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洲 向田燕
《相遇問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二课时。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一、把握起点
在新授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数量,以及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①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②[x]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③行驶200千米需几小时?(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道题)问题①是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问题②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代数式;问题③要求学生用算术法和方程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解决这三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行程问题的三个数量——速度、时间、路程,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即速度×时间=路程。
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突出重点
相遇问题首先要了解相遇的相关要素,即“两个物体”“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这些要素是解决相遇问题的重点。为了有效地突破重点,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课件展示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问题:“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个情境和复习时所做的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两者都是行程问题,但前者只有一辆汽车在行驶,而情境图中是淘气和笑笑两个人在走路,即运动物体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师:由原来的一个物体变成了两个物体(板书“两个物体”),那么淘气是从哪里出发?笑笑呢?
生1:淘气从家里出发,笑笑也从家里出发。
师:是的,对比汽车行驶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2:现在有两个出发地,复习题中的汽车只有一个出发地。
师(板书“两地”):还有什么不同呢?(生陷入沉默。)淘气出发的时候,笑笑出发了吗?
生(齐):出发了。
师:也就是说,淘气和笑笑是同时出发的。(板书“同时出发”)淘气和笑笑的行走方向一样吗?
生3:不一样,淘气从家里往笑笑家的方向走,笑笑从家里往淘气家的方向走。
师:他们是面向对方行走,我们叫作相向而行(板书“相向”)。他们这样走下去,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呢?
生4:会相遇。
师:是的,他们会相遇(板书“相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
片段中,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出了相遇问题的基本要素,基本明确了相遇问题中的基本关系。
三、巧破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相遇问题的要素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
师:估一估,他们会在哪个地方相遇。
生1:邮局。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淘气走得快,所以走得远。
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个情境吗?
生1在黑板上画图,教师提示需要标出相遇的地方。
师: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生2: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距离有840米。
师:红色的线段表示什么?
生2:淘气走的路程。
师:紫色线段呢?
生2:笑笑走的路程。
师:通过线段图,你能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吗?
生2: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师:那么,淘气走的路程又隐含了怎样的等量关系呢?笑笑走的路程呢?
生3:淘气走的路程=淘气走的速度×淘气走的时间。笑笑走的路程=笑笑走的速度×笑笑走的时间。
师:我们可以把这个等量关系式进一步地完善为“淘气的速度×时间+笑笑的速度×时间=840米。”你会根据这个关系式设未知数、列方程吗?
生4:设[x]分钟后两人相遇,方程为70[x]+50[x]=840。
师:70[x]表示的是什么?
生4:淘气走的路程。
师:50[x]呢?
生4:笑笑走的路程。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列法吗?
生5:(70+50)[x]=840。
师:70+50表达什么呢?
生5:淘气和笑笑1分钟共走的路程。
生6:70+50还可以表示淘气和笑笑的速度相加的和。
师:都说得很好,那么在相遇问题中,我们还可以得到:速度之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板书“速度之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这样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宜都市杨守敬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