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丽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初中语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更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性格形成。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可有效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1-0032-01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需要,更是丰富初中生传统文化内涵的需要。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渐减弱。长此以往,我国传统文化将面临极大的冲击。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初中生抓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進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充分利用初中语文的教学优势,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深化初中生的文学积淀,提高其自身涵养。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指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道德、精神修养层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在其青春期这个关键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素质教育的既定目标。针对目前文化危机的现状,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让初中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积极向学,掌握其精华。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1.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
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古典文学,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在课堂上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课上课下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教师只有通过专研我国古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有自己深刻的见解,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教师要坚持拓宽学习渠道,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教师不应该沉溺于研究那些极具年代感的文学经典,而应该了解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新内涵,以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当今时代主题相适应。为了让自己不落后于这个时代,教师首先应该积极参加教育部门或者学校举办的传统文化相关讲座,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了解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如通过接受远程教育,了解国学大师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是众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文言文、诗词是最主要的传统文化载体,这些篇章为加强初中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这些篇章本身极具教育意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其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更重要的是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对世界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文言文或者诗词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特征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为他人着想、忧国忧民的杜甫,《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唐雎不辱使命》中正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唐雎,《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走进大部分课堂,并凭借生动性、趣味性和立体性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已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如在文言文和诗词教学中,语言相对晦涩难懂,学生极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进而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精心准备PPT或者相关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新颖的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登岳阳楼》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人物情感,然后还可以通过视频展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能体会诗歌中所反映出的人物情感。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有利于完成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初中语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更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性格形成。作为教师,我们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