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华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教育事业也在改革中前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成为此次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借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合作学习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对于提升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强化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团队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61-02
20世纪70 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美国教育中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合作学习方法受到美国教育机构的推广,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研究生课堂随处可见合作学习的影子。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研究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如,师生、生生、师师等为基本出发点,以小组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设立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工到小组乃至个人,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活跃班级气氛,最终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理论基础。公元1世纪,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指出,学习者可以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也认为,当你教别人时,你自己等于学习了两次;18世纪初叶,英国牧师兰喀斯特和贝尔开始倡导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19世纪早期,美国合作学习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帕克,提出了“教育过程的中心应该是学习者;学习者应该合作学习”等思想。20世纪初,杜威成为帕克合作教学方法的传承者和拓展者,他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并将之作为其著名的设计教学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罗伯特·斯莱文,其在著作《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一文中论述了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动机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精致化理论,明尼苏达学的约翰逊兄弟,在《合作学习与社会互赖理论》一文中阐述了合作学习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行为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
二、合作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
雄厚而丰富的理论基础、较强综合性的实验研究与长期而广泛的实践推广使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比较完善且极富创意与实效性的教学理论,被认为是当代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策略和教学改革方向。但是,合作学习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实施并产生正面作用,并不意味着其已经普遍使用于日常教学,并发挥了最大的效用或者说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合作学习模式推荐给教师时,当缺乏在具体情境下的指导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可见,教师是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没有把握合作学习的深刻内涵
合作学习要求以“异质分组”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性格、智力发展、基础知识、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异质”因素,将其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設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景展开学习。可见,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是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主流手段。但是,由于以上所说的“异质”因素无法量化而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据此所分出来的学习小组必定浮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教师布置问题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一下学习结果就算完成任务。这说明了,教师没有深刻领会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质,没有意识到这种形式上的合作不可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合作学习。
2.教师没能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转变过来,缺乏指导合作学习的技能和知识
不管是异质分析、分组策略、任务选择、任务设置,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教师既是总设计师又是组织者。要让学生知道需解决的问题,让学习小组能合理分工、收集信息、集体思考讨论、自主发表见解等。但现实中有很多教师在实践操作时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指导与设计。比如,有的教师苛求标准答案而强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学生没有独立见解;有的教师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很少考虑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等等。以上情况都没有办法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各小组合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缺乏效果。
3.教师的评价没有走出选拔甄别的误区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主要制定者和引导者。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为了不断调整小组成员的各种行为和活动规范,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在实践中常常看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用的是团体目标评价。这种团体目标评价把优秀的成绩给予某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也就是极少数学生,从而使得评价“穿新鞋、走老路”,又成了选拔甄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成为失败者。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1.学生参与“边缘化”
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有极个别成员频频发言,一般都是那个小组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成员,成为该组的“代言人”和灵魂性人物,每次的小组性展示任务都是落在这些人的肩上。但是,小组中的另外大部分成员则是缄口无言、一声不响,成为“边缘人”,怀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并没有积极地投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这种极个别人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边缘之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根本无法制定学习任务,也无法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最后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更有甚者,合作课堂的形式成为多数学生嬉戏打闹、打情骂俏的场所和平台,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教学质量降低,营造不良的学习氛围,成绩好的学生深受其害,遗患无穷。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的意识;部分学生因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而不愿与人交流。
2.学生不知如何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指导教师根本就没有对学生进行关于合作学习的专业性培训,甚至有些教师自身也没有真正把握住合作课堂的精髓所在,不得要领,随着大势稀里糊涂地就进行简单的分组。在连主角都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样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无法使学生领会基本的合作规则,因此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上课时表面上是一起讨论,热闹非凡,实质上效率低下,有的小组甚至是借机闲谈。这样,学生不会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显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低效。
3.学生易受外界干扰,缺乏自制力,无法集中注意力
合作课堂是以分组合作的课堂形式开展的,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形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气氛比较宽松,但课堂纪律无法得到保证,比如有的学生随意走动;于课堂之上闲聊;吃零食等。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在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无法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的效果。
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建议
由以上论述可知,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操作不当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刻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针对以上各种影响因素应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科学化建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开展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前提和基本单位,也是合作学习小组成败与否的第一步。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比如性别、性格、才能倾向、家庭背景、情感体验、民族特征等,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一般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差质”的原则进行,每组4至6人。小组建成后,还要求各组建立具有本组特色的“组文化”,以促进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团体的力量和精神。
(二)明確目标和分工
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每一位成员进行学习的方向和有效合作的基础。在进行合作之前,应该使每一名成员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合作分工。目标明确,任务落实到个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明确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角色,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通过合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的。
(三)树立成员的团队意识及合作技能
培养和树立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与技能是开展合作课堂的关键因素。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单干”,而是在集体任务分工下的个人学习,是一种为了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合作的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共同进步,也就是集体下的个人学习行为,最后集中于集体行为,是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为了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学习目标,合作小组成员间需要足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技能,如小组成员间能有效沟通、彼此信任、互相尊重等。小组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而且要对所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情况评价机制是激励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学习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每名成员的积极性和激发成员的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结合,建立一种既能促进学生个人进步,又能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有效激励机制。这种机制能将小组成员的个人激励与整个小组的激励融为一体;将学习过程激励和学习结果激励融为一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乐趣。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团队意识合作学习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