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辉
[摘 要]站校一体化就是要变革模式,创新机制,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精减工作人员,增强教学实力,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同时对于扎实开展教研教学活动,整体进行检测质量,进而打破校级壁垒,推行绩效考核都是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站校一体化;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69-01
近年来随着各地农村学校学生数量的锐减以及撤并学校,整合资源等措施的实施,学区教育管理服务站由以前的管理两三个中学、十几个小学、三四百位教师、几千名中小学生到如今有的农村学区只有一两百名学生、不到一百位教师。学区管理服务站独立存在的现实意义不但不大,而且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上下关系不易协调,工作统筹安排困难等矛盾与问题也已逐渐显露出来。笔者认为现阶段在一些总人口较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数量较少的乡镇探索实行站校一体化管理模式(即学区服务站站长由乡镇中学校长兼任,其他工作人员同时兼任中学或者中心校职务)是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指导服务基层学校教学的有效举措,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实行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在教育行政部門县区教育局和基层学校之间存在学区,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手紧张、一个学区只有四五个工作人员,事务繁杂,疲于应付。加之其对基层学校的情况有时不是十分了解,常常会出现上级文件不能及时下发,学校报送的表册、资料不能按时汇总上报的情况,致使有时文件挤压,工作滞后,效率低下。减少学区这一看似独立的中间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精减工作人员,增强教学实力
通过站校融合一体化建设,实现站长、中学校长一身挑,学区总会计中学总务主任一人当,电教员等其他原学区工作人员同时兼任中学或者中心校相应的职务。这样既能减少非教学人员,又能充实一线教学力量、增强教学实力、熟悉基层学校及教学点情况,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指导、引领工作。
三、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
站校一体化管理最显著的作用是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师资。以前的学区管理可以说是宏观的、粗放的管理,一个学区内校与校之间缺乏联系,既缺少信息沟通,更没有人员交流,大家各干各的,处于一种静态的僵化状况。而实行新的管理机制后,站校长可以充分协调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摸清家底,合理配置资源
中学和中心校剩余的课桌凳、教学实验仪器等可以提供给薄弱校或者教学点使用,做到物尽其用。以避免一些学校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过剩堆在库房,一些学校实验课无法开齐开足的局面。同时在做预算、向上级申请教育装备时可以做到家底清、心中有数。
(二)认真核算编制,合理调配师资
农村学区学校一般来说一方面中学年轻教师居多,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教师集中,另一方面一些小学特别是教学点老教师占比高,专业课教师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相当短缺,使得这些学校的部分学科不能足额开齐开足课程。通过站校一体化,既可以采用“支教”“走教”等形式破解这一难题,使得区域内的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便于按照各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统筹调配师资,努力做到资源的最优化。
四、扎实开展活动,整体检测质量
教研工作是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力抓手,但是以前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类似于闭门造车,区域内的联片教研因其活动次数较少、活动主题不鲜明,应付色彩较浓,活动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如果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我们可以从区域整体上设计年度教研计划和校本计划,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同时也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各校自主检测、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要求不严的质量检测现状,严格规范地进行毕业班月检测、其他年级期中、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进而形成校校重质量、人人抓教学的良好氛围,彻底转变庸、懒、散的局面。
五、打破校级壁垒,推行绩效考核
绩效工资推行已有几年,但是各地各校一直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一方面是没有适合各校的现成方案可供参考,另一方面校领导也怕得罪人,还有区域内各校教师相互攀比。因此多年来各校都是象征性地从每位教师的身上扣留一些,差距不大、力度较小,使得有的教师对此不以为然,同时也挫伤了勤奋工作、成绩优异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体化管理就可以打破校级壁垒,统一考核标准,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推行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并全面分析制约农村学校区域教育发展的瓶颈与问题,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变革旧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促进学校教育上台阶的新的管理机制下,农村教育才能走出困境,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