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雯
[摘 要]要想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归还学生的应有权利,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去做。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4-0022-01
笔者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深知初中语文教学尚存亟待改进的若干问题:其一,实行“一言堂”,部分教师喜欢独霸讲坛;其二,不肯归还学生该有的权利,如评卷权、分析权、归纳权等;其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严重脱离,阅读教学几乎不提写作,写作教学也难与阅读挂钩。这些问题都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那么,怎样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呢?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历,因此,阅读过程中就会有不同于他人的体验。认真倾听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仅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只有尊重学生有新意的或者是片面的哪怕是错误的感悟,才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产生的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和良性循环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
教学中,笔者努力促成不同学生不同体验的多元化碰撞,以激发学生对课文探究的兴趣。比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笔者曾经抛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穿的是一件破夹袄,他最不愿意脱下的长衫哪里去了?有学生说,被丁举人打烂了,没法穿了;有学生说,他好吃懒做,也许为了喝酒当掉了;有学生说,长衫破了,改成破夹袄了。众说纷纭,相持不下。
遇到这样的情况,笔者不会轻易地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亮出观点、合理想象、参与思辨。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论,让学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使教学效果更优。
二、归还学生的应有权利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遗憾的是,有部分教师还未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牢牢地把持着不肯放手。吕叔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提问、分析、小结、辩论,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锻炼胆量、活跃思维,提高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例如,每次期中、期末测验,哪怕是平时的作业练习,笔者都不会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和解决某一类型题目的方法,而是把試卷交给几个自愿讲解试卷、作业的学生,要求他们做好充分准备后在小组或者全班评卷,并且回答大家提出的所有问题。看起来,教师是“偷懒”了,但这种“偷懒”却给了学生许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讲解方和提问方往往思辨激烈,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部被调动起来了,这比教师搞“一言堂”的效果要好得多。假如还有解答不到位的问题(这种情况也常有),教师可在学生评讲后再适当补充、归纳、提高。
三、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萨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能否有创造性,教师是关键。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除了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外,引导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比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改词动句、美文品析等。
下面仅以改词动句为例。《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喝酒时给了邻舍孩子一人一颗茴香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这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了句非常经典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笔者让学生将这句话改成现代用语,然后对比一下,孰优孰劣,并说出原因。笔者也让学生将孔乙己此时的神态、动作进行改动,有学生改成:“孔乙己稳稳当当地坐着,手指着孩子们,瞪眼道,‘都离我远远的,别想茴香豆了。”再要求学生比较一下,谁好谁差?又为什么?文中写到了中秋前的两三天,正在结账的掌柜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又听喝酒人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或许是死了时,“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笔者还让学生自由改,有学生从同情的角度出发,改成了“掌柜听说孔乙己被打,立刻站了起来,急切地问,不会有事吧?你们快去打听一下来告诉我”。笔者再让学生思考这么改有什么不好,理由是什么。
通过思考对比,学生认识到,孔乙己的神情、语言、动作完全符合一个受科举制度毒害很深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当时冷酷的社会也不可能出现一个有善举的掌柜,这是好吃懒做的孔乙己必死的社会环境。答案出来了,但关键是,这些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比较出来的,是改词动句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证明,以上三点阅读教学策略值得一试。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