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湖北教育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杠杆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杠杆

胡良君

“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同学科、不同学段所涉及的核心素养应该有所差异。就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应重点发展学生的文化感受力、阅读理解力、思维发展力和语言表达力。本文选择了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试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阐明评价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一、文化感受力

这里的文化感受力,主要是指学生理解、接受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卷在素材的选择上十分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卷以理想、信念为主线,纳入了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基础·运用”板块,试卷选用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图1),要求学生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辨识这幅字帖属于什么字体,并判断“武”字的第几笔“”体现了欧体“险而劲”的特点。二是从前人对不同书法作品的评价中,找出最符合这幅字的评语。试题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评语:A是萧衍对钟繇“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的评价,B是黄庭坚对苏轼“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的评价,C是陈继儒对欧阳询“……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的评价,D是张怀瓘对东汉张芝书法“字之体势,一笔而成……”的评价。这道题命得极有意味,四个选项中,除B选项可以直接通过姓名排除外,其他三个选项都不能直接排除,但学生细心阅读、比对后,可以从上述引文的关键词中作出正确判断。这样命题,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文化感受力”这个术语,但将其化作一股涓涓细流,无声地浸入了学生心里。

此外,试卷还在默写中通过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让学生体悟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通过文言文阅读,让学生理解先贤圣哲所追求的“以人为本”思想;通过对四大名著的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理想、信念对个人生存的重要意义,等等。这些题目的指向都十分明确——既检测学生通过九年学习,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感受程度,又让他们通过这份试卷进一步强化已形成的文化感受力。

二、阅读理解力

阅读理解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语文属性的能力之一。

在检测、强化阅读理解力方面,北京卷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

一是检测学生对教材的阅读理解情况。如: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判断修辞方法;根据设置的情境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修改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和表达不恰当的语句;在阅读理解中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

二是考查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情况。试卷中涉及《骆驼祥子》《朝花夕拾》《论语》《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这些内容分布在不同的板块之中,有的是专门考查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情况,有的是以名著阅读作为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情境,还有的是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阅读材料。如:“基础·运用”板块,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将“诗坛领袖, 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 》乃历史剧先锋”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名著阅读”版块,要求学生结合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犹益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根据链接的《论语》中的6则材料,简要地谈谈认识。这样的题目,既能检测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又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名著,热爱名著。

三是考查学生整合阅读的情况。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北京卷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如:有关“新能源”的阅读材料,其中涉及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等物理(地理)学科的知识。试题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新能源”作出解释,并对其发展作出判断,这些都是在联系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三、思维发展力

思维发展力并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核心素养,之所以要单独提出来讨论,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思维力与其他学科的思维力有明显差异。冉正宝教授在《语文思维论》一书中指出:“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形象性”是语文思维的重要特征,而借助形象进行思考的内在程式是语文思维的主要形式。

北京卷在考查学生思维发展力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如:“基础·运用”板块,试题出示了一幅“名人生活故居分布图”(图2),要求学生根据“《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这句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這道题把形象思维与名著阅读综合在一起,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力大有裨益。

再比如,记叙文阅读中,命题者选用了作家王本道的散文《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这篇散文语言、意境优美,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思考与认识。命题者据此命制了两道题目:一是“阅读文章,请你说出作者在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到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又是怎样形成的”。二是“老师在田野上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完成这两道题虽然离不开对具体语言文字的分析,但学生如果只关注文字而不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述的具体情境之中,所感所悟或许就难以深刻,甚至有可能违背作者的真实意图。如果学生在关注文字的同时,注重运用“形象性”思维,也就是把自己放置到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就有可能触摸到作者的心灵。

四、语言表达力

语言表达力与阅读理解力一样,是最具语文本质属性的核心素养。实际教学中,语言表达力主要以说、写两种形态出现,而这也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力的两种主要方式。

说的方面,命题者设置了两种情境:一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了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如下棋、拼图、折纸、踢毽子、捉迷藏等,要求学生描述一个曾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游戏,与同学分享;二是要求学生围绕“讲述历史故事,传颂中华文明”主题,在观察张骞出使西域连环画(试卷配有6幅连环画)的基础上,写一段班会发言稿。这部分内容通常被称为“小作文”。从命题者的本意而言,小作文主要考查学生“说”的能力,这从试题的内容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但因为中考都采用笔试的方式,难以真实地检测出学生说的水平,所以大家习惯称之为“作文”。

写的方面,命题者设计了两道题目。一道是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结合“万物贵在真”这句话,从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等方面出发,把“ 贵在真”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限文体的作文。另一道是想象作文,要求学生想象——假设你走进了一片神秘的森林王国,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虫鱼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又会有怎样的生活,然后根据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这两道题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首先,内容灵活,既可以写现实生活,又可以驰骋想象;其次,文体灵活,擅长论述的学生可以围绕半命题作文的要求来写,擅长叙述的学生可以围绕想象作文的要求来写。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这就较好地避免了考前押题、考中“无病呻吟”等不良现象,而这对于有效检测并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表达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刘玉琴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0940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