形象。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你眼中的张岱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写喝酒的人?为什么这个人连名和姓都没有?是作者没问他们吗?张岱“痴”在何处?随着问题的逐步抛出,学生越来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了。最后的总结阶段,学生或无言以对,或不得要领,教师不得不代替他们总结: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孤芳自赏的情怀之傲,痴迷于太仓稊米的人生之慨,痴迷于独抱冰雪的操守之坚。教师的解读不可谓不深刻,但在这个环节,她的眼中已经没有了学生。这样的课堂几乎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就算精彩,也是教师个人的精彩,与学生无关。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目中无人”。其实,就这个班的学生而言,家国之思、操守之坚实在不必操之过急地教给他们。根据学生实情,教师可以重点引导他们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赏析写景特色和写景方法;二是品味西湖奇景和游湖人雅趣相互映衬的意趣。

三、“人”“本”结合

笔者把“目中有本”和“目中有人”分开来谈,是为了讲述的方便,并不是说二者是截然分开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八年级上册的《背影》时,把“父亲的四处背影”作为重点,引导学生体悟“父爱之深”,是常规做法。然而,笔者总觉得这样解读出的父亲形象还不够丰满。经过反复研读,笔者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点,那就是关于父亲言行的叙述。行为上,作者注重对副词的反复、大量使用,而语言上只有四句话。我们先看看他的行动:“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然后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请注意句中的“再三”一词。再如:“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请注意句中的“忙着”和“终于”等词。20岁的“我”已是成年人,但在“父亲”眼中始终是个孩子,这些词语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再看他的语言。文中一共只写了四句话,很少,但父亲是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呢?显然不是,因为他和茶房、脚夫等人还是说了很多话的,前面那些副词包含了很多语言信息,而此时的“父亲”不仅忍受着失业、丧亲、欠债等的打击,还要忍受“我”的牢骚。引导学生赏析到这里,我们就能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父亲对别人说得很多,对孩子说得很少;为孩子想得很多,为自己想得很少;为孩子做得很多,为自己做得很少。这是一个善良、宽容、坚强、隐忍的父亲!这是深沉的父爱,无言的伟大!而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翻越栏杆买橘子的背影作为一个特写镜头,才会如此深刻地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定格为一幅永不褪色的画面,打动一代代读者。

从学生的反应看,这节课学生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因为他们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的,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忍受。这节课也给笔者一个启示,文本解读只有既做到“目中有本”,又做到“目中有人”,并紧紧围绕三维目标来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阅读教学才会真正有效,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放开。

(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九中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0911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