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华
[摘 要]师生有效互动,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也是和谐课堂构建、信息交流共享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以平等、公正的态度,秉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积极与学生互动,延展课程内容,以此推进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1-0023-01
一、尊重学生个性,坚持以生为本
教师应该从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尊重学生的想法,愿意倾听学生的见解,能够肯定他们的优点,获得他们的信任,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进行交流,并对自己的能力认知更加清晰和客观。
比如,在讲解《祝福》这篇文章时,文中“祥林嫂”这个人物是旧社会压迫下,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在分析这个主要人物时,教师应该抓住时机,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因为这个人物的丰富性、典型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很好的互动素材。教师让学生自己分析人物,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人物性格。
学生甲认为“祥林嫂”过于懦弱,自怨自艾,不值得同情。虽然这样的评价不够全面,但是却反映出学生甲的个人观点,体现了他主张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态度。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进行肯定,之后,再中肯地给出评价:个人观点明确,已抓住人物特点,非常好,美中不足是不够全面,请再深入分析一下。
学生乙认为“祥林嫂”非常可怜,她的遭遇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不是旧社会,“祥林嫂”最终也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境遇。学生乙的分析,已经深入时代背景方面,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但是,学生乙的评价太过绝对。“祥林嫂”的悲惨境遇与旧社会、恶势力、封建思想有非常大的关系,却不是绝对关系,它与“祥林嫂”本身软弱的性格也有一定关联。这个方面,教师要客观地告诉学生。
教师与学生经过分析与研究之后,最终总结出:作为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祥林嫂”朴实、顽强,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但并不是为了自由而反抗,而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而反抗。她从始至终都选择对封建礼教的屈服,“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这样的互动下,学生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主旨领会更加深刻。
二、构建生动情境,激发互动欲望
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愿意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愿意主动探究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升。高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此时,如果教师给予他们合理的引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表象,从而找到正确的解答方式,提高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一段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分析,难免会使人感觉到生涩和直白,缺乏灵动。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描写精准而生动,他笔下的荷塘景色已经成为文学领域的一道“绝色”。
以例句为例,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用了“曲曲折折”“田田”“弥望”等词语。叠词的作用是增强语气,增加画面感,而“弥望”这个词语,极其准确地将叶子布满整个池塘的样子写了出来,同时也渲染了作者的心境,是在安静地、淡然地欣赏。但是,教师口头上的分析和表述,很难表达出效果。
此时,教师就应该借助情境教学法,课前制作课件,课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动态的画面、明艳的色彩,将优美的荷塘景色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被如此真实的场景吸引,会不由自主地欣赏起这美丽的景色。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性提问:“这句话描绘了怎样一幅场景?用了几个叠词?‘田田这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高中生觀看了视频课件,脑海中已经形成一幅美景,此时教师提问,学生的反应必然会快速而积极,师生有效互动增加,课堂氛围也被带动起来。
三、延展课程内容,点评、分享、互动
在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课程延展内容,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实现师生间的点评分享式互动。
比如,在讲授课文《边城》时,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与学生分享港台早期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电影中借助光、影、蒙太奇呈现的翠翠形象,与小说中翠翠的形象进行对比,看看有哪些不同。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评述时,可以适度地引导学生探讨现代人的爱情观念与沈从文笔下呈现出的观念有哪些变化。也可以适度延展艺术收藏爱好者杨凡与沈从文忘年交的故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积极与学生建立有效互动,以此推动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