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庆
[摘 要]教师讲课,要把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分析透彻,讲解明白,传授给学生。教师上课必须清楚三个问题:讲什么(内容),怎样讲(方法),为什么讲(目的)。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不要轻易地说一句话,要放到整篇文章中去解讀,态度乃导向,说话的态度不同,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就不同。责任心是第一道门槛,教师上课首先要从这个门槛里出来。
[关键词]教师;感受;真切;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22-01
听课多了,感受也颇多。每一种成功都有它的不平凡之处,但善养笃学之心,用责任之心培养学生,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方能涵养博大的教育情怀。
《老王》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忠厚老实善良的不幸者形象,同时,也向我们表达了她对于老王的愧怍之情,唤起了读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听烟台二中张艳老师讲《老王》,本节课教学过程张老师大致是这样安排的:
一、情境导入(课前准备阶段)
让学生观赏《让世界充满爱》Flash片断,创设情境。
二、引入课文,感知身边人物
教师说明:此环节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出示修鞋匠、拾荒者、三轮车夫的图片。
导入:你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浮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板书:贫穷、辛酸、邋遢、朴素……)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与他们相遇,你关注过他们吗?(学生简要地说说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杨绛去看一看发生在她和普通三轮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走近文中人物
1.介绍作者和钱钟书。
2.读文本,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提示:生活、为人两个方面)
3.我们一家人是如何对待老王的?(此环节是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①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②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③三轮车改装后关心老王的生活;④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⑤女儿也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4.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写下这篇文章的?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惭愧)
5.探究质疑,走近文中人物: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按照教科书的理解,杨绛先生回想起来,与老王相比,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我不这样理解。我和丈夫总是去买一个人的菜,那个人年龄比较大,菜种得不是太好,经常是天快黑时,菜还没有卖完。很多时候,我或丈夫就把菜都买下来,以便那个人早点回家。日子就这样继续着。有一天,我的车出了问题,上班正好经过那个菜市场,看见那个卖菜的,我就让他帮看看车下是否有东西。他爽快地急忙钻到车下帮忙看,很长时间才弄出卡在车下的东西。离开时我留下20元钱作为报酬。没想到第二天当我从菜市场经过时,很远就看见那个人在朝我的方向张望,等我的车开近,他把20元钱丢进我的车里,很生气地说“您这是干么!”便离开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愧怍”。我想杨绛先生的愧怍就在于此,“不幸者也渴望关爱帮助过自己的人,关注那人的命运,让那人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那人的处境。”多年后回忆,是她辜负了老王的真诚,她愧怍,是她剥夺了老王对她、对他们全家关爱与照顾的权利。
张老师课讲到这里时,感情很真挚,学生的掌声响了起来。
这样的一节课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也许过了很久他们都忘不了这节课,忘不了张老师,通过这节课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关爱与尊重。下课后笔者和张老师交流,她说这篇文章她读了很多遍,最后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张老师是年级组备课组长,省级教学能手。“教师讲课,还有什么比把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分析透彻,讲解明白,传授给学生更幸福的事情呢!这是教师的责任。”张老师如是说。一堂课的成功来自教师的“责任心”。
每一种成功都有它的不平凡之处,有它不一样的精彩,但是每种成功都是用“心”养出来的。张艳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不只是来自烟台二中的听课压力,更来自她的一颗责任心。
读陈纪明先生的《学书手记》,他说:“练字多,得余即练,昨日悟一窍,今日悟一窍,一窍十窍百窍,日积月累,可期小成。顿悟之说实为夸大,因某一次顿悟而顷刻成佛,未之有也。”教师天天上课,只要我们肯“走心”,肯“悟”,有责任感,就能把课文分析透彻。责任心是第一道门槛,教师上课首先要从这个门槛里出来。
贾平凹说,书法有品种。笔者明白他的意思,品种决定了你是什么。换言之,态度与责任心决定了课堂的质量与教师的高度。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感受责任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