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卓志
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化的故事。在教学“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笔者先问大家喜欢不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编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八百里外的火焰山前,被火烤的口干舌燥。师父命猪八戒去讨水喝。不一会儿,猪八戒找回一个大西瓜。孙悟空说:“师父,您吃这个西瓜的三分之一,豬八戒和沙僧各吃四分之一,我只吃六分之一。”猪八戒一听,不高兴地说:“你这个猴精,真讨厌!西瓜是我找的,你吃的却比我多。不行,我要吃六分之一,你吃四分之一。”孙悟空按猪八戒说的分了西瓜。猪八戒看着分到手的西瓜,满腹狐疑:六分之一听起来比四分之一大,为什么分到手的西瓜反而小呢?猪八戒的疑问也正是学生的疑问,“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课题自然就被引出来了。
生活化的问题。教学“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这个问题时,不少学生列出1750÷(250÷5)的算式。交流时,有位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要先求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不先求它行吗?”教师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争相绽放。有的提出可以先求1750千克里有几个250千克,再求需要几小时,即5×(1750÷250);有的提出可以先求磨每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再求磨1750千克需要几小时,即5÷250×1750。学生能产生质疑兴趣,很关键的原因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生活性,磨面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果换成学生不熟悉的情境,或许教学效果会打折扣。
生活化的练习。生活化的练习方式很多,如游戏、竞赛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拍手对口令”等游戏。教学完“100以内的减法”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传接数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笔者小声地告诉第一位学生一个数字,然后用这个数字减8,把得数传给第二位学生;第二位学生用听到的这个数再减8,把得数告诉第三位学生。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学生算完并举手示意,游戏正式结束。整个游戏过程中,传数最快、计算完全正确的小组获胜。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手、脑、口同时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作者单位:仙桃市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